跳到主要內容區

:::

創新遊憩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澎湖忘憂島-西嶼坪嶼

澎湖南方四島中的西嶼坪嶼位於東嶼坪嶼的西北方,面積0.347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最高點約42公尺,是一略呈四角型的方山地形,因無法築港,僅只有一條碼頭位於島嶼的東南方。因地形關係使得村落建築無法聚集於港口,因此選擇坡頂平坦處來定居發展,聚落位於島中央的平台上形成另一種特殊景觀與人文特色。

西嶼坪嶼的地勢東南方較高,四周大部份為海蝕崖及礫灘,從海上巡航較能清楚觀賞圍繞四周的海崖景觀。島上無高大遮蔽物,抬頭便能擁有整片藍天,偶見候鳥翱翔天空,氣氛十分悠閒。

海崖與海蝕溝

西嶼坪嶼的東南海岸,寬廣且高聳佇立的海崖地形顯而易見,南側海岸有處受侵蝕而孤懸海上的海蝕柱。若由南向東航行,可見到受侵蝕的海崖在質地鬆軟處,形成海蝕溝的地質景觀。東側海岸則是玄武岩礫灘地形,礫石因為質地較粗、質感較為粗糙,但在海水沖刷洗禮後,表面卻反而變得光滑。礫灘旁是受風化影響的玄武岩及其崩落形成的碎石坡,此側的玄武岩多呈現傾斜狀,色彩在此處妝點得極為巧妙,黑亮的玄武岩、藍天白雲與翠綠植物,讓美感平衡而不衝突。

華娘廟

西嶼坪嶼的居民多已外移,多數民宅亦因年久失修而毀損,村落的信仰中心─華娘廟為保存最完整的建築。華娘廟主要供奉主神武帥、媽祖、三太子、陳將軍等諸神,其規模與外觀相較其它島嶼的廟宇雖略顯失色,但從金爐及廟宇建築設計中,仍可回溯當年新建落成的過往輝煌。

聚落與菜宅由碼頭通往內陸聚落的道路,是一段約50公尺長的「好漢坡」,通過斜坡的考驗,就能看到以硓石、玄武岩堆疊而成的澎湖傳統古厝,由於島上無避風山坳,因此聚落多設於台地低窪處。西嶼坪嶼居民幾乎已遷居外地,古厝多呈現荒廢毀損的狀態,少數仍保存完整的,是村民為了能在廟會時回老家暫住,每年定期回鄉整理的成果。

聚落旁散落的菜宅,依照傳統以硓石石為素材,依傍著住宅而興建。許多菜宅也因人口外移、疏於維護而倒塌,只有極少數保有完整外觀,屹立不搖地繼續使用著,還有設立「石牌祖」以供祭祀菜宅的特殊信仰。

土地公廟

島嶼北側座落著坐北朝南,與碼頭旁的華娘廟分居北南的土地公廟,用來鎮守北方煞氣,避邪庇護村莊,土地公廟旁的海岸景觀可見火山角礫岩組成的地質及遠眺頭巾與鐵砧。

後山礫灘

西嶼坪嶼村落多集中於南端,相對的北端建置較少,因此地質地形景觀較南端更為豐富精彩,可見由大片礫灘組成的海岸。在礫灘左側處可見一「小鐵砧」,遠眺能見到頭巾,讓人有誤以為鐵砧「搬」到陸地上的錯覺形成非常逗趣的畫面。小鐵砧僅做為稱呼用,並未列入澎湖90座島嶼計數裡頭,主要是因其形似鐵砧,但在外觀、大小及寬度上都遠不及鐵砧而有此名。站在礫灘上除了能欣賞小鐵砧之外,向右處海面望去更可同時欣賞貨真價實的鐵砧,形成非常難得的景觀畫面。

欣賞完礫灘的左側景觀後,往右側有一道路可沿著海岸前進,沿路有高聳又寬廣的玄武岩景觀,此玄武岩景觀為柱狀玄武岩,上方的玄武岩因嚴重受風化影響而呈現破裂狀排列。

少數仍保存完整的聚落與菜宅
少數仍保存完整的聚落與菜宅
後山礫灘
後山礫灘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