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東沙蕈珊瑚

東沙蕈珊瑚
蕈珊瑚通常生長在珊瑚碎屑或沙質的基底上,它不像其他種珊瑚固定在堅硬岩石上,而是會游離走動的。蕈珊瑚可以將海水導入體內使身體膨脹,再隨波浪的沖擊,四處滾動,有時也可以經由自身的觸手,以推動身體的方式,小步小步地向前移動,所以被人們戲稱為『會走路的珊瑚』

東沙蕈珊瑚 Fungia taiwanensis

科  名:
蕈珊瑚科 (Fungiidae)
形態特徵:
蕈珊瑚屬於石珊瑚目中的蕈珊瑚亞目 (Fungiina),蕈珊瑚科 (Family Fungiidae),蕈珊瑚外型常呈圓盤狀或是長條形,而在個體中央均有略微突出,整體看來猶如蘑菇的傘頂部份,而被取名為蕈珊瑚,而西方人則因它像蘑菇取名為 mushroom coral,另因蕈珊瑚頂部一片片的隔板猶如刀鋒般銳利,也有被稱為 razor coral (刀片珊瑚)。蕈珊瑚大多以單體的型式存活,一株珊瑚就是一隻珊瑚蟲,並且會不斷長大,它的頭冠部份大到一個程度後,會自行斷裂成為可以自由移動的成體,開始尋找合適的棲息地。而原來個體剩下來的部分會再長出新的傘頂,傘頂長大後又會進行斷裂生殖,再產生新的游離個體。
棲所生態:
蕈珊瑚通常生長在珊瑚碎屑或沙質的基底上,它不像其他種珊瑚固定在堅硬岩石上,而是會游離走動的。蕈珊瑚可以將海水導入體內使身體膨脹,再隨波浪的沖擊,四處滾動,有時也可以經由自身的觸手,以推動身體的方式,小步小步地向前移動,所以被人們戲稱為『會走路的珊瑚』。一般而言,個體小的蕈珊瑚會在晚間吸水膨脹自己的身體,隨波浪四處移動,一天通常可移動 6 公分之多,但這種移動能力會隨著年齡的成長,個體體盤變大而逐漸減弱。
地理分布:
蕈珊瑚在台灣墾丁、蘭嶼、綠島、澎湖以及東北角海域,都可發現蹤跡,但因水質、環境及與其他種類珊瑚、生物(如海葵、藻類、海綿等)間生存競爭的種種因素,在數量上並不多。然而在東沙內環礁海域,因為原先的珊瑚群聚白化死亡,意外的營造出蕈珊瑚的生活樂園,在缺少競爭的情形下,蕈珊瑚族群繁衍成東沙內環礁的一大特色。東沙蕈珊瑚的產生到底是環境變遷下的結果,抑或是扮演著珊瑚死亡復原這個演替過程的先驅者角色,很值得繼續觀察研究,在這全球珊瑚礁生態備受威脅的時候,或許會提供許多有意義的訊息。
保育現況:
東沙蕈珊瑚 東沙環礁是一個直徑約 25 公里的圓形環礁,面積廣達 5 萬公頃,這片由珊瑚礁台所包圍的內環礁海域原本生長茂密的各種軸孔珊瑚,卻因 1998 年聖嬰現象海水暖化的影響而大規模的白化死亡,整體的珊瑚覆蓋率從原先近乎百分之百降到僅約 10~20%。10 年過去了,內環礁珊瑚恢復有限,不過生命的繁衍並不會就這樣沈寂下來,在原先死亡軸孔珊瑚的碎屑殘骸及沙地上,竟長出一棵棵類似香菇頭的蕈珊瑚,大的個體可達 10 餘公分,這些大大小小的蕈珊瑚數量驚人,在蕈珊瑚密度高的區域,估計每平方公里可達數萬棵,這是東沙內環礁海域繼珊瑚大白化事件後另人振奮的一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