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梯形腫鬚蟹

梯形腫鬚蟹
墾丁國家公園新紀錄陸蟹—梯形腫鬚蟹,體長約 30mm,頭胸甲略呈梯形,前額具 4 個突起。體色為綠褐色具有不規則米白色斑塊,從不同角度看會呈現紅紫色的金屬光澤。各步足長節上具有一米黃色圏紋,腳的長度比頭胸甲長,爬行速度快。

梯形腫鬚蟹 Labuanium trapezoideum

科  名:
相手蟹科(Family SESARMIDAE
形態特徵:
梯形腫鬚蟹,體長約 30mm,頭胸甲略呈梯形,前額具 4 個突起。體色為綠褐色具有不規則米白色斑塊,從不同角度看會呈現紅紫色的金屬光澤。各步足長節上具有一米黃色圏紋,腳的長度比頭胸甲長,爬行速度快。雌、雄個體其螯足外觀紫色,可動指中後段有白色斑紋、左右螯大小一致,沒有雌雄二型性。
生物習性:
季節性大雨來臨時,梯形腫鬚蟹會隨溪水沖到河口交配。牠們的幼生就在河口孵化、發育直到幼蟹階段,大約2至3個月後再沿溪上溯,洄游到山上潮濕岩洞居住。白天躲藏在石縫、潮濕山壁中,於夜間活動。受到驚嚇時,會自峭壁岩上跳入溪中躲避。食性上主要以潮濕石壁上長出的青苔為食。
棲所生態:
梯形腫鬚蟹分布在海拔約200公尺、離海約數公里外的山區溪流中,棲息在幾近垂直的岩石或水能拍擊濺濕的垂直物體表面。這種蟹的外觀與週遭環境相似,具有多變的色澤及斑紋。
地理分布:
根據2003年發表在甲殼類學期刊的這篇文獻得知,該篇梯形腫鬚蟹之紀錄是台灣第一筆發現紀錄,也是世界上對於這種蟹的第二筆正式紀錄(學術上第一次發現梯形腫鬚蟹是在1837年的印尼安達曼島,當時是以一隻外觀殘缺不全的標本命名,而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正式的發現紀錄了)。今年9月中旬,任職於林業試驗所恆春研究中心且為墾管處培訓之滿州鄉社區解說員的賴龍仁先生在港口溪進行夜間觀察時,意外發現一隻外觀特殊的螃蟹,輾轉聯繫保育研究課代為解答。經靜宜大學生態學系的陸蟹專家劉烘昌助理教授鑑定,確認是梯形腫鬚蟹,為墾丁國家公園新紀錄的螃蟹。這個發現證明了恆春半島也有此稀有螃蟹的存在。發現地點在港口溪(響林村附近),距出海口已經超過10公里。
保育現況與監測成果:
梯形腫鬚蟹在台灣有關梯形腫鬚蟹的生態學觀察紀錄是在2003年,由曾晴賢教授、鄭明修研究員、劉烘昌博士及新加坡大學黃冀麟教授共同發表,記錄臺東縣海岸山脈中這個物種的生態習性。今年9月中旬,再次發現一隻梯形腫鬚蟹,發現點距離出海口超過十公里,也是梯形腫鬚蟹難以被發現的原因。
墾管處的陸蟹保育工作經過近6年的努力逐漸累積成果,「護送螃蟹過馬路」活動已儼然成為「琅嶠鷹季」大型保育活動以外的另一個墾丁國家公園在地特色,每年5月至10月的月圓前後已有很多遊客到香蕉灣及港口一睹陸蟹過馬路的奇觀,而詢問探訪陸蟹活動者更是絡繹不絕。這次在地居民主動提供這樣的保育訊息,充分說明國家公園在保護生態環境與推廣在地保育的觀念已經逐步落實,開始影響本地居民的想法與觀念。墾管處多年來在生態旅遊所播下的種子,已在美麗的恆春半島萌芽、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