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烏頭翁

烏頭翁

調查發現白頭翁與烏頭翁在重疊地區有普遍的雜交現象,白頭翁以及雜交個體已不斷地侵入烏頭翁的分布區,在臺灣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也有雜交的個體出現。根據近年來中央研究院劉小如博士在1990年、1991年及2003年未發表的調查資料,顯示白頭翁與烏頭翁種間雜交的情形在南北兩個分布重疊地區都有日益嚴重的現象,且發現在墾丁地區的雜交個體比例增高。

烏頭翁  Pycnonotus taivanus

科  名:鵯科 Family Pycnonotidae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分類定位:臺灣特有種

形態特徵:

身長約18公分,雌雄羽色相同,頭頂至後頸部羽色烏黑,雙頰、耳羽及喉部皆白色,嘴角有一橙色小斑點,具黑色顎線,背部、翅膀及尾羽橄欖綠略帶灰色,胸部淡褐色,腹面白色。嘴與腳皆為黑色。

生物習性:

生性活潑,生殖季中大多成對活動,秋冬則可見群聚集體活動。以植物果實為主食,亦會啄食昆蟲等動物性食物。

地理分布:

烏頭翁是臺灣特有種,只局限分布於花東地區和恆春半島,除了在西部的枋山、楓港及東部的蘇澳、立霧溪中游以下等區域,與白頭翁之分布重疊且有雜交混血的現象以外,與白頭翁之分布有相當明顯的區隔。

棲所環境:

棲息於低海拔地區之公園、庭園、果園和山坡上稀落之闊葉樹林中,多屬人類經常活動的地帶。

保育現況與監測成果:

根據1984年徐芝敏的研究,烏頭翁及白頭翁在鳴聲、行為、生態需求等方面都極為相似,外觀上較顯著的差異僅在頭部的羽色有所不同。

調查發現白頭翁與烏頭翁在重疊地區有普遍的雜交現象,白頭翁以及雜交個體已不斷地侵入烏頭翁的分布區,在臺灣南端的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也有雜交的個體出現。根據近年來中央研究院劉小如博士在1990年、1991年及2003年未發表的調查資料,顯示白頭翁與烏頭翁種間雜交的情形在南北兩個分布重疊地區都有日益嚴重的現象,且發現在墾丁地區的雜交個體比例增高。

針對可能因人為因素而導致烏頭翁及白頭翁日益嚴重的雜交現象,基於生物多樣性保育的目的,為保存臺灣特有種烏頭翁的遺傳基因,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劉博士進行多年的相關研究,劉博士建議墾丁國家公園應採取下列措施,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
(1)持續的監測烏、白頭翁與雜交個體的分布。
(2)進行烏、白頭翁繁殖、擴散研究。
(3)研擬烏頭翁保護區的劃設與管理。
(4)勸導停止放生。
(5)建立烏頭翁保種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