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韭會隨著夢幻湖水位的高低而呈現不同的生態特性。冬季豐水期沉水植物,夏季枯水期由於底部泥 層仍保濕潤,可為挺水植物,孢子囊成熟期8~10月。在12~2月時,七星山穀精草全面枯萎,而台灣水韭 恰逢孢子囊成熟破裂,因風力的吹拂,斷裂的水韭葉片與小株的成苗積聚池緣。 |
台灣水韭 Isoets taiwanensis DeVol.
科 名:水韭科 Isoetaceae
瀕危狀態:嚴重瀕臨絕滅
生態特性:
台灣水韭會隨著夢幻湖水位的高低而呈現不同的生態特性。冬季豐水期沉水植物,夏季枯水期由於底部泥 層仍保濕潤,可為挺水植物,孢子囊成熟期8~10月。在12~2月時,七星山穀精草全面枯萎,而台灣水韭 恰逢孢子囊成熟破裂,因風力的吹拂,斷裂的水韭葉片與小株的成苗積聚池緣。
棲所生態:
台灣水韭分佈於地處七星山東麓的夢幻湖,為山間凹地,海拔830m,面積最廣可達2800m2,湖水清澈,春、冬兩季,終日雲霧縹緲,景緻千變,故有夢幻湖之稱。湖中則孕育台灣特有水生蕨類植物—台灣水韭,並被列為世界級的保護植物,當地也規劃為生態保護區。台灣水韭生長於淺池塘,常為沈水生物。
地理分布:
台灣水韭是民國60年8月22日為徐國士先生及張惠珠女士首次發現,後經台大植物系教授蕨類植物學的美籍教授隸慕華(DeVol)博士依據其葉片、蓋膜、孢子囊構造及孢子的花紋等特徵而命名,為台灣的特有種,全世界僅分佈於陽明山國家公園之七星山夢幻湖內,為極待保護之珍稀植物。
保育現況與監測成果:
夢幻湖面積最廣可達2800m2,湖水的主要來源是雨水,水位最高可達80cm,目前已經處在湖泊陸化的最終階段。即使沒有人力干預,湖水也會隨著土石與腐爛的植物堆積而減少,水生植物也會隨著環境變化被陸生植物取代,最後完全成為陸地。雖然夢幻湖自然演化為陸地是遲早問題,尤其近幾年湖水無法蓄積的情況格外嚴重。陽管處2006年委託台師大生物系教授張永達進行的夢幻湖生態系及環境變遷研究中發現,在清理夢幻湖植被移除區植被後,發現有許多台灣水韭已在其原棲地恢復部分生長之狀況,且多年未觀察到族群之七星山榖精草也恢復相當數量的族群,在調查中也發現小杏菜,可見適當之棲地管理對台灣水韭及其他物種之保育有其相當之助益。而政府單位與民間團體在長期生態監測結果的支持下,合作進行夢幻湖植被清除的工作,目前已有初步的成效,不但有利於台灣水韭族群的恢復,也對其他物種的保育有相當助益,這種合作模式可作為未來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