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雉為留鳥,棲息於開曠之淡水沼澤地,喜歡棲息在有菱角、芡實、睡蓮等浮水植物的水域中。腳、爪、趾都很長,體態輕盈,可以很輕巧的在水生植物上行走,加上黑色的長尾羽,三三兩兩佇立在水面植物上,引人注目,故又被稱為凌波仙子。主食菱角田中的水生昆蟲或浮游生物。海拔分布於0至150公尺。
水雉 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科名:水雉科
俗名:菱角鳥、蓮角、嘀咕、凌波仙子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
形態特徵:
身長52公分,其藍灰色的腳趾極長,展開時可將體重分散,故可輕盈漫步在漂浮水面的植物上。夏羽頭頸及雙翅皆呈白色,頸背金黃色鑲黑邊,體色為深咖啡色;冬羽尾較短,初級飛羽外側、末端黑色。全身呈褐色,從眼向頸側延伸一條黑帶,在上胸形成項圈,前頸及腹部則為白色,翼白色。
生物習性:
水雉為留鳥,棲息於開曠之淡水沼澤地,喜歡棲息在有菱角、芡實、睡蓮等浮水植物的水域中。腳、爪、趾都很長,體態輕盈,可以很輕巧的在水生植物上行走,加上黑色的長尾羽,三三兩兩佇立在水面植物上,引人注目,故又被稱為凌波仙子。主食菱角田中的水生昆蟲或浮游生物。海拔分布於0至150公尺。
繁殖行為和彩鷸相似,行一妻多夫制,四月下旬至十月中旬為生殖季節,築巢於菱角、芡實或睡蓮之葉面上,巢形呈淺盤狀。1隻雌鳥能與1至5隻雄鳥交配產卵,可產下1~6窩蛋,但多數雄鳥僅能成功孵出一窩幼雛,少數能成功孵出2巢。孵蛋及護雛由雄鳥單獨完成,雌鳥擔任生殖領域之維護工作。
棲地分布:
水雉生性敏感且害羞,為臺灣稀有之留鳥,主要棲息於池塘、湖泊、沼澤、菱角田等水域地帶。臺灣為水雉自然分布的地域北界,故族群不大,主要棲息於臺南官田一帶的菱角田中,因生活在菱角田及外形像成熟的菱角,所以被稱為「菱角鳥」。金門地區在2011年5月有觀察紀錄。國家公園中於墾丁及金門為其分布區域。
保育現況:
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因棲息環境遭開發數量稀少。在臺灣則因為主要棲息地受到開發、耕作、使用農藥以及廢水污染而導致族群極小。目前臺南水雉生態復育園區專為有計劃的保育水雉,增加族群數量。同時金門國家公園也於2011年首度觀察到水雉出現在野外的記錄,顯見水雉的生態環境有所進步,也證明金門國家公園擁有良好的環境,因而吸引水雉的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