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臺北赤蛙

臺北赤蛙
臺北赤蛙喜棲息於山區的草澤或湖泊、溼地、茶園、水田、池塘中,以靜水域為產卵場,每次產卵約300~500顆,卵成團狀聚集。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侷限性分布在北部與南部的低海拔地區,數量已十分稀少。

臺北赤蛙 Rana taipehensis

科名:赤蛙科

俗名:神蛙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

形態特徵:

成蛙:小型赤蛙類,身體約4公分,身材纖細,體背黃綠色,背側摺白色,體兩側黑色。前後肢細小,為淡褐色帶有金屬光澤。

蝌蚪:橄欖褐色,上下尾鰭邊緣有細黑點密集的橫斑,吻端尖圓,兩眼略朝上,眼睛前後及下方有深色斑。

生物習性:

臺北赤蛙喜棲息於山區的草澤或湖泊、溼地、茶園、水田、池塘中,以靜水域為產卵場,每次產卵約300~500顆,卵成團狀聚集。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侷限性分布在北部與南部的低海拔地區,數量已十分稀少。

棲地分布:

臺北赤蛙原來廣泛分布於臺灣本島北部1500公尺以下低海拔丘陵地,但由於農藥的使用以及棲息環境的開發利用,目前僅侷限分布於陽明山、三芝、石門、楊梅及官田等地。此外,臺北赤蛙並非臺灣特有種,在中國的福建、廣東、香港、雲南也有分布。

保育現況:

臺北赤蛙原為臺灣平地常見蛙類,因其低海拔的分布特性與人類活動區域重疊,易受開發行為、化學污染、農藥濫用以及水田改成旱作或休耕等影響,致棲地遭受破壞,物種族群數量稀少,目前僅零星分布少數地方。為了保育臺北赤蛙及溼地生態,臺北市立動物園設立溼地生態教育園區,涵蓋臺灣低海拔的水田、埤塘、草澤等濕地特性,不僅增加臺北赤蛙族群數量,也促進教育與保育觀念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