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魚鷹

魚鷹
大型猛禽,頭至頸部為白色,下頸有一褐色斑環帶。雙翼狹長,翼下覆羽與胸腹連成白色三角形,滑翔時雙翼曲折弓成M字型;有一條寬長的黑色過眼線,是最明顯的識別特徵。尾短。細長的鼻孔進入水中時可以關閉。全世界一科一種,有互助行為,雌鳥體色較淡,體型較大,飛翔時看得到翼角的明顯黑斑。嘴爪彎曲銳利,善於捕抓水中魚類。
 





魚鷹Pandionhaliaetus

科名:鷹科

保育等級:珍貴稀有II

形態特徵:

大型猛禽,頭至頸部為白色,下頸有一褐色斑環帶。雙翼狹長,翼下覆羽與胸腹連成白色三角形,滑翔時雙翼曲折弓成M字型;有一條寬長的黑色過眼線,是最明顯的識別特徵。尾短。細長的鼻孔進入水中時可以關閉。全世界一科一種,有互助行為,雌鳥體色較淡,體型較大,飛翔時看得到翼角的明顯黑斑。嘴爪彎曲銳利,善於捕抓水中魚類。

生物習性:

以魚類為食,抓到獵物後會攜至高處或河灘上進食。常於水面上空飛翔尋找獵物,可短暫定點於空中,偶會全身衝入水中再衝出飛起。為春秋過境及冬侯鳥,在臺灣並不常見,出現於海岸、河口、湖泊水庫等。對人工環境適應力佳,常停於電塔、電線桿頂端;在國外有使用人工巢架的例子。

棲地分佈:

廣泛分布於全球,常單獨出現,在某些度冬地區偶有數隻的小群。目前在臺灣國家公園範圍內曾有出現紀錄的為陽明山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金門國家公園以及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保育現況:

雖然廣泛分布於全球,但數量稀少。水資源污染影響河口生態,由於魚鷹幾乎只以魚類為食,因此生存條件受到了連帶威脅。再加上海岸河口地區的人為過度開發,以及湖泊水庫的生態環境改變,使得魚鷹在臺灣的渡冬棲地受到了很大的破壞。

【參考資料】
臺灣大百科全書─魚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