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黑鳶

有著群聚的個性的黑鳶,常在港口、魚塭或農田找尋食物。(取自flickr,攝影YYKM 36)
有著群聚的個性的黑鳶,常在港口、魚塭或農田找尋食物。(取自flickr,攝影YYKM 36)

黑鳶(Black Kite),成鳥身長約 58 至 69 公分,翼展約 157 至 162 公分。全身為暗棕色,最大的特徵是魚尾狀的尾羽,常築巢於森林邊緣區的大樹上。有著群聚的個性,很能適應人類環境,常在港口、魚塭或農田找尋食物。

黑鳶在台灣被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全台僅剩不到 300 隻,然而其實黑鳶在其他國家其實是數量眾多、穩定的普遍性鳥種。經學者深入調查,發現造成黑鳶族群消失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不當的農藥施作所影響的結果。

人類並非地球的唯一居住者,生態環境亦須大家一同來維持,才能保護黑鳶,也保護自己。

黑鳶最大的特徵是魚尾狀的尾羽 (取自flickr,攝影An-sheng Wu)
黑鳶最大的特徵是魚尾狀的尾羽 (取自flickr,攝影An-sheng Wu)
黑鳶在其他國家是穩定的普遍性鳥種,在臺灣卻剩不到300隻 (取自flickr,攝影YYKM 36)
黑鳶在其他國家是穩定的普遍性鳥種,在臺灣卻剩不到300隻 (取自flickr,攝影YYKM 36)

【資料來源】:台灣猛禽研究會

在偶然的機會下,沈振中與黑鳶相遇,無法飛翔的老鷹觸動了沈振中的內心,並發願走遍台灣,守護剩下的黑鳶,而這一走,就是 20 年。

由生態攝影師梁皆得錄製,影片中紀錄了沈振中追尋多年的堅持與熱情,以及黑鳶在台灣的過去與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