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葉俊甫
圖片提供:陳建志
滿天群蝶飛舞,色彩繽紛的斑蝶成千上萬,悠悠地飛過玉山塔塔加鞍部,形成壯觀的蝶道。
青斑蝶(Parantica sita niponica)主要分布於台灣、日本,且在兩地間有族群交流現象。於台灣地區一年四季都可看到成蝶飛舞,5-6月間在陽明山國家公園有大發生情形,多處山頭都可看到大量聚集的青斑蝶正在吸食盛開的島田氏澤蘭(Eupatorium shimadai)蔚為奇觀,7-8月間常聚集出現於中海拔的橫貫公路等地區。
每年3、4月左右,國道中二高林內路段會出現大量北飛的越冬紫班蝶(Euploea spp.)飛越高速公路,有時數量高達每分鐘400隻的高峰,國道上方滿是小小黑點、奮力振翅向北移動的斑蝶,經過的民眾無不被此特殊景象所吸引,興奮地大叫:「真的很壯觀!這輩子從沒見過這麼多蝴蝶。」
為了不讓國道成為紫斑蝶北返的最大障礙,2007年起,政府推行「國道讓蝶道」的概念,將封道標準定為每分鐘蝶流量300隻,當蝴蝶的流量超過標準便封閉部分車道,並請駕駛降低時速至80公里,讓蝴蝶得以成功飛越國道,減少被氣流衝擊折翼或車輛快速通過時所造成的危害。
台灣地區的斑蝶有南來北往的移動現象,但詳細移動路線始終是個謎,是否每年都往固定方向或山谷移動,成為生物學者研究的焦點。
近年來,玉山國家公園區內的塔塔加鞍部可見到成群由北往南飛的斑蝶,形成壯觀的蝶道,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副教授、台灣蝴蝶保育學會創會理事長陳建志表示,經過長期追蹤,至少有十種斑蝶由北往南移動時必經塔塔加鞍部,塔塔加鞍部是許多斑蝶與鳥類移動必經的埡口。
玉山國家公園委託陳教授研究團隊持續跨區域的研究,想要追蹤由北往南飛越塔塔加鞍部的斑蝶究竟從哪裡來?又會要飛到哪裡去?研究發現,這些斑蝶主要由兩條路線飛越塔塔加鞍部,一條路線是順著沙里仙溪由下往上飛越鞍部,另一則由神木林道與神木村的出水溪方向由塔塔加遊客中心前飛往鞍部。
陳教授回憶,2008年春天在塔塔加鞍部標放、監測蝴蝶時,與在國道上監測紫斑蝶的朋友電話連線,發現國道紫斑蝶的數量與種類與正在監測捕獲的斑蝶相似,因而推論飛越鞍部的斑蝶有些可能是北上的斑蝶,順著濁水溪、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或出水溪轉而南下飛越塔塔加鞍部,此發現也許代表台灣斑蝶的移動路徑十分多元複雜,是值得繼續深入研究的課題。
陳教授說:「氣流及地形都是影響斑蝶移動的重要因素,此次研究便觀察到斑蝶沿著溪谷而飛行。」
此外,玉管處指出,今(99)年4月4日委請陳教授於陳有蘭溪與濁水溪交會處的水里永興神木附近進行調查,捕獲1隻標記M71-0206的雄性小紋青斑蝶,經查證是於2010年2月6日由志工於台東龍田地區標放,這隻小紋青斑蝶,經過58天後飛抵陳有蘭溪與濁水溪交會處,被捕獲時正在吸食盛開的龍眼花蜜,並證實台灣東部越冬的斑蝶與西部北上的斑蝶族群會有互相交流的情況產生,也再次印證了台灣斑蝶移動的路線多元且複雜。
陳教授指出,斑蝶移動的狀況除了台灣外,日本也有類似移動情況,台灣發現的移動路徑也可與日本進行比對交流,整合思考後有利於了解亞洲斑蝶的移動狀況,「現在的研究成果僅是小小的發現,未來還有很長的研究要走。」
斑蝶確切的移動路線與原因至今仍是相關研究人員努力調查的目標,但國道斑蝶早已成為眾所皆知的奇特景象,塔塔加鞍部在五、六月間也可以看到大發生的紫斑蝶形成的壯觀蝶道,目前已成為賞蝶人士的新聚集點,陳教授說:「這是很難得的觀光與生態資源,應當好好善加經營。」
陳教授強調,台灣的生態保育已經越來越進步,很多地方已經形成了「點」狀似的蝴蝶聚集地,建議政府可以進一步思考設立保護區,讓生態資源能夠從「點」延伸為「面」,好好保存下珍貴的生態資源。
台灣曾被譽為「蝴蝶王國」,雖然曾因經濟發展而使生態遭到破壞惡化,蝴蝶資源逐漸消失,但近年來生態觀念的復甦、國家公園積極宣導保育觀念,再加上各棲地的復育計畫實施,以及公園的綠化復育,再再都讓台灣的蝴蝶漸漸增加數量,在政府與民間一同努力的情況下,永續經營台灣的蝴蝶資源。
為了讓民眾更認識這群美麗的嬌客,陽明山國家公園於今年五月至七月舉辦「2010陽明山蝴蝶季 ─蝶舞草山系列活動」,藉由多項兼具保育、教育的闖關及蝴蝶主題遊戲活動、精彩表演以及「蝴蝶生態小學堂有獎徵答」,考驗民眾對蝴蝶生態保育的認知程度,邀請大家一同體驗蝶舞繽紛的樂趣。
滿天群蝶飛舞,色彩繽紛的斑蝶悠悠地飛過天空,形成壯觀的蝶道。這樣的風景,希望能夠持續地停留在台灣這片土地上,永不消失…。
陳建志小檔案
學歷:
經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