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黑面琵鷺保育有成,台江國家公園為生態教育扎根

採訪報導: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程品璿
照片提供: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每年9月到翌年4月,被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列為世界瀕危物種的黑面琵鷺成群結隊地來臺度冬,臺南曾文溪口的潟湖和濕地,為這批來自北方的嬌客提供溫暖的環境以及豐沛的食物。今年(101年)全球黑面琵鷺數量普查大約2600多隻,出現在臺灣臺南地區的黑面琵鷺就有1500多隻,占了全世界數量的一半以上,讓臺灣的保育工作成效揚名全球。黑面琵鷺是台江國家公園最重要的指標性保育物種,管理處自98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以來,努力加強黑面琵鷺保育與研究工作,致力讓這片濕地成為候鳥天堂。

優雅的黑面 琵鷺
優雅的黑面琵鷺
遠來的嬌客(方賜連)
遠來的嬌客(方賜連)

台江國家公園內的七股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是賞鳥的最佳地點,海堤旁設有造形特殊的賞鳥亭,賞鳥亭外的座標指示讓遊客知道黑面琵鷺的遷徙路線;亭內則設有望遠鏡和電視螢幕即時播放畫面,可清楚地看到黑面琵鷺活動的可愛模樣,並提供導覽解說等服務。另外,還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設立之黑面琵鷺生態展示館,放映多媒體生態影片。為了讓民眾更瞭解園區的濕地生態與人文特色,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於黑面琵鷺來臺前或即將北返之際,都會舉辦一系列「認識黑面琵鷺」的活動,用寓教於樂的方式推廣黑面琵鷺及棲地永續發展觀念。

定期數量調查,繫放工作開創保育新頁

黑面琵鷺遷徙旅程經過韓國、日本、中國、臺灣、香港、越南等國家,各國保育團體都會進行數量普查,臺灣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黑面琵鷺度冬棲地,每年的普查數字都讓國際期待。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呂登元處長指出,台管處在度冬季每2個星期就會做一次數量普查工作,由臺南市野鳥學會、臺南市生態保育學會、相關NGO團體以及台管處同仁與保育志工們,共同針對大臺南地區13個樣區合作進行調查監測。台管處擔任黑面琵鷺數量調查的協調平台,呂處長表示,這是建立公部門與民間保育團體彼此互信合作的伙伴關係,監測的資料則可作為生物資料庫的基礎。臺灣於85年首次進行繫放,直到92年的繫放之後,繫放工作已暫停多時,於今年繼續著手繫放工作,台管處委託臺灣師範大學王穎教授,協同臺南市野鳥學會、臺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及台管處保育志工共同進行繫放工作,以無線電發報器追蹤黑面琵鷺遷徙路線和活動情形。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展開黑面 琵鷺繫放工作保育,呂處長繫放第四隻黑面 琵鷺
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今年展開黑面琵鷺繫放
工作保育,呂處長繫放第四隻黑面琵鷺

黑面 琵鷺與背上的無線電發報器,以及用以辨識的三色腳環
黑面琵鷺與背上的無線
電發報器,以及用以辨識
的三色腳環
累積生態資料庫,期許成為世界訊息發佈中心

協助繫放工作的臺南市野鳥學會郭東輝總幹事表示,今年101年第一次繫放了3隻黑面琵鷺,透過器材輔助調查黑面琵鷺,紀錄的資料都將作為全球保育行動重要的依據。他也指出,棲地環境改變是影響數量的原因,「棲地管理」是重要的保育工作,台管處提供了相當多的資源與執行計畫,臺南市野鳥協會長期對這塊土地也進行許多的調查及研究,皆為生態保育而努力。呂處長希望藉由數量普查、繫放以及相關保育研究工作的持續進行,累積能量並充實資料庫,目前台管處也已累計繫放了4隻黑面琵鷺。同時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合作,希望以台江國家公園濕地環境和黑面琵鷺來台數量優勢,讓臺灣有朝一日成為全球黑面琵鷺的訊息發佈中心!未來,除了研發新型態的無線電發報器之外,更期望將目前大臺南地區的研究範圍,拓展至臺灣其他也曾出現黑面琵鷺的區域,如金門、宜蘭、嘉義、高雄等地。並且計劃國際間的合作交流,最快今年與上海崇明東灘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黑面琵鷺遷徙繫放研究、強化濕地保育及復育、增進工作人員互訪交流、建立資訊交流平臺等等的共同工作,也期望能與南韓、日本、越南等曾進行黑面琵鷺繫放相關工作的國際單位合作,甚至是透過發行刊物等方式,多面向的強化黑面琵鷺保育工作與整體相關研究的完整性與國際性!

覓食中的黑面 琵鷺(方賜連)
覓食中的黑面琵鷺(方賜連)
實行棲地復育,推展濕地學校計畫

去年(100年)黑面琵鷺來台的普查數量為834隻,較往年數量大幅下滑,呂處長指出,氣候異常寒冷與覓食來源減少應為主要原因。於是台管處積極進行棲地復育計畫,與臺南大學合作,在該校七股西校區新闢實驗性鹹水淺坪式虱目魚養殖漁塭,提供黑面琵鷺友善的覓食環境。今年1月公布的鳥調狀況令人欣慰:全台共記錄1562隻!約占全球總數58%,而臺南大學西校區也持續觀察記錄到相當數量的黑面琵鷺出現,成效令台管處振奮。「只要好好保育棲地,就能穩定黑面琵鷺來台的數量」,呂處長說今年這項計畫還會繼續執行。養殖虱目魚,除了提供黑面琵鷺覓食的重大意義之外,台管處也著眼於經濟發展的角度,設計了黑面琵鷺概念包裝之虱目魚罐頭,開拓了黑面琵鷺棲地復育的更多附加意義與價值!為了讓台江國家公園成為國家重要的濕地環境教育學習中心,呂處長表示,去年起開始推動「濕地學校計畫」,致力濕地生態教育的推廣。台管處已和臺南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夥伴關係協議書」,並結合台江國家公園周邊11所小學,透過官學合作機制培育種籽教師、小小解說員、開發室內外教學體驗課程與教材等,也推廣教師研習課程,培訓解說員及解說志工,前往有意願參與計畫之台南縣市小學授課,結合學校教育系統深化環境保育觀念,讓濕地保育逐步推廣到全國,並與國際濕地環境教育接軌!也針對國小環境教案主題,辦理進階教師生態研習活動,增進教師對教案內容更深入之瞭解,如:認識台江人文與濕地生態、認識七股濕地生態及產業等等,以利相關課程延伸學習參考運用。

台管處和臺南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夥伴 關係協議書」,共同為濕地保育工作努力
台管處和臺南大學共同簽署「合作夥伴
關係協議書」,共同為濕地保育工作努力
七股生態觀光多元化,用不同角度認識臺南

提供多元化的生態遊憩解說體驗是台江國家公園的目標之一,配合黑面琵鷺來臺度冬,台管處每年都會舉辦相關活動。今年2、3月的「春暖送黑琵返家手作DIY活動-召募黑琵台江好友團」,邀請民眾沙畫手繪和用蚵殼製作黑面琵鷺,相約今年9月再見。七股潟湖周邊不僅是黑面琵鷺重要度冬之地,也是濕地生態探索的最佳去處,呂處長推薦民眾可以搭乘膠筏遊潟湖,或是騎乘單車,體驗臺南的在地文化。台管處去年也委託國內知名生態導演梁皆得,以2年的時間横跨國內外拍攝黑面琵鷺生態影片,預計今年底完成,除了黑面琵鷺的生態介紹外,也以牠為串場的主角,訴說臺南在地讓人感動的保育故事。期待透過全方位的保育及宣導工作,引領大眾更加認識黑面琵鷺,進而了解其他生態物種,讓濕地保育工作成為全民運動。

「黑琵鐵人體驗」讓民眾體驗候鳥遷徙的 艱辛過程
「黑琵鐵人體驗」讓民眾體驗候鳥遷徙的
艱辛過程
台管處透過學童繪本的設計和閱讀, 讓環境教育向下扎根
台管處透過學童繪本的設計和閱讀,
讓環境教育向下扎根




【延伸閱讀】
黑琵保育 國際合作永續傳承--「2011黑面琵鷺與沿海濕地保育國際研討會」各國代表達成保育共識!
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130&catid=36&Itemid=26&gp=1
跨出生態保育的下一步 黑面琵鷺的保護
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3738&Itemid=40&gp=1
創造黑面琵鷺新的覓食環境、營造台江濕地多樣性
http://np.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097&Itemid=26&gp=1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