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蔡儷彤
照片提供: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臺灣被國際譽為「蝴蝶王國」,已發現約400種的蝶類,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內,記錄到的蝶類多達180種。每年5到7月,天氣漸暖,各種蝶類陸續羽化,蝴蝶的食材蜜源植物網也正好進入開花季節,如此巧妙的結合,讓這個時間點的陽明山步道,開始聚集各式蝶類,尤其是又名青斑蝶的大絹斑蝶,數量最多,是園區內的特色蝶種,為陽明山蝴蝶季增添風采!
無論是蛺蝶類、粉蝶類、灰蝶類、弄蝶類,甚至是鳳蝶類都是園區常見蝶種,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建議民眾可以選擇觀察青斑蝶家族裡面體型較大的青斑蝶,或是園區內常見的斯氏紫斑蝶或烏鴉鳳蝶,這些蝴蝶體型較大,特徵也比較明顯,一般民眾就可以輕易的進行觀察。青斑蝶主要蜜源植物為島田氏澤蘭,所以陽明山國家公園大屯山區的澤蘭於每年5、6月盛開時,也是青斑蝶數量最多的時候。
陽管處解說教育課課長陳彥伯表示:自92年起,每年皆舉辦蝴蝶季賞蝶活動,讓民眾能欣賞這個時節陽明山蝴蝶翩翩飛舞的奇景,也期望藉由陽明山蝴蝶季的主題性活動,推動蝴蝶生態教育與環境教育,進而體會到生態與環境保育之重要性。
賞蝶步道以二子坪步道及大屯車道為重點,因其道路平坦、地勢寬廣開闊,二子坪步道更是有無障礙設施,提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輪椅或推著娃娃車的父母等能進行戶外體驗的無障礙休閒環境。
為維護棲地的空氣品質及提供遊客安全的賞蝶環境,大屯山車道於蝴蝶季活動期間禁止各式車輛進入,陽管處希望民眾能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賞蝶之外,能夠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
斑蝶遷移路線的摽放與研究
長年研究斑蝶的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陳建志教授表示,臺灣與日本已有進行學術團隊的研究合作與標放工作,研究並追蹤青斑蝶遷移路線,過去曾發現不論是在日本或臺灣進行標放的青斑蝶,在兩地皆有被發現的紀錄,但其飛行的詳細路徑,與飛行移動的方向是否具季節關係等,均尚待未來國內或國外持續的學術研究工作,才能有進一步更明確具體的了解,這也是提升國家公園在於物種生態保育與研究工作上國際化的助力。
陳教授表示,除了培訓湖田、湖山、大屯國小的小小解說員計畫以外,在今年蝴蝶季6月9日的「斑蝶的移動解碼」活動中,除了在臺灣研究斑蝶的成員之外,更將邀請日本國際學者一同參與標放活動,亦將與湖田國小進行相關研究活動及交流,期望藉由本次活動獲得更多斑蝶遷移的知識,也能培育下一代對於生態保育的正確態度與作法。陳教授也期待本次蝴蝶季能更加精進交通管制措施,加強維護蝴蝶的棲地以與週邊環境,使大自然萬物可以永續生存。
保護蝴蝶自然生態,推廣環境教育
國家公園提供各種動、植物的生態棲地,為了維護蝴蝶棲地,陽管處陳課長表示,自去年起,蝴蝶季有別於以往,取消了內容包含架設舞臺音響、闖關體驗等的主場表演,配合環境教育的理念,改之以生態導覽活動、蝴蝶攝影展與生態特展的方式進行,由生態解說員帶領民眾漫步大屯山車道等,欣賞飛舞於蜜源植物間的蝴蝶,並透過專業解說員的解說,了解蝴蝶與蜜源植物、寄主植物的生態關係,以及生態保育的正確知識。
陽管處希望可以藉由活動帶領民眾走出戶外,認識大自然,推動與進行更多的環境教育工作,保育自然生態,加上政府在100年6月5日頒布施行的「環境教育法」,有了法規的依據,更是明確的樹立了這項目標。陳課長表示,未來的生態保育活動規劃設計將會與環境教育的理念更為密合,因為這是一個跨世代的責任與正義,我們必須留給後代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從國家公園為起點,藉由環境教育的推動與執行,提升大家對於生活環境的知覺、危機意識及敏感度,培養人們與環境互動的正確價值觀與態度,進而有能力付諸實際的行動來保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