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守護臺灣黑熊,玉山國家公園深耕保育研究

採訪報導: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程品璿
照片提供: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臺灣是一座蘊藏豐富生命力的寶島,有著驚豔國際的生態物種,舉凡哺乳類就有多達50多種的臺灣特有種及特有亞種。除了常聽到的臺灣獼猴、山羌、梅花鹿等生物外,因為棲息環境受到劇烈改變而瀕臨絕種的臺灣黑熊,更是最具代表性的特有亞種。玉山國家公園境內多為高山和溪谷地形,海拔落差大,橫跨寒、溫、暖三型氣候,維持山林原始面貌,珍稀的動植物獲得良好的環境保護,玉管處也持續推動臺灣黑熊的研究保育工作,教育宣導民眾認識黑熊,以及保護物種的重要性。

玉山國家公園的大分地區,是研究臺灣黑熊的重要基地,此地區為八通關日治越嶺道東段,屬花蓮縣卓溪鄉轄區,位處深山、人煙罕至。自民國87年至今,玉管處委託學界、專家持續長期監測,以四年為一次研究週期,調查研究臺灣黑熊的族群數量與生活習性,並建立臺灣黑熊生物資料庫網站,讓民眾更認識黑熊、保育黑熊!

臺灣黑熊與小熊
臺灣黑熊與小熊


熊出沒請小心,認識臺灣黑熊習性、特徵

臺灣黑熊是臺灣特有亞種,體型高大壯碩,胸前白色V字型的毛髮是最明顯的特徵,又有「白喉熊」的別稱。海拔500到3500公尺的山林都是其分布範圍,平時四肢著地行走,覓食或防衛攻擊才會挺身站立。「遇到熊千萬別裝死或爬樹,因為牠們是爬樹高手,而且吃腐肉!」玉管處保育研究課蘇志峰課長說明臺灣黑熊雖然外型看起來渾圓厚重,但跑起來速度快,攀爬樹木也很靈巧。

一般來說,熊並不會主動攻擊人,甚至怕人!「在山上遇到臺灣黑熊的機率非常低,以分布比率最高的大分地區來說,大約只有百分之一的機率,意即連續住上100天,才有機會遇到一隻黑熊,其他地區遇到熊的機會又更低了。」玉管處蘇志峰課長解釋臺灣黑熊不喜歡出現在易受人為干擾活動的地區,在其分布區域一定要結伴而行,即使真的遇到熊了,也要維持距離、安靜地離開。「臺灣黑熊是雜食性動物,青剛櫟堅果是牠喜歡的食物,調查資料顯示,青剛櫟結果豐碩時,發現臺灣黑熊的次數也跟著多了,這種季節性植物影響了牠們的活動範圍和族群變動。」越了解熊的活動習性和食性,更能增加環境研究和教育宣導,有效促進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

和野生動物保持距離,建立生態永續關係

投入國家公園工作已經相當多年的蘇志峰課長,長期經營管理生態保育宣導,對於臺灣黑熊的資料調查,雖然沒有機緣在野外遇見牠們,但20年前和巡山員觀高步行時,下山途中曾聽到動物的低吼聲,當下同伴指示安靜、低調下山,經過一星期回到現場察看,果然看到熊的爪痕與遺跡。去年玉山塔塔加和主峰線的孟祿亭也有臺灣黑熊出沒的消息,玉管處保育工作有功,棲地復育有成,蘇課長也呼籲民眾,千萬不要餵食野生動物,並且密封食物,把垃圾袋下山,以免野生動物習慣人類的食物後,就會尋找人類的食物,形成惡性習慣。

臺灣黑熊爪印
臺灣黑熊爪印
臺灣黑熊腳印
臺灣黑熊腳印


研究黑熊族群分布與遺傳,建立生物資料庫

目前所知臺灣黑熊現存族群數量並不多,玉管處自民國87年開始進行監測,第一期(民國87至90年)主要是研究黑熊生態與人類的關係以及其活動行為;第二期(民國91至94年)為臺灣黑熊的群分布及食物資源調查;第三期(民國95至98年)則是食物資源變動與族群分布的關係;目前第四期(民國99至102年)正進行遺傳結構調查與監測,利用排遺DNA分析技術評估臺灣黑熊族群、研究其生物遺傳多樣性。研究臺灣黑熊需長時間採集其毛髮、排遺,再以DNA採樣分析辨識,其分布、活動的範圍則從爪痕、排遺、無線電追蹤等分析比對的方式進行調查,另外還設置紅外線自動相機,以硬體器材輔助捕捉臺灣黑熊的蹤跡。經過15年的研究調查,早期曾幫臺灣黑熊掛上無線電頸圈追蹤記錄移動位置,現階段則是生物遺傳研究工作,由最近的調查資料顯示,臺灣黑熊的遺傳歧異度尚高,代表牠們族群很健康、繁衍狀況良好。

將研究觸角深入國際,加強生態保育

臺灣黑熊曾榮登全民票選「臺灣具代表性野生動物」的冠軍寶座,但民眾對這「臺灣最大型哺乳類動物」的了解仍十分有限,玉管處在大分山區的追蹤研究資料,更顯得彌足珍貴。除了玉山國家公園外,雪霸國家公園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高山環境,也是臺灣黑熊的生活棲地,蘇志峰課長希望未來能組織三處國家公園,一同對臺灣黑熊進行跨域整合研究調查,更完整的建立本土動物的生態資料庫,進而把研究觸角深入國際,透過國際學術合作及交流方式,讓更多人認識臺灣黑熊及其保育工作。例如98年舉辦的「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臺灣是活動的發起兼主辦國,目的為促進亞洲黑熊的保育及研究,各國的熊類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發表與討論研究成果資料,提供更多元的生態保育經驗與思考研究方向。專家學者訪問玉管處時也邀請了布農族朋友開場表演,結合族人與黑熊在山區共享資源、和平共存的智慧與經驗,蘇課長也企盼未來能部落的力量,協助資源調查和保育工作的推廣。蘇課長也說:「越了解黑熊的生物習性,就越不怕牠們,但是認識牠們之後,更要愛護、尊重臺灣黑熊!」保護牠們也等於是保護棲地環境,讓我們藉由臺灣黑熊的物種保育,為臺灣珍貴及稀有動物盡一份心力。

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
亞洲黑熊保育國際研討會
布農族的朋友一起珍愛臺灣黑熊
布農族的朋友一起珍愛臺灣黑熊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