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專訪清華學院執行長王俊秀教授:臺灣NGO的不凡力量與精神(上)

採訪報導:蔡儷彤
照片提供:王俊秀教授

Rio+20會議的國際視野

1992年聯合國於巴西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Brasil)簡稱里約(Rio),召開了「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又稱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UNCED),開啟了世界各國元首與領袖對於環境保護與發展的國際對話。這場10年召開一次的會議,2002年接續於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g, Republic of South Africa)召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而2012年6月又再度於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聯合國永續發展會議」(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NCSD),相隔20年後再度邀請各國元首與領袖齊聚里約,針對全球各國推動永續發展的相關議題進行綜合討論,並制定多項拯救地球與推動永續發展的目標,稱為「Rio+20」,或「Earth Summit 2012」。

清華學院執行長王俊秀教授參與過上述自1992年至2012年間的國際會議,對於推動永續發展的相關實務,擁有豐富多元的經營經驗以及精闢的理念與見解,致力於推動非政府組織(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NGO)的社團成長與相關活動,可說是不遺餘力。

國際會議的NGO
國際會議的NGO
多元的NGO社團組織
多元的NGO社團組織

「宇宙船、地球號、臺灣小舟」的臺灣定位點

最初參與1992年的會議,抱持著蒐集資料、吸取經驗、結交朋友及幫忙連署的心態,到了2002年的會議,開始組團,於會議的一年前進行規劃,以「蝴蝶臺灣(Butterfly Taiwan)」為主題參與會議,除了臺灣貴有蝴蝶王國的美譽,也引出「蝴蝶效應」的正面思考方式:蝴蝶翅膀翩翩翻飛,不是引起暴風雨或災難,而是帶來新的契機,一樣是變動,卻是成長的變動,臺灣因而得救。2012年參與會議的主題為「綠領臺灣Green Collar」,結合食、衣、住、行、育、樂等各項方面的生活環境,核心精神貼近人人的日常層面,回歸每個人的實際生活,提倡「生活環境主義」,讓大眾更有感觸、更有共鳴。「我們帶領著農村武裝青年樂團進到聯合國的主場中,於人民高峰會到處演唱,效果非常好!這是全球會議的首次創舉,從來沒有一個樂團在聯合國主要會場中演唱,這相當的不容易,也是很難得的經驗!」「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但是站在民間團體的立場,在國際間交朋友完全沒有問題的!」王教授憶及當時參加會議的情境,心中滿是感動地說著。王教授也說,這也是另外一種外交的方式,因為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透過音樂的表現方式結交朋友,依然是回歸到所謂的「生活環境主義」─環境保育和永續經營,就從生活中做起!

2012綠領臺灣(Green Collar)標幟
2012綠領臺灣(Green Collar)標幟
透過音樂的表現方式結交朋友
透過音樂的表現方式結交朋友
2012年會議主題「綠領臺灣Green Collar」
2012年會議主題「綠領臺灣Green Collar」

隨著建設與開發而來的各種污染,已讓地球環境越來越險峻,環境資源生活品質每況愈下,除了政府單位應該肩負起責任之外,民間團體也應該一起努力,彼此之間建立良好的夥伴關係,這才是臺灣整體邁向永續經營的正確方向。

臺灣並非聯合國之會員國,臺灣在於世界舞臺中的定位為何?這就是臺灣的特色!王俊秀教授提出了「宇宙船、地球號、臺灣小舟」的定位點概念,認為全世界同在一艘船上,臺灣可以發揚我們表現相當傑出的電腦科技產業,提供相關的科技與其應用,對地球貢獻更多的心力,一方面進行產業轉型,一方面思考研究規劃與開發生態創意產業,這就是臺灣的未來!把對於地球環境的友善關懷轉化為商機,落實「環境保護是最好的經濟發展」這種新型態的觀念,突顯臺灣在高科技或其他傳統產業方面的傑出表現與價值,以正面思考的方式與角度,找到臺灣自己的定位點,如此,也才能放眼國際,著眼未來。(待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