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蔡儷彤
照片提供:臺中都會公園管理站
您不能不知道的臺中都會公園
內政部依行政院於民國77年5月24日核定之「臺灣地區都會區域休閒設施發展方案」,計畫於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等四大都會區各設置一處都會公園,藉以達到精進環境品質、保護環境資源及提供居民日常休閒空間等多元功能。臺中都會公園是繼高雄都會公園完成開放之第二座大型綠地公園,提升臺中都會區居民的生活機能品質,歷經6年的耕耘,於民國89年10月28日完成各項硬體景觀等公共設施,開放提供大眾日常活動與休閒遊憩使用,園區面積約為88公頃,位於大肚臺地園區極接近臺地的最高點(海拔約310公尺),往東側眺望可俯瞰臺中盆地,整個臺中市的美麗景緻盡收眼底;西側有著和東側截然不同的景觀,可以見到船隻於臺灣海峽上熱絡的往來,更能遠眺臺中火力發電廠與臺中港,視野開闊,景觀壯麗。
都會公園主要是為了都會區域裡的「人」而設立,最主要的功能是休閒遊憩,與國家公園主要是為了生態保育而設立有著本質上的不同,但是都會公園仍然肩負著保育及環境教育的重要任務,所以也會進行環境與物種的觀察監測,以及原生動植物的保育與移除外來物種等工作。兼具休閒遊憩、管理維護、解說服務、環境保護等各項服務與功能,都會公園豐富的自然資源與親近大眾日常生活的特色,也讓推廣環境教育成為都會公園的另一項發展重點,與全臺其他國家公園一起致力於環境教育相關的解說服務及活動推廣。
|
臺中都會公園豐富的生態系統與人文特色,提升都會生活機能
臺中都會公園的景觀綠地公園,系統性的規劃種植多種包含原生與園藝物種的喬木、灌木與地被植物,植物種類多達99科313種,多樣性豐富的植物生態林相,也豐富了園區內的動物生態!根據調查,園區哺乳類有7科10種、爬蟲類有6科7 種、兩生類有4科5種、鳥類有30科50種、昆蟲有83科230種,翩翩飛舞於春天的紫斑蝶已成為臺中都會公園春夏期間特有的生態特色,更定期舉辦紫斑蝶季與推廣紫斑蝶解說課程。臺中都會公園內的2座圓柱型反空降碉堡,與北側停車場邊界的1座吊鐘型碉堡,是早年防衛大臺中地區的重要軍事基地建築,現已由臺中市政府核定為「歷史建築」,增添了園區的人文歷史特色。而公園規劃之初已設計的天文特色設施,更是公園的正字標記,如種子日晷與觀星廣場,提供了民眾認識與觀察天文景象的絕佳服務功能。臺中都會公園儼然成為一顆綠寶石,點綴於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之外,更吸引了國內與國外的遊客慕名而來。
服務於臺中都會公園管理站的副工程司李碧英,來此已屆11年,覺得臺中都會公園一直在成長,一直在轉變,她說:「早期臺中人一想到大肚山,就認為這裡是很偏僻的墳墓地、飆車族聚集的地方,今日臺中都會公園早已經成為親子假日休閒的好去處,也是學校喜歡來進行校外教學的大自然教室。」也分享了印象最深刻的在地經驗:「走在園區,常常會發現驚奇,園區生態的豐富度,早已優於一般人的認知。曾在93年時出現了一條紫斑蝶蝶河,上萬隻的紫斑蝶從空中飛過,形成一條河條般的蝶道,讓在場的我們驚嘆不已。還有兩次和遊客一起觀察烏龜上岸產卵,這些驚喜畫面到現在還覺得很有趣。」
|
已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臺中都會公園展望未來!
臺中都會公園近年來積極推展環境教育,在自然資源豐富、環境教育設施場域完備、環境教育課程及人員齊全的條件下,於101年通過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之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為了再創環境教育新作為,除了進駐2位專業的環境教育人員外,將持續辦理同仁及志工專業訓練及實作訓練,進行種子志工的培訓,並進一步新建完整的環境教育課程模組,並進行環境教育行銷,以期強化公園環境教育品質,建立優質環境教育口碑。未來,希望能在環境教育的積極推展下,在更多孩子心裡播下愛護環境的種子。此外,臺中都會公園長期與鄰近的靜宜大學生態系、臺灣生態學會及大肚山環境生態聯盟等學校團體合作進行環境教育活動,未來也將結合當地社區以共同推廣公益活動,發揚與落實夥伴關係的精神,讓當地居民共同守護大肚山這塊寶地,善用都會公園親民的在地生活優勢,由內而外,上下同心的展現都會公園為了「人」而設立的初衷,提供休閒遊憩功能與肩負保育及環境教育的任務,更彰顯其親民姿態與迷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