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陳永龍
山與人的互動關係
若問:「山對人的意義是什麼?」相信不同時代的登山者皆會有不同的感受。但不管懷有何種目的,愛山人那份對山林的執著、迷戀、熱情的心,總是清晰可見。如同書中臺灣山岳四大天王之一丁同三所言: 「若問我為何要爬山?我會毫不猶豫地回你說: 「就是喜歡自然,喜歡看不到公路,看不到人造物的地方。」山與人的互動關係總在細微心情舒發中透露出來。
臺灣3座高山型國家公園擁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百岳山峰,對於登山的服務管理一直都相當努力,這不僅是國家公園的責任與義務,也為國家公園應努力達成的目標。為了讓後代子孫體認臺灣山岳之美與登山精神,繼而興起生態守護的觀念,營建署特委託臺灣山岳文教協會編撰《臺灣登山史》,期望廣邀登山界人士提供各項資料,並透過人物訪談,加速整理及保存這些重要的文化資產。
國家公園成立以來,著手推動許多生態保育管理及登山安全教育,辦理登山研討會,並成立「國家公園登山學校」,以期能傳授登山技能與方法,為山林生態守護,多盡一份心力和職責。此外,國際登山運動的推動,包括聖母峰及七頂峰的攀登,更進一步地提升了臺灣的登山水準,並且讓世界看見臺灣,這些階段性變化都詳載於登山史當中。
「我們收了大概上百萬的字,這次編撰只是把最重要的部分拿出來而已,未來的日子其實還有增加的空間」總編輯之一鄭安睎教授在新書鑒賞會上說:「每一個篇幅字數大概是現在看到的5倍以上…但為了變成一套書,要將內容和字數精簡,以紀事為例,現在大概16、17萬字,原先約有65萬多字。雖然過程很辛苦,但我希望能夠將最好的成果獻給喜好登山的夥伴與前輩們。」
臺灣登山史主體架構
打開臺灣登山史,詳盡記載著人與山之間的關係變化過程,不論是早期單純探險未知山域或者有目的的登山,這些登山前輩們篳路藍縷地開啟山林的紀錄;而首登者的手繪圖稿及文字紀錄,更提供後續登山者重要的訊息。民國60年代百岳選出之後,興起了百岳登山紀錄的熱潮,之後各大學及機關登山社紛紛成立,這些社團的成立讓登山更普遍。隨著社會經濟成長,國際交流帶動旺盛的山岳活動,使得登山人口逐年增加,登山成為生態體驗、體能運動,至今登山人口已達百萬人。
這是第一部以套書概念來展現臺灣登山史「總論、紀事、人物、裝備、影像」的書籍,編撰過程中歷經龐大史料之蒐集與考證、上百萬字之文稿撰擬與濃縮、典藏老照片之揀選與數化建檔、9位歷史人物立傳整理及28位登山先輩人物訪談與稿件增刪、修文補圖等龐雜工作;為求成書品質,期間曾召開多次會議審校及交換意見,歷經17個月終於順利付梓。這次的出版是個起步,希望能藉由這套山林史冊的拋磚引玉,引領各界對登山教育的重視,並帶領更多人親近山、守護山!
雖是臺灣官方第一套出版的登山歷史書,卻有著炙熱的溫度。因其《臺灣登山史》編輯小組成員陳永龍、鄭安睎、張素玢、許瓊丰及劉芳瑜那份與山親近的心是如此熱烈跳動著,於是不意外地擬撰了這本有著溫暖悸動的文書。
從生活的山到探險的山
從事山岳活動的人,一般而言分為兩種: 一種是主要以山野狩獵採集生活為主的山區居民,本書暫稱為山區主體,另一種是外來者暫時性的登山行為,暫以山區客體稱之。兩者雖表面上有從事登山活動,實際上卻有著「主客體」與「手段及目的」的差別。
本書主要聚焦於「以單純登山行為為目的」的山岳活動,並嘗試定義: 登山乃是人在山岳或丘陵系統上與山互動的行進與體驗活動。行為本身即是活動目的,而非為了達成其他目的的手段。根據此定義,書中列出「山作為探險挑戰與戶外遊憩的休閒場所」之五大時期與主題,來凸顯「近代臺灣登山的」的歷史摺痕:
(一)「生活的山 / 變色風雲」 (史前~1926年) 自史前時代到現代國家治理前,山作為「原初豐裕社會」的生活場域。但在開山撫番與日本全面統治山區期間,探險登山逐漸取代生活的山。
(二)「管制的山 / 特許登行」 (1926~1972年) 登山必須特許才能進入管制尚嚴的山區,於是成立「臺灣山岳會」等社團以便取得登山的入山許可。
(三)「百岳的山 / 推波助瀾」 (1972~1981年) 自1972年「百岳俱樂部」成立後,高山縱走與大會師等,成為臺灣登山運 動推波助瀾的動能。
(四)「多元的山 / 百花齊放」 (1981~2002年) 在高山百岳運動後,傳統百岳已難滿足許多登山者的需求,於是結合攀岩等技術登山,或往海外冰雪地攀登,或往內走向中極山探勘、技術溯溪、古道調查等。此時,面對山區的開放,登山順應全球生態保育的趨勢,逐漸轉為山林守護者的心態,進而有更多元的發展狀態。
(五)「展望的山 / 教育守護」 (2002~2012年) 多元登山仍存在,但休閒取向日益增強,登山社團逐漸萎縮,管制解禁後個人或網路揪團登山變多,山難頻傳,故登山研討會促進產官學與非營利組織互動,山野教育與山林守護日益重要。
山的故事是人走出來的
人物的故事最吸引人,也是最難寫的。出版多部報導文學與日譯著作的楊南郡於書中提到: 「山不是只有自然景觀和生態,還有豐富的人文史蹟; 人走了,人文遺跡仍在。只要想念那座山,就表示你與山已經有緣,就會有更多的登山動機與熱情。」
婚前熱愛爬山的《臺灣登山史:人物》主筆張素玢利用三個月時間,不假手他人親自採訪每一位選出的受訪者,並完成訪問初稿。她在新書鑒賞會時說道:「藉由採訪所有的傑出人物受訪者,就像是帶領我走過百岳一般,了結我一生的遺憾。不管是百岳或是喜馬拉雅山,山的高度是有限的,但在受訪人的身上我看到人生的無限。這份工作給我最大的是深深感受到愛山人那種堅持和毅力,並在其肩膀上看到足以倚望的力量和未來。」
回顧歷史,與山有緣並值得報導的人物宛如繁星一般。基於篇幅的關係,《臺灣登山史》編輯小組只能先訂出優先進行訪談者的原則。基本條件是須符合年齡60歲含以上(原住民則為55歲以上)或從事山岳活動40年以上,其生命史可見證與映照當代臺灣登山發展者,性別不拘。特殊條件則應包括下列條件至少2項以上: 1.曾任全國性登山社團負責人或重要事務推動幹部2. 推動或從事全國登山與登山文教事務有卓越貢獻 3. 主導或參與重要登山活動並具開創性事蹟4.具卓越登山知識技能和崇高登山素養5.有編撰、著述或出版登山相關之重要著作6.擔任重要登山設備器材販售服務或蒐藏研究。
受訪者資格必須符合基本條件,並具備特殊條件至少2項以上。訪談順序以目前在台灣定居、年紀較長者為優先。即便如此,依然仍有許多的遺珠之憾,但以年齡、山齡、公共參與度等考量為先,《臺灣登山史》編輯小組對不在此列的登山前輩先行致歉,相信日後仍有機會,利用數位典藏出版的方式補述其的重要貢獻。
山已在我的生命裡
愛山人對山的感情不一樣,他們總是感覺到山林的活性。石頭、植物、樹、草都有他的生命。走在山裡,微風吹拂臉龐,山與人彼此毫無隔閡,如同心裡懷抱著對山的敬重,貼近地表感受大地溫熱的脈動一般。走進山林已是生命一部分,無法割捨的心靈寶藏。如同書裡登山步道推手翁注賢所說: 「登山讓我樂於過簡單的生活,越簡單煩惱越少,登山也交到好多朋友; 對大自然要誠實,它們也會相對的回饋給你。」
由史前時代開始,兩千年來的登山歷史,藉由五個主題聚集在這套《臺灣登山史》裡。雖然擁有資料龐大與遺珠之憾,但《臺灣登山史》編輯小組們用心歸納了一套界定歷史的準則,並努力達到充實呈現的效果,實在值得鼓勵。本套書於政府出版品指定展售門市國家書店、五南文化廣場以及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國家公園員工消費合作社均有展售,值得愛山人收藏品讀。
同場加映:登山安全
愛山的人知道山很美、很刺激、也很危險。瞬息萬變的氣候與種類繁多的動植物狀況,若無事前充份準備,極可能下一秒馬上陷入困頓之中。
「登山安全」即是太魯閣國家公園為了推廣正確的登山觀念與疾病防治而出版的醫學書籍。本書共分五部分: 由「安全的登山運動」開始,講述登山應有的安全措施與準備; 第二部分「常見危險的高山病、毒蛇咬傷及失溫凍死」; 第三部分「技能與裝備、醫療保健篇」講述了不少登山糧食用途; 第四部份「疾病醫療保健」詳細講述各種在山上遭遇疾病時的醫療方法; 第五部分「急救求生」則是山難處理的步驟。
作者吳康文長年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詮釋登山醫學觀念,並刊登於中華山岳會刊,如今將文章集結成方便攜帶的小冊形式,更能造福廣大的山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