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報導: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邱心淳
照片提供: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
過去的臺南西部是一個大潟湖,稱作「台江內海」,但因曾文溪多次改道及數百年來的環境變遷,台江內海逐漸淤積陸浮,成為我們今日所見的樣貌。
2009年10月15日「台江國家公園」成立,為臺灣第8座國家公園,也是首座「濕地型」國家公園,藉由當地豐富的地質環境、濕地生態、人文歷史與漁鹽產業,使國人得以更加親近瞭解國際級的自然生態資源與台江內海的開臺歷史,臺灣國家公園的發展邁入一個嶄新的里程碑。
台江國家公園內的海岸濕地
台江國家公園範圍內河流、水道縱橫交錯,並擁有廣大河口、潟湖等多樣濕地型態,其中部分由休養的魚塭及停曬的鹽田所形成,係因當地沿海居民為了生活需要,陸續將海埔地開闢為農田、魚塭或鹽田,形成人為營造的地形景觀。
早期在鹽工與鹽場管控之下的鹽田,都有規律的水位、鹽度以及經整修過的土堤,魚塭也不例外,當有養殖魚類時,塭主需整地、除草、控制水位及鹽度。而今鹽田廢曬、部份魚塭休養之後,這些海埔地便逐漸演變成了另一種濕地樣貌,成為鳥類、魚類的覓食天堂。
廢曬的鹽田及休養魚塭,因水位無人調整,故有時大水瀰漫,有時又是無水的乾燥狀態,水位與土地鹽度變化大,一般生物不易棲息於此,能在鹽度高、乾濕度變化差異大生長的植物種類不多,只有紅樹林的種子隨著潮水漂流到感潮水道兩旁的土堤邊,逐漸長成帶狀的紅樹林,以及能耐鹽的植物可生長於此。然而長期下來已有植被出現,形成鹽地草澤,蘊育著豐富的底棲生物,加上人跡罕至,便成為雁鴨、黑面琵鷺等候鳥覓食棲息之所。海岸濕地亦可舒緩洪水的衝擊,被視為重要的天然襲產。
國際級濕地-四草濕地
臺南鹽田濕地於開發臺南科技工業區時,即保留524公頃土地做為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其中涵括了四草濕地,四草濕地不僅被IUCN亞洲濕地調查報告認定為國際級重要濕地,也被認定是臺灣重要野鳥棲地。
四草古名為「北汕尾」或「南汕」,取其位在安平北面,及鹿耳門南面之意。原為淤塞的浮覆地,後因曾文溪改道,上游沖下大量泥沙,淤塞形成海埔新生地。漁民利用此區的沼澤特色,開闢魚塭及鹽田,形成今日四草濕地的樣貌,這些環境提供野生動物一個穩定的棲息空間,每年更吸引保育鳥類黑面琵鷺在此度冬,也是高蹺鴴最大的繁殖區。
四草濕地的「高蹺鴴繁殖區」是全國第1個單一鳥種的繁殖保護區,每年入秋至隔年春天高蹺鴴就會來此過冬;到了春天,大部分的高蹺鴴都返回北方繁殖,然而有些則選擇留下來繁衍後代,若有植被覆蓋的隆起土堆,就是其理想的築巢地點。
國家級濕地-七股鹽田濕地
臺灣開始正式曬鹽始於西元1661年,當時國姓爺-鄭成功為因應清朝封鎖臺灣經濟,中斷臺灣的糖鹽供給,開始自給自足;1899年時台江內海沿岸新增5座鹽田,是臺灣鹽業史上最鼎盛時期,而七股鹽田就名列其中。但隨著經貿開放後,因成本偏高,無法與進口鹽品競爭,臺灣逐漸停止曬鹽,並於2002年關閉所有曬鹽場,臺灣鹽業從此劃上句點。如今,臺灣鹽業雖已走入歷史,鹽田景觀成為了台江內海永恆的歷史記憶,並以濕地的樣貌再現。
七股鹽田濕地範圍包括七股潟湖及其東邊的鹽田,早期曬鹽時因為水位經過人為的控制,提供生物不同的棲息環境;而鹽田廢曬後使紅樹林種子跟隨潮水的引進漂流到鹽田土堤上,成為整片的紅樹林林相,在自然形成的結果下,達成了環境友善及生態保育之功效。
海岸濕地的保育
濕地就像是大地的腎臟,可以保存水中的養分、過濾化學和有機廢物、積存懸浮物,使水質得以淨化,也具有調節洪水的功能,是天然的防洪屏障,故又稱為「大地之腎」。然而近年來,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使較高鹽分的海水侵入河流及土壤中,不僅造成地下水體的鹽度增加,也造成土壤的鹽化,使濕地面臨永續生存的危機,環境改變造成了海岸濕地物種和族群的連鎖效應。
為了提高濕地保護意識,自2011年起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開始積極推動「台江濕地學校計畫」,透過與在地學校教育力量之串聯,促進單位間的交流合作及夥伴關係,推動濕地環境教育,至今已有許多亮眼成績。
台江國家公園已成立5年,持續致力於濕地的保育工作,並在2015年2月2日「濕地保育法」正式公告施行後,將有效地保護濕地生態環境及資源,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社會大眾進行生態保育與教育的最佳場域。
休養的魚塭中有豐富的底棲生物,是鳥類覓食的天堂 | 四草濕地 |
七股鹽田濕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