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三十週年紀念

作者:董昱
圖片: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特殊景觀及生物多樣性棲地是國家的資產,更是人類永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在世界各地,國家公園一直都是政府保育天然資源的重要基石,也是當地不可或缺的觀光資源。橫跨花蓮、南投及臺中等三個縣市,立霧溪長年侵蝕而成的壯麗峽谷地形,更是臺灣珍貴的天然地景資源。1986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正式成立,以保護當地天然資源為宗旨,規劃出具有保育、教育功能的園區。時至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屆滿30週年,回顧過去的發展與歷程,更能讓人看見天然資源的寶貴與重要。

燕子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燕子口(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從破壞到復育的漫長期程

早在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就在此規劃「次高太魯閣國立公園」,特別用來保護、利用太魯閣當地的天然資源。而後為了經濟發展的需要,在全臺灣開採天然資源,採礦便是其中之一。1986年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前,太魯閣地區就有33個礦區。

採礦是一種對自然環境具有劇烈傷害的行為,由於太魯閣地區主要出產大理石與白雲石,開採過程中必須清除表面的土壤與植披,長時間下來,造成水土保持不佳的問題。同時,野生動物的數量,也因為人為活動、環境破壞等原因迅速銳減。

因此,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成立之後,即正視採礦對國家公園影響的問題。經過與礦務、林務相關機關的協商,終於在1998年減少礦區的數量,自本來的33處減列為19處。雖然部分礦區不再開採,但須仍持續透過協商與修法,希望能讓國家公園的保育工作更落實。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爰於2000年召集19個僅存礦區的礦區業主召開協商會議,希望礦區業主能放棄展延礦權,具體落實國家公園對於環境保護的目標。

 

落實公平補償 結合原民推動復育工作

2004年起,太管處委託工業技術研究院,展開國家公園內19個礦區的調查。針對業主的探勘費用、採礦情形、使用設備等問題進行評估;依據礦業法第57條第二項規定,申請劃設禁產區,並透過訂定適合的補償方式,降低業者損失、也提高業主的配合意願。調查期間,太魯閣國家公園也持續舉辦協商會議,並決定逐年編列補償預算。經過長時間的努力,終於在2008年完成禁採補償作業,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的礦區與採礦歷史,終於正式走入歷史。

「大自然的恢復力是非常驚人、又非常美麗的。」太管處副處長張登文表示,自2008年完成礦區禁採以來,太管處委託專家進行植生指標調查及生態復育評估,發現國家公園的生態環境在免除人為之破壞影響下,已經逐漸恢復,就連野生動物的蹤影也越來越為常見,可見這項禁採工作對於國家公園生態保育而言,是一項很重要的成果。

 

除了保育工作以外,太管處對於原住民文化傳承及社區夥伴關係的經營也不遺餘力,不僅委託專家學者進行當地原住民族文史調查及保護工作外,國家公園也與當地的原住民合作,持續推動生態與文化保存相關工作。「原住民族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也是國家公園保育工作上的長期夥伴。」,太管處長時間培訓當地的原住民擔任解說員及成立各種傳統文化創意工坊,希望來參訪的遊客除了認識大自然以外,也能對於土地上的少數文化有更深度的認識。除此之外,太魯閣國家公園更舉辦以原住民為主題的市集、活動、部落音樂會等活動,讓遊客可以瞭解到國家公園更深一層的在地文化。

太魯閣部落音樂會(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太魯閣部落音樂會(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顧過去 展望未來

30週年以來,太魯閣國家公園積極投入生態保育、景觀維護、原住民文化傳承,也不斷提升遊憩服務品質。造訪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遊客人數持續攀升,尤其每逢年假和連續假期時常會出現人潮湧現的情形。

為了避免過多人潮帶來的生態破壞,太管處藉由遊客安全保護與遊客分流方式,提昇遊憩品質。除此之外,每年過年期間開辦免費接駁專車,不僅有效解決塞車問題、提供遊客服務品質,也減少自然環境的衝擊。

「我們還會繼續努力!」。30而立,對一個國家公園來說,僅是一個階段性工作的逗點,對於百年之計的國家公園而言,持續努力才是進步的關鍵。人們過去對於自然環境的干擾或負面影響,如今已經在國家公園的照料下逐漸回復美麗的容顏。永續環境的路或許漫長,但只要憑著毅力與堅持,才能一步一步也能看見沿線美好的風景。

清水斷崖日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清水斷崖日出(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