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許萓琁
圖片: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草山風、竹子湖雨、金包里大道」是一句形容陽明山氣候與人文的臺灣諺語,走在金包里大道(又稱魚路古道),無論晴天、陰天或雨天,總有不同的迷人風情,尤其是在芒花紛飛的秋季,更吸引了無數遊人流連忘返。
今(106)年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陽管處)舉辦的古道秋芒之旅活動,活動日期為10月30日(星期一)、11月11日(星期六)、11月12日(星期日)共3梯次,透過解說人員對沿途人文歷史、地質及植物的詳細解說及體驗,必定讓人對陽明山國家公園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運用問題啟發思考 重現先民運送魚獲場景
106年10月30日(星期一)上午8點40分搭乘接駁車,自劍潭捷運站至上磺溪停車場近一小時的車程,解說老師周金陽暢快淋漓地說完竹子湖蓬萊米誕生歷史。學員一下車便大口呼吸山上新鮮空氣,伸展熱身後緩步抵達古道入口。本次古道之旅便從巧遇一對賣魚人,扛著空扁擔走下階梯開始。他們熱情打著招呼,說魚已經賣完準備回家休息。「為何挑扁擔上山賣魚呢?」 解說老師夏逢華一旁趁機提問。
原來早年交通不發達,金山(舊稱金包里)漁民,為求「賣得好價錢」及「限時保鮮」的效果,自金山翻山越嶺,將漁獲扁擔扛至臺北市士林一帶販賣。賣魚人說學逗唱的表演,揭示了接下來要踏上的,便是幾十年前金山漁民每日往返舊稱魚路古道的金包里大道。
進入古道前,解說老師夏逢華指引觀看一旁的上磺溪,說道:「上磺溪石頭的顏色是否很特別? 知道是什麼原因嗎?」現場知識豐富的學員連忙回答:「因為硫磺的關係。」正巧預告了進入古道後將看見的人文風景。
造訪當年憨丙柑仔店及先民生活遺跡
走入翠綠蒼鬱的森林,「啾~啾」臺灣特有種「斯文豪氏赤蛙」一路發聲相伴,解說老師夏逢華停下來指著路旁廢棄的陶管說,「先民開採硫磺要運送白土礦下山時,曾想過用強力水柱沖送,誰知陶管沉積問題嚴重,無法使用後便原地棄置了。」一路上學員沉浸在保存良好的生態環境,還能見識到當年礦工煮食的「紅磚爐灶」,會車迴轉用途的「車埕」,以及茶商許清顏為求方便運茶,出資建造並間接造福許多過路客的「許顏橋」,不難想像古道曾有過絡繹不絕的人潮。
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商業活動,古道中途有個「憨丙厝地」,即是當年貨物流轉的中繼站。學員紛紛站定位,專心聆聽柑仔店老闆娘介紹自己是提供當地茶農、漁民、礦工生活日用品,如草鞋、糕餅、粥飯、簡單器具的重要關係人。旁邊還有擅長獵取山豬的鄰居「山豬豐」一同親切迎客。
兩人不僅重現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更口若懸河地介紹許多生活習俗,如3大農曆節日: 2月初2土地公生日、4月15日迎媽祖(依據陽管處1999年委外研究案,註一)、8月15日中秋節,皆是先民慎重以待的鄉里慶典大事。而老闆娘除販賣商品以外,平日也進行種茶、藍染、木炭製作等工作。就連接下來學員即將經過種植水稻的「大路邊田」遺址,亦趣味傳達了先民善用地理位置制定的命名哲學。
註一: 李瑞宗,1999年,「金包里大路南向路段人文史蹟資源調查」,內文:「昔日利用魚路的人數依據大正十三年(1924)出版的「台北州管內指定道路經濟調查書」記載,金山 —— 山豬湖的路段,亦即金山士林道,平常日徒步者約 100 人,但五月、九月祭典時,可至 500 人。五月祭典是指農曆四月十五、十六、十七日的「迎媽祖」,九月的祭典是指農曆七月廿八、廿九、卅日的「中元普渡」。這二次的廟會祭典,各地的親朋好友均趁此機會拜訪寒暄,聯絡感情,所以人潮絡繹於途。」
日人路與河南勇路交錯進行的時光隧道
走出枝葉茂密的森林,印入眼簾的是遼闊明亮的天空,滿山遍野的芒草原宛若海浪般隨風搖曳,讓人心馳蕩漾。終於到了! 眼前被白背芒環抱的陡峭階梯,正是學員準備登高賞景的「百二崁」。解說老師陳弘毅沿途詳細解說「日人路」及「河南勇路」2條古道的發展過程,「河南勇路」開闢早於「日人路」,據傳河南湘軍來臺後,為求節省時間讓軍隊迅速通過,便以最短距離設置階梯。角度近乎垂直的「百二崁」便是運用120塊大石頭鋪設而成及命名。但如今遊客行走的是陽管處在開放古道前,重新修復及縮短階距的原址。
「日人路」則是日治時期因應運送大砲、物資、硫磺的需求而建,由於使用馬匹及車輛運送,故擷取等高線的平緩坡度修築另一條道路。解說老師強調「日人路」及「河南勇路」路線時而交錯,時而分開皆是「日人路」為求避開陡峭起伏的地形及瀑布,以便利運物的關係。今日身處其中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親自領略當年不同考量下產生的修築成果,使人深受啟發。
既是以賞芒號召的活動,魚路古道的「白背芒」當然是關注焦點,由於受到大油坑火山地形高熱及強酸的侵蝕,本區域土壤結構鬆散且上層淺薄,只有少數耐強酸的植物能夠生存,芒草便是其中之一。每年10-11月期間獨特的鮮紅花絮盛開,形成特有的芒草原景觀。解說老師講解示範「芒草兩側含有玻璃原料-矽,能割傷人,但只要順著脈絡去摸,就不會被割到了。」
草鞋扁擔與冷擎步道體驗 感受陽管處工作團隊用心執行結果
征服峻立艱困的「百二崁」,抵達擎天崗,於土地公廟前再度偶遇賣魚人。他們向學員吐露,日治時代曾嚴格限制漁獲價錢,但在日本戰爭失利後,賣魚人會在晚飯後悄聲進行走私行動,且在出發前祈求土地公保佑的往事回顧。語畢還進行該往何處賣魚較好的擲杯測試,大大逗樂了現場的學員。
在鄰近的戶外解說教室,提供草鞋及扁擔體驗,學員紛紛脫鞋試穿,感受頭戴斗笠,肩扛漁獲討生活的扁擔滋味。告一段落,又帶隊啟程經由冷擎步道前往冷水坑服務站,圓滿結束此趟古道之旅。
「古道秋芒之旅」是陽管處每年秋季的熱門活動,本次健行有來自高雄嚮往秋芒風光的家族成員、相識多年的好朋友,夫妻及親子檔,多虧陽管處工作團隊熱情規劃與相互協調配合,方能給予學員愉悅美好的旅途回憶。陽管處誠摯邀請您未來與親朋好友一同前來,探索人文歷史,體驗收穫滿溢的古道秋芒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