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國家公園最具挑戰性課題之一: 如何管理人與野生動物適當距離

文字: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洪佳如
圖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國家公園最具挑戰性的一課

自1982年臺灣設立首座國家公園以來,各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推動生物多樣性、野生物棲地保育,以及環境教育宣導等工作。近年來,人與動物的衝突事件頻傳,如何拿捏遊客與野生動物之間的距離,達成人與野生動物雙贏的結果,一直都是各管理處經營管理的重要課題。 

針對上述課題,國家公園編輯小組特別訪問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陽管處)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玉管處),分享案例發生的始末與改善方法。 

 陽明山國家公園擎天崗牛隻放牧歷史軌跡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擎天崗草原屬於特別景觀區,根據歷史記載,此地自清朝末年始即有放牧牛隻的紀錄,放牧行為造就了擎天崗草原獨特的歷史意義及特殊地景風貌。以前在陽管處成立(民國74年)前,臺北市農會即在此經營陽明山牧場承接水牛寄養業務,隨著農業轉型耕牛減少,雖然有主耕牛已由農戶領回,惟現地仍留下自然繁衍的無主野化水牛(以下簡稱水牛)。而從民國99年始,臺北市農會會員在擎天崗草原中央步道附近放牧馴養的十多頭性情溫馴的神戶和牛,於105年9月全數運離後,原棲息於竹篙山南峰的水牛群遷徙至此。

根據陽管處106年委託華梵大學賴玉菁教授進行「陽明山國家公園園區野化偶蹄類動物調查及經營管理探討」研究得知,目前擎天崗水牛族群為29隻,對遊客的潛在衝擊評估整體而言,牛隻與遊客間實際發生衝突的事件極少發生。

擎天崗草原屬於特別景觀區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彥伯攝)
擎天崗草原屬於特別景觀區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彥伯攝)
目前擎天崗草原上留存的是自然繁衍的無主野化水牛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目前擎天崗草原上留存的是
自然繁衍的無主野化水牛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人與水牛的衝突事件

然而,今(107)年8月11日,擎天崗草原接連發生2起遊客遭水牛撞擊的意外,造成遊客傷亡,引起各界高度關注,陽管處為維護遊客安全,在第一時間即封閉擎天崗環形步道(含中央步道及竹篙山支線步道)及周邊入口。 

 未來人、牛採完全隔離管理制

為避免擎天崗地區人、牛衝突意外事件再度發生,陽管處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產試驗所花蓮種畜繁殖場及相關專家學者開會研商後,決定未來採人、牛隔離的管理方式,硬體的改進方式為:中央步道圍欄將增高至120公分高,並設3條橫柵欄;中央步道以外則規劃2處完整草坪,同樣採用完全隔離方式,讓人、牛輪流使用,兼具遊客休憩賞景及保持草原生態平衡。軟體的部分則將委託專家學者進行擎天崗地區水牛族群組成調查及族群控制方式的研究,以避免日後水牛因爭地盤相互追逐,再次對遊客造成衝擊。 

 宣導

 依動物保護法第29條規定,無成年人伴同或未採取適當防護措施,使具攻擊性寵物出入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可處以新臺幣3萬至15萬罰鍰,面對明文法令規令,飼主不可不慎。 

 勿觸摸逗弄牛隻、勿接近拍照,勿使用閃光燈;與牛隻保持適當距離,保護自身安全。

 附記:問卷調查

由於遊客喜愛帶寵物到擎天崗草原放風奔跑,沒有繫繩的寵物容易使牛隻受到驚嚇引發意外,而且寵物與野生動物有犬瘟熱、弓蟲病、狂犬病等疾病交互感染的疑慮。陽管處於107年7、8月針對「擎天崗草原牛隻去留」與「擎天崗草原是否禁止攜帶寵物」2項議題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牛隻去留部分,有高達93%遊客不贊成將牛隻移走;禁止攜帶寵物部分,則有超過8成的遊客同意禁止攜帶寵物;上述調查結果將納入陽管處將未來管理之考量。

陽管處考慮未來可能會禁止攜帶寵物至擎天崗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賴玉菁攝)
陽管處考慮未來可能會禁止攜帶寵物至擎天崗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賴玉菁攝)
未來擎天崗中央步道的人牛隔離圍欄模擬圖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未來擎天崗中央步道的人牛隔離圍欄模擬圖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人類不當行為改變野生動物食性

玉山國家公國塔塔加遊憩區,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自然生態,每年吸引近70萬人次遊客造訪;但近年來,塔塔加地區面臨著多起民眾不當餵食野生動物的問題。民眾為拍攝鳥類照片,沿途灑大量穀物飼料、麵包蟲等方式誘食攝影,而為了拍攝黃喉貂,竟然以餵食骨頭引誘現身。此外,有時民眾吃剩而隨意棄置的食物,都可能造成動物的取食。 

民眾不當餵食與廚餘問題等,除了造成野生動物食性改變,並會產生健康問題及行為改變的影響,和人類之間則有衝突與共通傳染疾病等隱憂。以往曾聽聞臺灣獼猴搶食遊客手中食物、爬上遊客背包的衝突事件即有可能是因為這些不當行為所造成的後果。即使國內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LNT))提倡行之有年,國家公園也訂定相關罰則,對違反規定者處以罰鍰;然而,因舉證告發需拍攝到餵食行為當下之連續畫面,管理實務上並不容易取締及檢舉。面臨執法上的難度,需仰賴民眾自律與發揮守望相助精神,攜手守護野生動物的自然習性。

2018年4月玉管處發現塔塔加停車場 有民眾為拍照撒穀餵鳥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蘇隆昌攝)
2018年4月玉管處發現塔塔加停車場
有民眾為拍照撒穀餵鳥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蘇隆昌攝)
玉管處發現塔塔加地區有黃喉貂 取食民眾棄置的廚餘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印莉敏攝)
玉管處發現塔塔加地區有黃喉貂
取食民眾棄置的廚餘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印莉敏攝)

而面對這些不當行為,玉管處除加派人力加強巡查及清除相關餌料、廚餘外,考量遊客們的用餐需求,塔塔加地區目前設置簡易炊煮區以供使用。另一方面對民眾也積極宣導不要隨意棄置廚餘,並自行將垃圾帶下山,盡可能地減少野生動物接觸人類食物機會。更懇切呼籲民眾,若想捕捉大自然最生動迷人的一刻,應以耐心等候的方式,拍攝出來的作品才是自然且蘊含真切感情的創作,而非滿足特定構圖的想像,卻犧牲野生動物的健康。

到了戶外的自然環境,其實就是進入了野生動物的家。為杜絕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憾事發生,各國家公園管理處多管齊下,除了被動的隔離外,更透過積極向民眾宣導,加強國人生態保育意識,進而讓民眾在觀察野生動物之餘,能夠共同尊重及守護野生動物應有的生存空間。

玉管處於臺18線108.4公里處設置簡易炊煮區, 設立告示牌宣導請勿隨意棄置廚餘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管處於臺18線108.4公里處設置簡易炊煮區,
設立告示牌宣導請勿隨意棄置廚餘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管處以人性化告示宣導請勿餵食野生動物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管處以人性化告示宣導請勿餵食野生動物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