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泓晉 潤飾: 許萓琁
文章來源:In the fight against biodiversity loss, connectivity is key
眾所周知,棲地破壞和棲地破碎化是目前地球生物多樣性流失的主要原因,而氣候變遷正在推波助瀾。
人為活動導致地球上的物種活動範圍明顯緊縮、數量減少,甚至一閃而逝,這對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功能與服務都造成了負面影響。地球史上曾經發生過數次物種大滅絕,但現在,地球第6次物種大滅絕正在發生,而且發生的速度比以往更加急遽。
數十年來有許多關心棲地和生物多樣性流失相關議題的科學家、民眾、政府機構不斷在向社會大眾發出警訊。然而,目前的解決方案,如將區域指定為保護區等,還是無法對症下藥,主要是缺乏完善的整體規劃,以及強力的經營管理作為。
有鑑於此,筆者和幾位共同作者們(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的連結度保育專家小組)一起發表了《生態網路和廊道的連結度保育指南》( Guidelines for Conserving Connectivity through Ecological Networks and Corridors),其中第一點建議就指出了至今生態保育的大漏洞是--未將保護區之間的連結度納入考慮。
雖然生態廊道的概念淺顯易懂,但目前人類對於保護區之間的生態廊道保育,所採取的實際行動仍不盡理想。一部分是因為這個概念還太新穎,而現有的自然保育工具開發時都還未將連結度保育納入考量。然而,大部分數據卻顯示,要保育地球自然環境,維護廊道間生態連結度的重要性比以往都要來得關鍵。
當受保護和保育的區域互相連結,它們的生存能力就變得更強。想阻止棲地破碎化和強化生物多樣性,生態廊道是關鍵因素,因為它所構成的物理性連結是確保物種能夠在保護區之間移動和維持基因強度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野生動物會跨越不同地景並在大型保護區之間遷移,可能的原因包括日常活動、季節性遷移、棲地轉移、逃避自然生態系干擾,或是需要適應氣候變遷等。
動物在移動途中也會遭遇各種障礙物,像是在尋覓配偶、食物和尋找新棲地繁衍的路上常會遇見籬笆、高速公路、城鎮跟其他人為開發物。因此小至地方和區域,大至全球規模,還有遭受各種程度的人為影響的地景中,都需要進行連結度保育。
連結度的管理可以從小規模開始做起,像是小溪之間或梅果園地之間,然後再到區域間,甚至陸地間的規模,比如大河和山脊。筆者認為,以動物利用的規模來觀察地景已經逐漸成為保育界的重點。
在連結度保育上已經有些成功的案例--像是北美洲美加兩國之間,有從黃石河到育空河保護倡議(Yellowstone to Yukon Conservation Initiative)所建立的生態廊道;澳洲的大東澳山脈及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皆已經有良好連結度。這些地區原本都面臨著棲地破碎化的命運,但透過土地、淡水或海洋地點等更大規模的生態連結,它們共同形成了阻止棲地破碎化的群體。可見如果想加強保護區之間的連結度,建立更多生態廊道是一條可行之路。
書中建議的是以連結度指定(connectivity designation)或生態廊道的運用,來標示出在生態網路中對生態連結度功用明確的區域範圍,而這同時也是對生物多樣性保育有直接貢獻的區域。
生態廊道的定義很明確,指的是透過長期的治理和管控來維護或恢復有效生態連結度的地理空間。再加上保護區的核心棲地概念和其他有效的保護機制(other effective conservation mechanisms, OECMs)的運用,這3大要素在保育方面和任何生態網路中都是必須考慮的核心元素。在保育網絡中,如果需要達成某些物種所需的連結性時,考慮核心棲地和隔離的規模就變得很重要了。
對於分布範圍較廣的大型物種來說,單一保護區的面積通常不足以維持最小可存活族群數量(Minimum Viable Population Size,MVP)或是承受像野火這種更大型的生態干擾。很多地區採取設立大型保護區的現有作法已經不可行,因為關鍵的破碎小棲地都被忽略了。
當野火變成生態系長期循環的一部分時,物種只能在接壤保護區的未受波及的大片棲地中復原,因此這些棲地提供了物種撤退和復原的空間。生態廊道在其中就扮演了提供逃生路線的關鍵作用。
除了自然保育以外,生態廊道也會造福人類。有些例子就顯示這些廊道可以作為有狩獵/採集文化的牧民們的游牧通道。在其他地方,生態廊道也能提供休閒功能,或是作為河流、溪流、濕地的緩衝地帶。還有,廊道也可以作為農作物授粉者(crop pollinators)的家園和森林更新(forest regeneration)的庫存種子資源。
不管是陸地上或淡水、海洋中的生態廊道,都是關鍵的保育指定地帶,它們能確保生態系功能正常運作、維持甚至重建生態系過程(ecological processes)。對於保育功能來說,這些廊道是生態網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們是保護區或OECMs的天然補充地帶。
明確定義對保育十分重要的生態網路,並在生態廊道的辨識、設立、評量、報告方面給予指導,能幫助許多國家達成在2010年《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生物多樣性會議)(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中所訂立的20項10年愛知目標中第11項所提到的「辨識、設立、管理、復原連結性良好的生態系統」,同時也能兌現其他項承諾。這對CBD為推動在2050年達成「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願景,所提出的2020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Post 2020 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來說也同樣重要。
我們所處的現實是,人類對地球生態系進行大規模改造,加上氣候變遷,已導致大量物種滅絕,而目前還沒有單一方法能解決這個迫切的問題。不過,如果能同時運用保護區、OECMs和生態廊道的作法,就能構成一套完整工具來創造有效的土地、淡水和海洋的生態網路,並且有效改善和保育生物多樣性,讓地球生態能夠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