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主題:兼顧相互衝突的保育目標不求速成,有待時間衡平-以加州長嘴秧雞為例
文章來源:歐盟執委會;林雅玲編譯、蔡麗伶審校
加州長嘴秧雞。Aaron Maizlish提供。 |
生態系統運作是複雜的,牽一髮而動全身,有時必須在保育目標互相衝突之間找到平衡點,方能進行有效的管理。
美國舊金山灣區近期進行了一項研究,針對清除外來入侵種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alterniflora)與保護以互花米草築巢的瀕危「加州長嘴秧雞」(Ralluslongirostrisobsoletus)兩項保育目標,檢視兼顧兩者的最佳策略。研究人員發現,儘管需要較長時間,但若有明確的管理計畫,這兩項目標皆可實現。
移除入侵種 vs. 保護原生種
為了恢復已淤塞的鹽沼,美國舊金山灣區在1970年代引入了互花米草此一外來品種。但外來的互花米草與當地的原生種雜交,導致其後代成為侵入種,蔓延了300多公頃。2005年有關當局啟動一項根除計畫後,截至2011年已約有92%的入侵雜交種被移除。
另一方面,加州長嘴秧雞在美國被列為瀕危物種,隨時面臨滅絕的威脅。而長嘴秧雞會在互花米草週遭築巢與覓食,經過9年的入侵種移除計畫後,長嘴秧雞的數量也減少了將近一半。雖然清除雜交種之後有重新種回本地品種,但它們的成長速度不夠快,來不及形成長嘴秧雞偏好的茂密環境。
保育目標相衝突不求速成才能兼顧
研究人員研發出最具成本效益的管理策略,以便在消滅入侵互花米草的同時,又能維持瀕危長嘴秧雞的保護。他們採用根除計畫裡互花米草侵入種和本土種9年來的族群資料,計算侵入種帶來的傷害,也衡量移除它們的後果,也計算復育本土種所需的成本。
研究人員找出最佳管理方案,其中包含3個階段。
1.儘快移除入侵的互花米草以減少擴散機率,直到進一步除草會嚴重縮小長嘴秧雞棲地而傷害到該鳥時;在這個階段,該年度預算應當使用於儘速清除外來入侵種目標。
2.在草完全除盡的區域種植原生互花米草,直到植物足以長成支持長嘴秧雞所需的廣闊草地;同樣地,該年度預算也必須應用於復植原生種此一目標。
3.以較慢速度持續移除入侵互花米草,同時也讓新種植的原生互花米草有機會長成覆蓋足夠區域的草地,讓長嘴秧雞得以生存。整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甚至是超過20年。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方法可在保育目標互相衝突的情況下使用。他們也提醒,有別於追求儘快達成單一目標,生態系統管理人員要同時滿足數個目標,可能需花費更長的時間。
資料來源:
歐盟執委會(2014年7月31日),Balancingconflicting conservation goals take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