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復育美洲野牛-美加原住民簽訂協議

文章主題:復育美洲野牛-美加原住民簽訂協議

文章來源:ENS;林雅玲編譯、馮加伶審校

時隔百年 美、加原住民再次攜手

美國和加拿大的原住民團體在9月22日簽署協議結為聯盟,目標是在兩國的原住民保留地或共同管理土地上復育美洲野牛。

這份《北方部落美洲野牛復育協議》(Northern Tribes Buffalo Treaty)在美國蒙大拿州布朗寧市的印第安黑腳族領地簽署,內容堪稱150年來首見。

這些部落上一次簽署和平協議是在1855年,當時他們劃定了一大片共同狩獵的區域,在美加邊界處擁有並管理630萬公頃(約2萬5千5百平方公里)的草地和草原(大約是黃石國家公園的3倍大),聚焦於保存部落文化與生活方式。他們除了同意攜手合作在這片土地上進行野牛復育和草原保育,該協議也支持部落之間的青年教育與和文化復興。

野生動物保育協會野牛計畫主管凱斯奧內(Keith Aune)表示,「這是歷史性的一刻,我們希望將這股力量能推動大平原部落之間的保育運動。」奧內也身兼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野牛專家小組的主席以及美國野牛協會發言人。

北美大草原的象徵 野牛串起土地記憶

幾萬年來,美洲野牛造就了北美大草原生態系,也讓原住民跟土地緊密連接在一起。野牛影響了植物群落、養份的運輸和循環,牠們創造了棲地多樣性,讓草原鳥類、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得以生存,也提供人類與其他大型動物豐富的食物資源。但自從19世紀時,歐美移居者開始屠殺野牛之後,牠們就從這些土地消失,造成生態改變與原住民文化的損失。

加拿大萊斯布里奇大學名譽教授里羅里特貝爾(Leroy Little Bear),同時也是印地安血族部落長老,出席簽署典禮並於受訪時表示,該協議是5年來的成果結晶。「這是非常草根的努力,」他說。「北方平原文化有很大一部份是圍繞著野牛而存在,長老們都覺得年輕一代似乎遺忘了我們固有的文化和語言。」

「野牛帶來了生態平衡!」里特貝爾說。「換句話說,當野牛消失時,許多的植物、動物和鳥類都會消失。但當野牛出現時,其他生物也隨之復返。藉由復興與落實北美印第安民族的生存典範,我們會發現永續生活正是印地安民族最基本的生活模式:讓土地儘可能保持潔淨本質,並讓人類與自然生態和平共處。」

「然而,野牛是這個生態情境的要角,它的瀕臨滅絕讓這個生態系出現一個大空缺。野牛復育協議的目的就是要開始填補這個空缺,讓我們能再次與野牛搭檔,找回文化和生態的平衡。」里特貝爾表示。

野牛協議旨在北部大平原這個區域,結合美國北方的部落與加拿大的原住民,建立一個永久聯盟共同參與會議與對話,促成野牛的長期復育。除此之外,該協議也透過媒體和公關活動,在國際間推動野牛復育。

避免物種滅絕 野牛保育初見成效

19世紀北美有千萬頭野牛,然而20世紀初,野牛只剩不到1100頭。 1905年時,美國總統羅斯福、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當時名為紐約動物協會)的威廉霍納迪(William Hornaday)以及紐約布朗士動物園的其他權益相關人共同成立了美國野牛協會(American Bison Society,ABS),該協會發展出一套新的保育倫理,致力於避免野牛滅絕。

如今,北美的野牛數量已達數10萬頭,在美國境內、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以及部落的土地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不過大部份都屬於於私人土地的牲畜。野牛從野生動物變成牲畜,也造成原住民與其原本依賴野牛的永續文化產生脫節。目前只有少數野牛在法律上屬於野生動物,而相關的保育工作也正朝向維持野牛族群量和保護物種而努力。

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ldlife Fund,WWF)北部大平原計畫的野牛倡議協調員丹尼斯約根森(Dennis Jorgensen)表示,「WWF很榮幸見證部落之間結為聯盟這歷史性的一刻,未來也將繼續支持野牛復育,並加強部落之間的整體連結。」

美國國家野生動物聯盟,部落夥伴關係的國際主任蓋瑞沃金瑟爾(Garrit Voggesser)表示,「這些部落管理野牛多年,相互合作讓野生的野牛重返大平原。2012年時,曾將黃石國家公園的野牛移到佩克堡保留區,於2013年時又再次移到貝爾納普保留區,這兩次的轉移正是讓野生野牛回到西部大平原的關鍵。」

「透過部落的領導,不僅能讓野牛回到部落的土地,還能促進野牛現蹤於美國西部的公共土地」沃金瑟爾說。「這個協議將是促進草原生態系統的恢復,與復興部落文化和歷史的重要一步。」

資料來源:
ENS(2014年9月24日),Buffalo Restoration Treaty Signed by Tribes, First Nations

 

復育美洲野牛-美加原住民簽訂協議

圖說:美洲野牛。Neil R提供。
圖片來源網址:flic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