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
「武陵廢耕地之森林復育計畫」起緣來自於研究調查發現,七家灣溪中下游的高麗菜地使用的肥料及農藥汙染河川,兩岸植被差異大,植栽不足的狀況下,導致溪流日曬時間長而水溫偏高,在一般7月高溫竟達到20℃,對於喜愛低溫環境的臺灣櫻花鉤吻鮭在繁殖及生活有重大影響。
為了改善溪流水質及水溫問題,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雪霸處)於民國95年12月完成回收高麗菜地共8.1公頃。因為回收土地後方緊臨著原始森林,雪霸處打算讓土地自然更新,然而直至民國97年都未有任何自然更新狀況,僅有大扁雀麥等外來種生長。
雪霸處便在民國97年6月重新整地,並辦理原生樹種楓香樹苗(1.155公頃)及木荷、赤楊及楓香種子直播(6.26公頃)等作業。只是由於該地先前長期種植了高麗菜,歷經多次施肥作業,土壤早已劣化,不適合苗木天然生存。經過3年觀察,栽種的植苗僅3成存活,撒種作業均失敗而無種子萌芽。
民國101年,雪霸處的技士潘振彰針對廢耕地土壤,進行研究計畫「武陵徵收農地土壤性質與菌根對造林苗木生長之關係」,初步調查得知,造林地土壤的有效磷因土壤酸鹼值過高,導致土壤有效磷養分遭受限制。雖然造林地土壤中有菌根孢子,但現存的造林木菌根感染率極低,菌根孢子可能只與草本植物共生,導致造林木在逆境中生長不良。
經過了檢討,雪霸處擬訂廢耕地植樹復育計畫,將廢耕地分3區,分別為景觀區、自然演替區及森林生態復育區,而計畫期程亦分成3階段,各階段作業介紹如下:
■第1階段:林木更新障礙釐清 (103-105年)
原始森林的土壤為弱酸性,但廢耕地長期施用石灰,使得土壤呈現鹼性,不利苗木生長,因而須進行土壤改良試驗,以解決土壤鹼化問題。另外,因長期施肥用藥,造成土壤原有菌根菌稀缺,不利苗木生長,須研究適合的菌根菌並接種於欲種植的苗木根內,以提高成活率。最後,該地土質劣化,土壤水分不足為阻礙苗木存活及生長的關鍵因素,須找出適合當地環境的苗木種植方法,並在研究林木更新障礙的同時,進行現地採種培苗,作為日後種植於廢耕地等工作。
民國105年5月第一批育好的苗木,由雪霸處處長帶領員工、武陵管理站同仁及志工,結合本案聘請的專業植樹人員一同種植,共植5,000株苗木,雖然苗木均有接種菌根菌,可惜本區土壤無法保水,苗木在7-8月烈日下乾枯死亡,最終造林失敗。
■第2階段:對策研擬及實踐 (106-109年)
雪霸處委託中興大學邱清安研究員的研究團隊,辦理「恢復武陵廢耕地之森林生態系:復育對策與實踐計畫」,並委託廠商於廢耕地種植苗木及給水等撫育工作。經過多次播種、苗木種植方式、動物危害防止、種植各種演替前、中、後期的樹種等試驗,完成森林生態復育對策的研擬及實施措施,並已掌握一些關鍵技術與原則。
舉例來說,有些樹種可以直接用種子直播的方式來造林,如臭椿、臺灣胡桃,但必須控制好最佳的埋種子的土壤深度。而有些樹種則適合先培育苗木,再進行造林,如臺灣赤楊、山桐子、櫸木、山柿、阿里山榆、朴樹、山枇杷、石楠。
山區造林不像都市種樹後方便就近澆水,且常有春季晚霜等危害,因此必須把握適當的造林季節,研究團隊認為武陵廢耕地適合進行生態造林的時機為4月15日至6月30日梅雨季的陰雨天氣。
另外,種植於山區野地的苗木,常被野生動物啃食,在武陵最常見便是新植苗木被山羌取食。雖然使用國外一些忌避劑並無法長期防止山羌取食,但針對珍貴的苗木種類,可以使用單株圍網的方式來阻止山羌取食,且使用的竹子與細鐵網約2年即自行分解;另外也可以種植食茱萸、臺灣蘋果等莖幹有棘刺的苗木,或是針對部分山羌偏愛取食的樹種,可培育成較大棵的苗木(枝葉高約120公分以上)再種植,都能減少山羌取食苗木的機率。
■第3階段:森林生態復育的實踐 (109-111年)
目前廢耕地共有72種當地原生種苗木,合計10,220棵。經過監測資料分析結果,以及現地觀察,已歸納出了8種適合於武陵廢耕地造林的樹種,包括臺灣赤楊、山桐子、櫸木、山柿、石楠、山枇杷、臺灣石楠、塔塔加櫟。部分苗木已健康成長超過2公尺以上,而且直播臭椿、臺灣胡桃種子亦獲得了良好成果。
後續將針對林木更新的各種障礙加以解決,包括密集進行種子採集、種子處理與儲藏、苗木培育以提供復育所需的種源,同時配合在無寒害及充足水分的梅雨季節,實施種子直播與苗木出栽,並於適當時機補充種植。
另外,適時進行抑草撫育、野生動物掠食控制,並加強演替早期樹種的種植工作,保護苗木免受傷害及促進其生長。待稍微成林之後,廢耕地土壤、水分、雜草等逆境較為緩和的時候,會接續種植大粒種子樹種及演替中後期等樹種,期盼儘早恢復該區域原本多樣化的健康森林生態系。最後,將同步完成「廢耕地之生態復育實務操作手冊」,以做為其他管理處在類似區域進行復育時的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