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
太管處為落實生態保育及環境永續理念,於111年5月邀請特生中心指導路殺動物相關的研究調查並推動「太魯閣國家公園野生動物路殺監測計畫」,以了解園區路殺情形並逐步建立動物路殺的資料庫。
根據特生中心路殺動物觀察網的調查資料,因路殺致死的動物,除了中大型哺乳動物如臺灣獼猴、山羌、黃鼠狼與鼬獾之外,還有更多小型野生動物被車子撞擊或壓輾的情況,如鳥類、蛇類、蛙類、松鼠類等皆面臨路殺的威脅。由於動物體型過小,以及車速太快,駕駛有時不易察覺狀況。
為了減少人為因素致使園區野生動物面臨路殺(被車輛撞死)的威脅,太管處預計透過同仁及志工的力量,蒐集路死動物基礎資料,再由特生中心協助後續分析與討論,進行基礎資料記錄與蒐集,藉以探討野生動物路死原因、路死熱點、平常日與假日差異、交通流量與路殺關係、路殺好發季節、受威脅物種、以及與其他環境因子的關連…等 ,並作為野生動物經營管理之基礎資料。
調查方式有2種,第1種是搭配路殺社規劃的「系統化調查」,在每年1、4、7、11月份,各選1天執行路殺社全臺系統化大調查,協助調查包含園區範圍內之樣區(每5乘5公里方格為一樣區)。每樣區每季調查時間約控制於2小時內完成。
太管處111年先認領園區東側及周邊自秀林鄉加灣至臺八線中橫天祥,以及錦文橋北端到太魯閣大橋北端的花2線鄉道間,共5個樣區。未來若能力可及,將會認領更多的樣區。
第2種方式是每月份挑選一天執行太管處路殺計畫,由保育課同仁與工作人員利用上午較早時段,以騎機車方式自蘇花公路太魯閣大橋北端至崇德隧道南口,總計約5公里路段,紀錄路殺情形以及流浪貓狗數量,相關資料由特生中心平台協助分析,成果共享。
當然,平時若有同仁或巡查人員,發現園區內有路殺動物,隨時皆可設置定位並拍照上傳,一同推廣公民科學議題。而若動物屍體完整,則在資料記錄完成後,寄送給特生中心製作成標本或學術研究教育等使用,延續做為生命教育的素材,讓人認識生命的意義,並尊重生命的價值。
目前因疫情因素,太管處尚未能安排較多的同仁及志工同時進行路殺教育訓練課程。前期先由保育課同仁參考路殺社官網聯繫相關操作,以平時包含園區外道路周邊的觀察紀錄著手,亦提升物種辨識能力。自111年5月14日至8月9日止,累積111筆紀錄,其中已鑑定達61筆,19個物種。
特生中心路殺社並已於111年7月6日協助完成教育訓練,與太管處保育課及主要路殺工作團隊初步討論執行細節,並期許未來能逐漸朝向太管處園區野生動物路殺自主監測的調查目標,共同推廣公民科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