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
近年來因梅花鹿數量增加,影響周邊農作物的新聞時有所聞,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墾管處) 於民國110年邀請屏東科技大學裴家騏教授研究團隊,調查墾丁國家公園梅花鹿現況分布、墾丁國家公園園區及周圍地區梅花鹿族群量估算、進行梅花鹿捕捉裝置測試、施打梅花鹿免疫節育疫苗,以及提供墾管處園區梅花鹿長期監測及經營管理之建議。
裴家騏教授研究團隊曾於民國106年進行過一次梅花鹿盤點,當時發現社頂西北邊永靖社區及東北邊籠仔埔社區族群居多,密度從核心區域往外遞減。時隔至今,調查顯示梅花鹿雖數量與當年差不多 (約2,000頭),但密度與分布範圍有些偏移,推測是受到季節、棲地狀況變化及人類活動影響,導致族群有往外慢慢擴散的趨勢。
本次計畫原預計捕捉野外梅花鹿個體,捕捉後安置在社頂梅花鹿復育區內。前期進行了多次誘餌測試,卻發現效果不彰。野生梅花鹿警覺性極高,即便將無任何添加的飼料放置地上,也不會輕易食用。後來因夏季天氣炎熱,研究團隊額外投放清水盆,想看看是否能夠誘導成功。
然而經過幾個站點監測,利用自動相機拍攝下梅花鹿取食誘餌及飲用水盆狀況,發現成功率仍然不高,甚至有梅花鹿路過了林試所辦公室旁161次,僅有2次飲用水的紀錄。而那些梅花鹿沒有停下來吃的飼料和水,反而讓臺灣獼猴飽餐一頓。
究竟要如何吸引梅花鹿過來,進而達到捕捉個體的目的,則是研究團隊正在努力突破的難題。
捕捉野外梅花鹿個體,除了想重新安置居所,以減少人鹿之間的衝突,另外則是想測試梅花鹿節育疫苗的成效,希望能逐步降低族群繁殖率及數量,緩解梅花鹿對棲地環境的壓力。
研究團隊計算出,如果想維持目前的族群數量,不再讓其自由擴張,每年可能要持續對200隻野生梅花鹿進行生育控制。 但從事野生動物的研究調查,容易充滿變數及不確定性。
以目前梅花鹿不願碰觸誘餌狀況來說,要有效捕捉到鹿隻來施打節育疫苗有其難度,尚且無法達到原先預定目標。墾管處將持續請研究團隊進行梅花鹿族群管理計畫,找尋其他辦法以突破困境。
本階段計畫內容,已公告在官網調查研究報告專區,歡迎民眾下載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