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金門烈嶼扮演著「離島中的離島,前線中的前線」的重要角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
俗稱為小金門的烈嶼,全島面積約14.85平方公里,位於金門本島西方,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不僅為明鄭時期重要的反清復明根據地,更成為1949年起國軍前線的軍事重地。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肩負著防衛第一線的軍事地位,島上所建設的大量軍事防禦設備,讓金門烈嶼這座面積約14餘平方公里的小島,成為一座蘊含深厚歷史情懷的島嶼。
尋訪戰地 風情萬千
沿著烈嶼全島的海岸線,可見被環島車轍道所環繞著,被當地人稱為「濱海大道」的環島車轍道,是早期軍方聯絡與運輸物資的重要戰備道路,堅硬的路面與寬闊的道路以利於戰車行走與運輸,隨著高低起伏以及夾以碎石、碎塊的路面,處處散發獨特的戰地風情。
隨著環島車轍道環繞全島,烈嶼的眾多景點皆能盡收眼底,當中,環島車轍道的第一站就是兼具軍事價值與壯觀景色的「九宮坑道」。九宮坑道又稱為四維坑道,在民國50年開挖,坑道整體在堅固的花崗岩下所打造而成,因此九宮坑道不僅是戰備時期軍方作為運補物資的地下碼頭,堅固的地下坑道更成為小艇躲避砲擊下最天然的掩護體。全長790公尺的九宮坑道,由雙丁型水道所構成,並且具有5個副坑道與4個出入口,與金門本島的翟山坑道相較之下,更是大了一倍有餘。
壯觀的九宮坑道是在花崗岩打造下所構成(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
沿著海岸線來到位於烈嶼後方的「將軍堡」,整座碉堡依海而建,控管著大金門與小金門之間的金烈水道,並同樣背負著烈嶼地區重要的戰略地位。將軍堡的名稱,係民國47年10月21日,蔣經國先生偕同王昇、柯遠芬二位將軍自水頭乘成功艇抵烈嶼慰勉守軍,轉達先總統 蔣公指示,在砲火聲中與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會商軍機的處所,並召開作戰會議,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金防部於民國69年整修後,定名為「將軍堡」。除了將軍堡,烈嶼地區仍有其他重要碉堡,如鐵漢堡、勇士堡與L-36據點等,這些環繞海岸線所設立的堡壘,成為捍衛烈嶼前線安全的重要據點。
位於烈嶼西北岸的「湖井頭戰史館」,透過館內展示的戰役與史蹟紀錄,則更加能感受到烈嶼當地濃厚的戰地風情,不論是軍民勇於抗敵的史蹟或是戰備演練的情況,都彷彿歷歷在目。來到館內瞭望區,透過望遠鏡則能清楚眺望對岸的廈門,感受現今金門與廈門兩地在歲月變遷下的時代變化。
褪去歷史外衣 海上桃花源
受到濃厚的戰地特色影響下,烈嶼早期為軍事管制地區,也因此少有人為開發,使烈嶼的生態環境得以受到保護,成為孕育豐富自然萬物的土地。像是陵水湖到西湖一帶水域,主要作為水利與軍事防禦等功能,然而由於蘆葦、水草遍布所形成的濕地生態,成為鳥類生生不息的棲息地。尤其到冬季,陵水湖到西湖一帶就成為雁鴨等鳥類的絕佳天堂。波光粼粼的湖面映照著著沿岸的林木,配上雁鴨的各式姿態,也就吸引不少賞鳥客慕名前來一睹風采。
黑面琵鷺也是烈嶼冬季時來訪的貴客(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
烈嶼島內的各式天然作物像是芋頭、花生與海鮮,更成為居民珍貴的寶物。居民利用這些當地物產,製作出具有烈嶼獨特風情的島嶼美食。
在烈嶼,有時你抬頭一望,也許能看見屋頂或村口所塑立起的風雞。風雞是由泥塑而成的公雞像,由於雞於民俗信仰上,被認為具有驅邪、保平安的功效,因此風雞就成為烈嶼獨特的避邪物,而烈嶼也就被稱為「風雞的故鄉」。
隨著歷史歲月的推進,烈嶼雖褪下過去斑駁與滄桑的戰地硝煙,後人仍能藉由烈嶼各處的軍事設施與生態,在今日感受到悠久濃厚的歷史餘韻;並搖身一變,以大自然間生意盎然的生態樣貌,以及獨特的文化底蘊呈現於世人面前。烈嶼就如大洋中獨立的一座海上桃花源,等待有緣的你前來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