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創作背景
《山海紀行》是營建署歷經3年所製作的影片,在107年底正式發行,影片內容節錄蝙蝠、水鹿及珊瑚的調查研究,可作為中小學自然科學課程運用及環境教育教材,也可提供各界進行公民科學家調查研究參考。
臺灣自第一座國家公園成立以來已逾30年,每年都有非常多的保育與研究工作者,在國家公園進行研究調查。有的透過研究學者、專家的協助,有的是國家公園同仁與志工夥伴的自力研究,有的則是和在地部落及社區合作,透過結合輔導在地產業轉型,發展生態旅遊,由部落社區居民積極自發地參與保育。
這部影片正是記錄下這些研究調查過程,讓我們知道這些長年無數付出精力與智慧的無名英雄的努力。
內容介紹
在雪霸國家公園的西北部,隱藏著一群神秘的物種—臺灣蝙蝠。雪霸國家公園的技士陳家鴻與志工進行臺灣蝙蝠專題研究,已有將近10年時間。
近年來,由於族群量銳減,不少蝙蝠已被公告為瀕臨絕種的動物。因此,蝙蝠是監測環境相當重要的指標類群。藉由對蝙蝠生態的瞭解,更能夠掌握在地環境的變化。
如同大部分蝙蝠是吃昆蟲,而每一種吃的昆蟲都不一樣,蝙蝠種類越多,就代表當地的昆蟲相越豐富。如果昆蟲種類越多,也表示當地的植物多樣性會更高。一個生態系如果裡面的生物多樣性越複雜,這個生態則會趨於比較健全及穩定。
利用蝙蝠的指標性來監測環境的變化,還有玉山國家公園。楠溪林道總長34.3公里,是臺灣中海拔最重要的生態保護區,保留了完整的棲地與生態多樣性。但是2009年8月莫拉克颱風來襲,多日的豪大雨造成楠梓仙溪流域周圍區域地形與地貌的驟變。
來自國立嘉義大學的劉建男教授及研究團隊希望利用在地蝙蝠指標性物種的特性,結合玉山國家公園歷年來研究調查的資料,深入了解自然災害,對於在地生態所造成的影響。
架好豎琴網,帶夜幕低垂,即可揭曉答案。團隊成員拿著捕捉的蝙蝠,回到研究工作站,進行記錄。所捕捉的蝙蝠將鑑定物種、檢視性別、記錄生殖狀況。平時也藉由偵測聲波錄音的方式,來觀察有哪些蝙蝠出沒。藉由詳細的觀察,讓國家公園能掌握在地環境的變化。
中央山脈深處是臺灣水鹿出沒的地點,深深吸引一群保育工作者的目光。來自臺灣師範大學的王穎教授,多年來不只研究臺灣水鹿,更肩負保育的重責大任。
過去,水鹿族群數量曾經棲地破碎化,以及狩獵壓力的影響而一度銳減。直到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制定,政府停止伐木,以及國家公園成立之後才逐漸回升。 但之後又因保育成效良好,族群快速增加,在沒有天敵的狀況下,對於周遭環境的衝擊已漸漸浮現。
此時,一項臺灣水鹿的跨域整合研究計畫在2013年展開,研究樣區涵蓋太魯閣、玉山以及雪霸國家公園。屏東科技大學的翁國精教授多年來持續觀察水鹿啃食樹皮的狀況,當水鹿持續啃食樹皮,將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壞。
研究團隊在實驗地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來估算水鹿族群在當地的密度,並觀察族群的數量波動。但是深入調查才發現,水鹿族群密度的增加,與森林樹皮被啃食的狀況,並無直接關聯。最後歸納出水鹿可能是為了排除腸胃道的寄生蟲,而去啃食樹皮的結論。
而國立臺灣大學朱有田教授則發現臺灣南北水鹿DNA特徵,有很大的差異。研究團隊跨越了3個國家公園的範圍,來蒐集水鹿的糞便。在1千多個樣本中,分析了877個,據此畫出了臺灣水鹿基因流向的網絡圖,發現DNA分歧的界線大概在奇萊東稜。
為了解開究竟為何如此? 之後運用花粉在湖底的沉積數量,來探詢冰河時期植被的分布,進而了解當時雪線的位置。研究團隊發現,冰河時期雪線下降,在現今的中央山脈形成若干封閉的區域,藉由天然的屏障間隔,逐漸形成南北2個族群。
而南部的墾丁國家公園擁有350種以上的珊瑚、1,200種以上魚類,是本島珊瑚礁生態系發展的最佳區域。國立臺灣大學的戴昌鳳教授是研究墾丁珊瑚的先驅,多年來持續研究墾丁珊瑚多樣性的研究,先從硬珊瑚著手,逐漸到軟珊瑚,試圖建構對完整的珊瑚礁生態系的了解。
研究團隊採集樣本上來後,需用酒精浸泡,才不會破壞DNA。而為了取得珊瑚裡極為細小的骨針,則要用顯微鏡小心查看。越是稀有少見的構造,則越有學術價值。
來自中央研究院陳昭倫教授的團隊,長期致力於珊瑚的監測與保護,每年運用穿越線調查法,來計算珊瑚的覆蓋率。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亦有國際海洋研究站的建置計畫,在這個距離臺灣400多公里外的環礁島嶼上,將進行海洋暖化及酸化的研究,期望未來成為監測全球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
從高山到海洋,30年來臺灣9座國家公園的研究與保育工作,不曾停止。藉由這些努力不懈,長年付出的無名英雄,我們才能更了解與監測臺灣這片美麗的棲地,讓我們一起來參與,共同守護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