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墾丁國家公園23週年特刊(下)──社區營造,共同守護國家公園

作者:黃瀚瑩(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圖片提供: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多項活動、解說員培訓 從社區出發

護送螃蟹過馬路活動今年墾丁國家公園23週年處慶活動,格外繽紛熱鬧。墾管處秉持結合地方的原則,歡迎所有遊客,尤其當地居民,一起為墾丁國家公園慶生,一起來認識恆春半島風華。

處慶系列活動首先登場的,便是「山海風華生態影片欣賞」,於潭子灣遊客中心、龍鑾潭自然中心,播放「墾丁國家公園生態之旅」、「與黃裳共舞」、「珊瑚之美」及「台灣梅花鹿的一生」四部生態影片,希望觀賞者透過影片,體察自然之美,進而關懷環境;墾丁國家公園,是目前已成立的國家公園中,唯一涵蓋陸域及海域者,繽紛的海底生物,更值得驕傲與保護,「活力海洋座談會」即邀請學術單位、地方保育社團、海洋遊憩業界,甚至公所人員、執法員警共同參與,一起討論未來海洋保育策略、教育方向;有鑑於前往龍鑾潭賞鳥者以外地遊客居多,今年墾管處特別安排賞鳥專車,於恆春轉運站發車,除鼓勵當地居民欣飛羽之美、體驗賞鳥樂趣,也藉機宣導遊客,多多利用大眾運輸工具;墾管處並首度與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合辦跨年晚會,並於晚會進行解說員授證、發放文宣,藉由輕鬆的活動氣氛,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增強對國家公園的認識;2007年第一天的重頭戲則是「快樂向前騎」活動,參加民眾騎著鐵馬,由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出發,順著蜿蜒的自行車步道,途經龍鑾潭、紅柴坑、山海、萬里桐、石珠等地,藉由無污染的旅遊方式,以慢活角度細細品味恆春半島風情。

此外,「護送螃蟹過馬路」,為墾管處舉辦之深具保育意義的活動之一,2006年與屏東社區大學恆春分校合辦,共3梯次,希望藉由這項活動保護野生動物,並宣導遊客注意野生動物安全。 

活動內容包括邀請國立海洋大學何平合博士專題演講並帶領觀察、設置部落格提供民眾表達意見,經驗交流及抒發心得、主題海報徵選等,讓保育觀念不再艱澀,成為活潑深刻的體驗,獲得遊客與地方廣泛迴響。

然而,各項活動僅是國家公園結合地方的環節之一,誠如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施錦芳處長所言:「唯有認識鄉土,才能保護、珍惜鄉土。」 2006年,共有十位設籍車城鄉、滿州鄉、恆春鎮的居民,通過「恆春半島社區解說員」認證。過去一年,這群充滿熱誠的在地人,參加恆春社區大學的「半島解說員入門班」及「半島解說員實習班」課程,並配合墾管處、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恆春社區大學舉辦的解說活動,免費服勤解說超過24個小時,再通過認證考試,終於成為解說生力軍,為墾丁國家公園注入一股在地活水。

社頂生態旅遊,創造保育、經濟與遊憩的三贏

中型仿相手蟹為墾丁國家公園的陸蟹之一此外,我們也能在社頂部落,看到環境觀念向下紮根,保育、經濟與遊憩取得平衡的無限可能。自2005年起,墾管處於社頂部落推廣生態旅遊,邀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老師的研究團隊進駐。研究人員與當地居民「搏感情」,從社區營造做起,積極聽取居民想法,並協助教育訓練、遊客導入、成效評估等工作。

於是,許多原以擺攤、做生意維生的居民,搖身一變成為生態巡守員,輪班巡察,並紀錄當地生物多樣性,以實際行動守護自己的家鄉。巡守過程能讓居民了解當地生態資源,甚至成為獨當一面的解說員,逐漸達到社區產業轉型的目的,開創出生態旅遊的產業可能。

當然,過程中難免波折,陳美惠老師認為,初期居民多半對生態旅遊缺乏了解,採取觀望態度,但「觀望不等於反對,了解自然會想嘗試」,參與人數從零星幾人不斷增加;此外,建立居民對研究團隊的信任感、彼此的默契也十分重要。

陳美惠老師指出,居民參與,能產生「原來我也能貢獻一己之力」的感受,而非只是被動等待公部門介入,更重要的是,能培養與土地的濃厚感情。最讓陳美惠老師欣慰的是,看到居民的保育觀念從零到有,甚而積極投入,不少人主動要求加強巡守排班。「社頂居民從前總是要求多增加地方硬體建設,」陳美惠老師說,「但是,近年來卻產生了很大的改變,談話內容變成『怎麼保護竹節蟲』、『復育螢火蟲不能開路燈』、『有人抓食蛇龜,應加強巡守』,他們關注的重點,從『怎麼賺錢』,變成『怎麼關心土地』。」

2006年7月展開,且漸漸打響名號的「社頂夜間生態旅遊」,則是一場美麗的陰錯陽差。起初,居民有感夏季的白天,海邊戲水的吸引力較山區更大,且墾丁夜間活動缺乏,外加當地居民對部落環境尚未建立信心,笑稱「黑一點比較看不出缺點」,決定試辦夜間生態旅遊,不料一炮而紅,也建立起居民的信心,肯定家鄉處處是寶。

「我們的最終目標,還是為學術單位的離開做好準備,」陳美惠老師說,「生態旅遊還是應回歸地方主體性,培養永續經營能力。」解說課課長顏祺蓮則表示,墾管處已爭取營建暑預算,將於2007年起協助社頂居民硬體設施重塑,未來社頂的鐵皮屋,將變成符合生態意象的新建築。近期內,「社頂生態旅遊網」也即將開張,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將社頂部落的生態之美,傳遞到台灣每個角落。社頂部落在墾管處與學術單位的輔導下,宛如羽化的彩蝶,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新面貌,亦可做為台灣各地生態旅遊的借鏡。

上期回顧:墾丁國家公園23週年特刊(上)──不變的保育任務,嶄新的時代挑戰
花蓮教育大學訪社頂生態路線社頂部落巡首隊授旗












生態旅遊解說員訓練遊客與陸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