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南湖圈谷尋春

撰  文:小虎
攝影圖片:小虎

「南湖圈谷」是一個喜愛生態與登山的人一輩子一定要去的地方。位於中央山脈東側3,500公尺之上的南湖圈谷,是臺灣高山冰河圈谷最具代表性的地點,周圍高山層巒疊嶂,其中南湖大山主峰高3,742公尺,不但是百岳之一,更因山勢險峻而位居臺灣高山五嶽之列。

南湖圈谷由於地形特殊,有著截然不同的物種棲息,因此形成獨一無二的圈谷生態。大多數的人選擇在六到九月時前往南湖圈谷,這是因為夏季溫度較高且氣候相對穩定。筆者與友人因緣際會之下,選擇在四月中規劃了一趟南湖圈谷尋春之旅,因此意外地見識到不同於大家印象中的圈谷,不是晴空萬里的陽剛景色,而是充滿霧雨與春意的另一種溫柔面貌。

上圈谷與下圈谷
上圈谷與下圈谷
冰河的U型谷
冰河的U型谷

在此之前,筆者可算是登山的初學者,只去過雪東與能高越嶺。儘管在上山前曾經過一番測跑負重訓練,但仍懷抱著忐忑的心情背著超過20公斤以上的行李上山。前一晚,筆者一行五人露宿在思源登山口,準備一早八點出發。在經過約7公里的緩上、3公里的抖上以及2公里的抖下後,終於在下午四點半抵達位於11.7公里的雲稜山莊。由於這段路實在不太好走,讓筆者全身酸痛甚至萌生退意,但我抱持著「一輩子一定要去一次南湖圈谷。而這次,正是最接近的一次。」的想法,第二天繼續踏上征途。

第二天一早,就被雨打屋簷的聲音喚醒,我們穿上雨衣雨褲在霧雨中向前走。本來預計直接攻上南湖圈谷,但是因為雨勢越來越大,因此我們選擇以審馬陣山屋當中繼點,希望待隔日天氣轉好再朝圈谷前進。幸好,第三天天氣好轉,雖然仍未放晴但雨已經稍微停歇,於是我們加快腳步,希望趕在天氣好時通過五岩峰這最一段難走的路程,直接進入圈谷。

終於在第三天的下午兩點,筆者在南湖北峰大霧散開的剎那,第一次看到了南湖圈谷的廬山真面目,接著在兩點半,雙腳踏進了圈谷,依稀記得當時心中充滿了無限感動,至今回億起來仍久久不能自己!

圈谷究竟長什麼樣子呢?圈谷中盡是風化而夾雜少許冰磧的碎石,石縫中雜生了一些小草,並零星生長著幾株玉山圓柏和南湖杜鵑,的確與一般的高山草原大相逕庭,真的是既美麗又特殊的一個地方,無怪乎有人稱南湖圈谷為「上帝遺落的珍珠」!

南湖杜鵑.南湖山屋與南湖大山
南湖杜鵑,南湖山屋與南湖大山
南湖杜鵑
南湖杜鵑

由於筆者唸的是生物相關科系,因此到了既要翻山越嶺又難得一見的圈谷,當然也沒忘了做些生態觀察。首先一定得提到南湖的招牌---南湖杜鵑,這次我們恰巧適逢花季,嬌豔的粉紅色杜鵑花為圈谷增添了春季的浪漫。南湖杜鵑為圈谷主要的木本植物,因葉子背面布滿鐵鏽色細毛,又別名銹毛杜鵑,是一種只分佈在中央山脈東側附近的臺灣特有種杜鵑,尤其又以南湖大山的圈谷至審馬陣一帶為主;花季為每年四五月,花苞成粉紅色而開花後略成白色,花季短暫且時間不易掌控,因此我們能碰上南湖杜鵑盛開,實在是運氣不錯。相對於南湖杜鵑的盛開,圈谷另一種頗負盛名的南湖柳葉菜,則才剛剛抽出嫩芽,靜靜地等待夏季的來臨,綻放出只屬於南湖圈谷的紫紅。

除了植物外,我們也在山屋附近看到了不怕人的黃鼠狼,水鹿和長鬃山羊的排遺以及南湖山椒魚。四月份的南湖,夜間溫度趨近攝氏零度,雖然大部分的生物都還在蟄伏,但是我們觀察到了幾種南湖的特殊生物,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其中南湖山椒魚是只分佈於南湖群峰約3,000-3,500公尺一帶的冰河孑遺生物,非常難得一見。其成熟個體體長約13至15公分,是臺灣五種山椒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於2008年初才由師大生科系的賴俊祥老師以及呂光洋教授正式發表,並隨即列入2008年二月底公告的兩棲類保育類名單,是非常珍貴稀有的一級保育類動物。

接下來一天,我們在南湖群峰活動,不但攻上了標高3,742公尺的主峰,並進入上圈谷中一探究竟。最後利用了兩天的時間回程,結束了這趟南湖尋春之旅。

雖然南湖圈谷得背著重裝長途跋涉才能到達,但你問我還會想來再來嗎?我想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南湖的四季,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等著我們去發掘呢!

南湖柳葉菜
南湖柳葉菜
南湖山椒魚
南湖山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