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惟君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夏日陽光燦亮的六月天,畢業在即的金門農工學生即將展開一趟奇異的旅程。
「這是鵝掌柴,你們吃的池上便當盒,就是用它當材料;這棵是鹽膚木,早期原住民就靠它獲取鹽分,葉片上的絨毛可以幫忙減少水分的蒸散。」廖東坤以相當鮮活而生活化的引介展開太武山的植物生態導覽;以「毋忘在莒」勒石聞名的太武山,地質構成屬於花崗片麻岩,此地因長期受強勁東北季風吹襲且土壤淺薄,像小葉赤楠、凹葉柃木等小型耐旱灌木,都是此地的典型植物。
潺槁鹽膚具珍奇
廖東坤正是介紹金門植物專書《浯州芳草》的作者,他接著表示,金門的原生物種其實相當珍貴,許多是台灣所見不到的,像樟科的潺槁樹就相當具代表性,「它的樹型優美、顏色蒼翠,具備耐旱、耐風、耐鹽、耐貧瘠等優勢,同時還是黃邊鳳蝶幼蟲的食草,相當適合規劃作為金門的行道樹。」經過一番解說,這群原本還不太在意的畢業生,這才驚覺「原來我們金門的植物竟如此具有特色」。
我回想剛剛來的路上,清一色是外來種的小葉欖仁,一旁的保育課邱天火課長補充說,小葉欖仁因樹型優美而被引進,卻未考量金門乾且冷的氣候特性,故多落葉,全無遮蔭效益。路邊其他外來園藝花卉的栽植,也一樣無法突顯金門的在地特色。當眼光一逕向外瞧,總以為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時,反而要目盲於「春在枝頭已三分」呢。而這只是當地政府與國家公園間經營理念不同的諸多事例之一。在金門急欲推行生態旅遊之際,這確是無法閃躲的課題。
這次的活動設計,就是金管處為了讓莘莘學子親身體驗金門的資源,從而產生在地認同,所舉辦的自然人文生態之旅;除了戶外解說的斗門古道太武山植物之旅及水頭僑鄉建築巡禮外,還規劃了戰役史蹟、金門鹽的文化、金門生態環境等相關室內課程。
在稍後幾天的行程中,我還另造訪了珠山、山后聚落、古寧頭戰史館、馬山觀測站及在小金門的車轍道上悠閒騎了一回腳踏車,也跟著解說員陳淑靈一家人,在映照著美麗夕陽光影的料羅灣沙灘上挖拾花蜆;深深覺得行走金門就當還以安靜、舒緩的步調。
金門不大,約祇台北市一半面積,在當地租輛摩托車代步,就能輕鬆解決交通問題,只要事前蒐集閱覽相關資料(例如國家公園網站及相關出版品),輔以國家公園各景點展示館的影片介紹與相關展示內容等,相當適於從事小眾化的深度旅遊。只是這個想法在目前遊客結構仍以旅行團占多數的情形下,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戰地眺望一線天
在與當地居民閒聊下,很能體會從前在軍事管制下的為難,以及現今急欲迎頭趕上「積極建設」的繁華願望。只是,這對環境相對敏感脆弱的金門來說,往往是一種「迷思」,這樣的迷思,表現於外,就是不斷的進行道路拓寬。
以馬山觀測站周邊的道路建設規劃為例,金門縣環境景觀總顧問江柏煒表示,此地是昔日眺望大陸的窗口,故隱身於碉堡內的一線天射口,可是當縣政府為了解決大型遊覽車的會車問題而擬拓寬或興修馬路時,其原先因「隱藏地形」所呈現的戰略位置與地景特徵,也將魅力盡失。這樣,不異「削足適履」。
或者可再從新思考的是,「外地遊客來到金門真正想看些什麼?感受些什麼?」是重複類如台北市的繁華景象嗎?還是無以取代的金門昔日風華?
我想起金門國家公園許文龍處長曾對我說過,「有所為,有所不為,金門才永遠是金門」。
【下集預告】
以米拉瓦步道為例,談國家公園作為生態旅遊場域的發展與省思。
生態旅遊:金門國家公園-珍視在地資源才是永續發展的基石
最近更新:2009-08-24
刊登日期:200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