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記錄武陵—武陵小型哺乳動物記事

作者:陳家鴻(雪霸二期義解)
提供: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

武陵座落於雪山山腳,為群山環抱的谷地,且有一灣清淺──七家灣溪流過。第一次聽到武陵,是在高中時,瀏覽救國團自強活動的DM,當時完全不會想到跟她 會有什麼火花。上大學後,雪霸國家公園也剛成立,對山林有滿腔熱情的我,幸運的甄試上義務解說員,開始了與武陵的第一類接觸。隨後的幾次服勤,或是實驗室 的採集與登雪山,到武陵已記不清確切的次數,卻對其有著愈加熱絡的感情與濃烈的感受。

因為主修野生動物,到過武陵調查了好幾次,以下就武陵眾多的小型哺乳動物,簡單介紹3種:有故事的蝙蝠、大頭老鼠以及具有特異功能的鼩鼱,這些在武陵的夜裡、森林底層和草生地以及那一灣清淺中活動的動物朋友們。

1.出車禍的新紀錄種蝙蝠──金芒管鼻蝠 (Harpiola sp.)

時間要拉回7年前的春天,趁著寫論文的空檔瞞著指導教授出走山上幾天,隨著解說課上雪山勘查解說牌的行程留宿武陵那晚,同行的義解老鼠(渝翔)騎著機 車回當時的管理站(復育中心)途中,無意間感覺到似乎有東西衝撞車燈,好奇的掉頭回去察看,居然發現地上一團金黃色毛茸茸的東西,俯身拾起才發現是隻蝙 蝠,大概是被撞昏了過去,隨即被帶回觀察。所幸這一撞並沒有要了牠的命,只是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而不太能飛。於是就把牠留下來,碰巧我居然帶了一些麵 包蟲上山。在這之前,我們實驗室曾在武陵做過蝙蝠調查,但這似乎是該種在武陵的唯一紀錄而且至今尚未正式發表命名,生息狀況並不清楚。

2.以羽毛為名的老鼠──天鵝絨鼠(Eothenomys melanogaster)

中、高海拔(1,800~2,000公尺以上)山區,存在著一種生活於森林底層之草生地、倒木區或是高山草原與箭竹林下的鼠類,因毛質柔軟亮澤,質地細 緻如天鵝羽絨而得名,又名黑腹絨鼠,屬於倉鼠科。渾圓飽滿的大頭顱加上只有身體三分之一長的尾巴,樣貌十分可愛,見牠一面,可以讓你擺脫對鼠輩們尖嘴長尾 與不乾淨的刻板印象。牠們以植物種子、樹皮或嫩芽等柔軟部分為食,亦會捕食昆蟲。整年都可以生殖,母鼠有兩對乳頭,通常一胎約1∼3隻幼鼠。在武陵地區常 見於果樹區以及七家灣溪沿岸周邊草生地。

3.會潛水的鼩鼱──水鼩 (Chimarrogale himalayica)

水鼩(water shrew),在《台灣脊椎動物誌》中的資料提到:中文名為亞洲水鼠(但牠並非鼠類) ,大部分的鼩鼱為穴居動物,而且喜歡在晚上活動。不同於大部分尖鼠科的親戚們,水鼩也會在白天出來逛大街,而且牠還有特殊專長(也可以說是特異功能),那 就是游泳和潛水(潛入水中搜尋食物,包括水生昆蟲、魚、蝦等生物),其實除了上述說明,也沒有再多資訊了!因為極難發現其蹤,對牠們的「祕密私生活」也就 所知有限。水鼩第一次被發現是在1970年代,當時是由一位美國人Jones,在南投縣與高雄縣的低海拔山區(300~750公尺)溪流中採集到。但一直 到現在,也只有不超過十筆的資料可考。曾聽聞早年在七家灣溪有捕獲記錄,近年來更有多筆的目擊消息,因此水鼩在七家灣溪存在的可能性極高。但對於牠是否會 以櫻花鉤吻鮭的仔魚為食,則不可知,或許牠是被忽略的小鮭魚的天敵,但一切亟待進一步的確定。

記數到武陵的次數已不再有意義,重要的是她給我的感覺,總是那麼的夢幻與詩意。尤其某次服勤時,在武陵小徑上漫步雨中,雨霧茫茫的情境,很容易讓人有兩極化的心情,悲者更沈,意者愈愛。

夜晚置身武陵的森林中,總想像著一個畫面──白面鼯鼠無聲的滑翔在高大的樹間忙著找尋殼斗科果實、松樹的毬果與樹梢嫩葉,偶而發出一兩聲口哨叫聲;蝙蝠 穿梭林間忙著抓蟲子飽餐一頓;老鼠、鼩鼱們則是靠著敏銳的聽覺與嗅覺找尋任何可下嚥的食物,同時還要躲避黃鼠狼無情的追殺。這時候,溪邊噗通一聲,一隻水 鼩匆忙的下水,幾秒後咬著一隻小魚上岸,甩甩身上的水滴,大搖大擺的離去......

載自雪霸國家公園簡訊冬季號第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