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有鷹成群 灰面鵟鷹血淚史喚起保育意識

作者:黃瀚瑩

秋日的某天黃昏,第一批到達台灣的灰面鵟鷹,開啟了鷹揚滿州的季節。

蔚藍的天空中出現了上百個黑點,逐漸靠近。轉眼間,數以百計的灰面鵟鷹在空中盤旋,隨著落山風輕盈降落......

灰面鵟鷹彷彿掀起寧靜小鎮的波瀾,讓全鎮頓時熱鬧起來。滿州國小的孩子們排演行動劇,歡迎這群遠道而來的大鳥;為了一睹「落鷹」奇景,數以千計的觀光客湧入滿洲......

不過,這樣人鳥和諧的畫面,是經過保育人士與長期政策推廣終於得到的成果。

灰面鵟鷹血淚史

時序倒回20多年前。當時日本環保團體察覺,日本境內雖已禁獵灰面鵟鷹,但仍可發現數量驚人的標本。抽絲剝繭的結果發現,這些灰面鵟鷹的皮毛,都來自台灣。

其實最早的年代,千百年來年年過境滿州的灰面鵟鷹與當地居民的關係尚稱和諧,獵捕僅為節慶與個人食用。但自從日本人以高價購買大量灰面鵟鷹皮毛製作標 本,鄉民在利之所趨下,便開始大量獵捕,白天用立在林木間的鷹腳踏,夜晚則用竹竿揮打,待獵槍與照明器具普及,濫捕的現象日趨嚴重。灰面鵟鷹來到台灣,等 於來到血腥的屠殺場,守候在滿州的人不是拿著望遠鏡而是獵槍,短短的過境期,台灣偷渡出口的灰面鵟鷹一度高達三萬多隻。

不僅如此,倖存的灰面鵟鷹北返經過台中、彰化時,還要再度面臨一場浩劫,當時甚至流傳一句諺語:「南路鷹(彰化地區居民對灰面鵟鷹的俗稱),一萬死九千。」

重燃生機

台灣與日本的保育團體於是串連起來,為保護灰面鵟鷹展開無國界的奔走。這是保育史上的里程碑,是台灣首次針對特定物種進行的保育運動。

在保育人士呼籲下,政府也格外重視濫捕問題,1984年墾丁國家公園成立,開始由國家公園警察隊負責取締違法獵捕。1980年代通過的「野生動物保育法」,更將灰面鵟鷹明文列入應予保育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待續)


※灰面鵟鷹小檔案(攝影:王力平)  

南路鷹(攝影:王力平) 成鳥身長約40~50公分,翼展約110公分,翼型尖長,頭、背為褐色,頰部灰色,雌鳥胸部夾雜白色羽斑,雄鳥為整片赤褐色,幼鳥胸腹部為縱斑。繁殖於 西伯利亞、中國大陸、朝鮮半島與日本等地。每年10月初至10月底南下移棲,經華南、台灣以及東南亞一帶,至緬甸、馬來半島、菲律賓群島、婆羅州、摩鹿加 群島和新幾內亞等地度冬;來年3月底至4月中旬北返繁殖時,由恆春進入台灣,飛至彰化八卦山、大肚山及火炎山附近休息,再沿海岸線經新竹沿海飛入台灣海 峽。另有小部分至觀音山後沿淡水河飛出。

根據連橫《台灣通史》記載:「每年清明,有鷹成群,自南而北,至大甲溪畔鐵砧山,聚哭極哀。彰人稱為南路鷹。」其他別稱則有國慶鳥、南路鷹、清明鳥、山後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