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 輯:臺灣國家公園編輯小組
資料來源: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地區陸生昆蟲相調查及監測模式建立(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研究報告)
雪霸國家公園於目前有許多關於昆蟲的研究成果,對於園區的昆蟲資源、特有性、保育類及其生態環境資料等提供良好的管理經營參考。然而,隨著年代、遊客等因素引起的環境變遷、人為等不同程度的干擾,藉由研究調查雪霸地區的昆蟲資源是否有所改變,另外,昆蟲中有許多被認為是良好的陸域生態系環境指標,詳細而正確的調查工作,可有助於利用昆蟲來監測國家公園生態環境的變化。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中華民國國家公園學會規劃一年的研究計畫,分區調查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地區的昆蟲資源,尤其著重於過去較少探討的「樹冠層鱗翅目昆蟲」及「鞘翅目昆蟲」,藉由衛星定位,逐一建立有效的昆蟲資源資料庫,並調查主要樹種物候與棲息的昆蟲出現時間之關係,同時建立研究法以利後續監測工作之開展,以提供管理處最佳的管理與經營方針。
研究中發現,細邊琉灰蝶(Celastrina lavendularis himilcon)幼蟲以墨點櫻桃花苞為食,該種灰蝶乃是常見品種,但由於成蝶外型與其他琉灰蝶容易混淆(尤其是靛色琉灰蝶,Acytolepsis puspa myla)。過去文獻中,生物學資料有不少錯誤,目前牠的寄主植物已知者只有無患子科之喬木賽欒華(Eurycorymbus cavaleriei)及一些攀緣性豆科植物,本研究的這項發現說明細邊琉灰蝶可以廣於利用多種森林植物之林冠層繁殖器官。
調查發現6月份為發現物種最多的月份,共有25種蝶類被記錄,佔了研究期間總發現物種之43%,為發現蝶類物種最多的月份。6至7月有許多一年一世代之成蝶僅在此時出現,例如萬大弧弄蝶與流星絹粉蝶。
春季(3至5月)為物種數量相對較少的季節,但是有些物種卻僅在此季節活動,例如劍鳳蝶與巒大鋸灰蝶。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地區夏季與秋季發現的陸生昆蟲數量上變動幅度不大,但是夏季物種數量仍較秋季豐富一些,觀霧地區大多數之蝶類物種皆可在此時節被記錄。
大紫琉灰蝶、紫日灰蝶、大幽眼蝶、深山黛眼蝶為在觀霧地區穩定出現且族群數量豐富之常見種類,大絹斑蝶與多姿麝鳳蝶飛行速度緩慢,且性喜訪花嬉戲,為一般遊客容易親近與觀察之種類。研究調查期間亦觀察到保育類蝴蝶─曙鳳蝶之記錄,主要於8、9、10月出現,但族群數量不多,僅有9隻觀察記錄。
此外有些種類生性隱密、飛行迅速不易觀察或是在該地可能為偶發性之種類,因此記錄之數量較少。例如綠弄蝶與褐翅綠弄蝶即屬於生性較為隱密之蝶種,在研究調查期間僅各有1次發現記錄。柯氏黛眼蝶為棲息在中海拔山區之種類,但是由於底色與棲息環境相近且飛行迅速,因此亦不易察覺與記錄。
雪霸國家公園觀霧地區本年度之白校欑開花展葉高峰期為6月份,7月之調查期間已到達抽芽末期,此時殘存之花序所剩無幾,新展開之嫩葉多數已平展硬化成老熟葉,因此取食利用嫩葉之樹冠層鱗翅目昆蟲種類與數量已經驟然下降,顯示昆蟲的生態與植物物候有密切的關係。
4月至6月為多種喬木開花期間,例如槭樹科與殼斗科植物皆有許多種類在此時開花,許多鞘翅目昆蟲聚集於樹冠取食花冠、花粉與花蜜,因此物種數量較7至9月來得多。尤其在6月份為觀霧地區之優勢樹種—白校欑之花序盛開期,吸引許多仰賴花序為食之甲蟲種類聚集,因此該月發現之甲蟲種類遽增,相較之下,7月至9月由於白校欑花期已過,物種數量顯得稀少許多。
樂山林道可能因為車輛活動頻繁,發現道路兩側邊坡養護有定期除草之情形,對於物種多樣性產生影響,減少了蝶類於該地活動的情形。此外,觀霧地區與其他海拔相近的地區比較,發現觀霧地區之蝶類多樣性指數位居首位,且高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的慈恩地區。
此項研究於98年度的重心在於調查法之建立,未能針對開芽、開花、結果、成葉等不同階段進行調查比較,將來若進行相關研究,應針對植物物候之不同階段進行取樣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