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金門國家公園古厝活化再現風華

採訪報導 臺灣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莊曜勵
照片提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金門國家公園(以下簡稱金管處)成立於民國84,總面積為3,528.74公頃,範圍包括太武山區、古寧頭區、古崗區、馬山區、烈嶼區等五個區域,金門裡的聚落包含了閩粵僑鄉的社會文化,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等多場戰役烽火。隨著戰地管制解除,駐軍越來越少,旅遊觀光已成為金門目前主要的經濟活動,在強化觀光及旅遊的宗旨下,也有必要就現有的文創產業加以重新評估它的效益。

金管處以「維護傳統聚落風貌,保存地方建築特色」的願景下,將「強化住民參與機制,凝聚社區整體共識」視為重要目標。金管處在成立之後,有12處具代表性傳統聚落被劃入重點維護保存,但傳統聚落的營造、活化利用及產業社區化更是金管處近年來亟欲達成的重要目標。金管處長期和居民溝通來作整體規劃,透過耆老的口述歷史與專訪來復原舊建築之面貌,包含了閩南式建築、聚落選址、背山面水的佈局、還有僑鄉文化,這些傳統建築連成了線與面修復工程不僅使傳統聚落能以完整保存,更是找尋屬於聚落共同的回憶。

除了傳統聚落,金門國家公園對於軍事遺址的保存與活化再利用也不遺餘力,設立了八二三戰史館、古寧頭戰史館、湖井頭戰史館,並修復了九宮坑道、瓊林民防坑道等等設施,結合戰役老兵的人物史料,不僅僅能讓遊客體認當年的歷史痕跡以及讓曾在金門的退伍阿兵哥找回他的金門記憶,也能經營這塊土地以及社區居民的感情。

金管處致力於社區共同體的意識作為前提和目標,鼓勵社區居民參與地方公共事務,利用「家有產業」的構想,並結合金門的文物與古蹟,像是高粱酒、戰地坑道、洋樓等,除了靠導覽、解說、3D情境模擬以外,並讓當地社區居民共同經營管理與解說導覽,讓金門當地的人文、歷史文化能有「溫度」的重現,給來訪的旅客產生內心深處的感動與金門文物歷史的了解,進而吸引更多遊客到金門古蹟地遊玩,產生更為深刻的體驗與感觸。

山后52號民宿修復前
山后52號民宿修復前
山后52號民宿修復後
山后52號民宿修復後
珠山28號民宿修復前
珠山28號民宿修復前
珠山28號民宿修復後
珠山28號民宿修復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