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宥閎、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課課員 陳宥閎
「你知道走潮間帶之路跟一般步道最大的差異是什麼嗎?」
「你有發現嗎?世界上幾乎每一條步道的起點都是零公里,里程碑上的數字會隨著距離累加。但是潮間帶之路,無論你從哪邊出發,最後,每個人都會走到海平面下的終點。」
位於烈嶼南邊的南山頭,是一座面對臺灣海峽及大陸九龍江出海口的孤立岬角,人群少且安靜,接近我心底預期的天涯海角。
試想背後是整座島嶼及中國大陸,而眼前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洋,在沒有路的情況下,心裡那塊長途跋涉下的牽掛、那個必須再多做一點什麼的癮頭,才能完完全全放下,於是我偷偷將他命名為「金門的盡頭」。
每年3月到4月當海水潮汐漲退之間,位於「金門的盡頭」的南山頭海岸,會季節性出現以石蓴、滸苔等為主的綠色藻類,布滿在潮水漲退之間的潮間帶。於是乎,拾起背包,走下距離南山頭四營區100公尺遠,位在南邊海岸線的玄武岩礁質青岐-南山頭一帶海岸。一片綠石槽景觀將為人們開啟一條從海平面km0,000往下的潮間帶之路。
海水潮汐漲、退之間的區域稱為「潮間帶」。地球上海陸交界地帶,受到潮汐影響,每天有2次沉浸於海水之間,也有2次暴露於陽光之下。因此,生活在潮間帶的各種生物,必須具備適應驟變海陸環境的能力。
綠石槽景觀,乃經過海水波浪長期的沖刷,質地鬆軟的部分被侵蝕,留下較堅硬的部分就形成溝槽,使得牡丹菜、滸苔、石蓴等綠色藻類,附著在沙質礁岩潮間帶,中低潮帶至潮下帶的位置。
也因此,這趟從海平面往下走的潮間帶之路,必須注意每日潮汐漲退的變化才能看到的魔幻景色。在這裡,「觸摸」不再只是手的責任,而要全身性感受海水到陽光,潮間帶的生物是如何在這環境下生存下來。
看著浪上浪下,我常在想,海浪打上來時,螃蟹會退縮嗎?要如何隨著潮水退後往前,攝食、保持熱平衡? 當嘗試角色扮演到一定程度,對潮間帶環境的觀察力就會隨著你所扮演的角色一併被激發出來。
累積足夠經歷後,會自然產生想要瞭解各種事物的想法。用親身體驗的方式,與超乎預期的世界相逢。看到佇立於青岐海岸上的前輩(生痕化石),如果能夠感受過去曾發生的種種,便能夠體會與尊重自然環境以及歷史事件的存在。
相對於爬山的翻山越嶺,前往烈嶼潮間帶的路程中,手腳並用是必需的技巧,而全身痠痛也是探索這段路必然的後遺症。面對自然生態環境富足的小島,夏季能瞧見潮間帶生物的蹤跡,冬季迎來大海和候鳥的共同生命圈,烈嶼的豐饒舉目可見。
擁有國家公園的好處是,大自然美景不外乎藏於無人煙的地方。世界上能稱為偉大(Great)的景點,絕大多數都是大自然的成就。與國家公園同在的大自然,成為人類保護美景必經的路途。
在這趟烈嶼南山頭的微旅行之旅,望著海浪拍打搖曳,我相信周遭環境若得以好好維護,也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