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創作背景
玉山國家公園是臺灣黑熊重要的棲息環境,其中又以大分地區最常看見臺灣黑熊蹤跡。因為臺灣黑熊活動範圍廣大,若能夠有效的保護牠,同時可保護到其他許多物種及棲地,因此臺灣黑熊被視為衡量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重要指標。
「米亞桑」(Miasang)在布農語代表家鄉、故鄉的意思,書名取用是想引導讀者思考,共同保育這個珍稀物種,讓臺灣可以成為黑熊的米亞桑。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期盼透過本書出版,讓讀者對臺灣黑熊在野外的現況有所認知,並將野生動物保育之觀念建立在讀者心中。
本書以手繪圖方式呈現,故事描述一位布農族爺爺來到孫女的學校,分享年輕當獵人時與黑熊的一段緣分,原本不知如何保護黑熊的他,因打獵偶然看見一隻斷了手趾的黑熊,再加上他與臺灣黑熊研究團隊接觸後,得知臺灣黑熊目前的困境,發現自己還能以自發協助卸除野外捕獸夾,為黑熊盡一份心力,而班上同學聽完爺爺的分享,也激發想要好好保護臺灣黑熊的念頭。
內容介紹
這週老師舉辦「非熊厲害」玩具日,邀請小朋友帶小熊玩具跟大家分享。布妮把一隻爺爺給的臺灣黑熊木雕擺上,老師順勢讓大家了解臺灣黑熊的特徵: 胸前有一道白色彎月,並請布妮爺爺來介紹臺灣黑熊。
爺爺來班上分享了一個雲豹和黑熊互相彩繪的故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爺爺說,雲豹在臺灣已經幾乎絕跡,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不要讓臺灣黑熊也跟著消失。
布妮覺得不可置信,爺爺常說上山打獵的事,為何這回竟說要保育黑熊呢? 爺爺回憶16歲那年,跟族人巡視陷阱時,發現誤中捕獸夾而咬斷腳趾求生的臺灣黑熊。過了不久,遠遠望見小熊出沒,想靠近卻被突然冒出的大黑熊嚇到。本想拿箭射牠,卻發現牠腳趾斷了一截,沒想到竟是當年那隻黑熊。
布妮詢問怎麼會遲疑射箭,難道不怕那隻黑熊咬人嗎? 爺爺回應,當初那隻黑熊腳趾斷了,生活一定不方便,又生了小熊,一定更辛苦,便不忍下手。
另一個小朋友坤帝夫知道,爺爺至今都會上山尋找捕獸夾並且拆除。爺爺補充說明,有次幫一個研究團隊運送補給品,才知道原來有人跋山涉水來研究臺灣黑熊。一路上聽他們談話,原來臺灣黑熊只剩下幾百隻,便想著如何為黑熊做些什麼。後來工作之餘,繼續自願幫研究團隊運送補給品,甚至加入志工,成為「熊熊幫」一員。
不過真正讓爺爺動起清理捕獸夾念頭,則是另一個故事。有位山友再度登山,是想將過往遺留在山區的銅牌回收,這啟發了爺爺動手去清理捕獸夾和套索,這些不屬於原本山林之物的想法。聽完故事,小朋友紛紛表示想加入「熊熊幫」,一起幫助保育臺灣黑熊。
最後小朋友呼頌即興編歌,帶領大家唱出熊熊幫之歌,透過歌詞可以知道如何幫助臺灣黑熊,讓牠們快樂長存在山林之中。
本書於玉山國家公園官網有開放電子書閱覽,提供民眾隨時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