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臺灣國家公園


:::

穿越時空,遇見珠山繁華—珠山聚落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電子書:大地上的居所」珠山聚落 P97-P110

珠山聚落(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珠山聚落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安詳、寧靜、親切是珠山聚落予人普遍的印象。它的安詳,是聚落的地理型態,使得「雞犬相聞」的桃花源景觀,表露無遺;它的寧靜,是因為聚落規模不大,在高處遠眺,覺得井然有序;它的親切,表現在薛氏族人對到訪者的熱誠上,不論是舊識或新客,在古厝前、大潭邊一坐,總能天南地北聊上一會。

珠山聚落整體形勢宛如覆缽,被本地堪輿師稱為「四水歸塘穴」,四周丘陵環境,林木茂密,後有靠山雞庵山,中有水塘(大潭),乃富貴之勢。整個聚落以大宗宗祠及大潭為主軸,建物依序配置在四周的緩坡上並面向大潭,充分展現傳統聚落因地制宜之環境哲學。

薛氏族人來自河南,元代順宗至元5年(1345年)其先祖貞固公避難渡海至浯洲,選擇了太文山、龜山的中間盆地—珠山,造屋闢田,稱村名曰「薛厝坑」,這個村子的形成已逾650餘年,昔稱為「山仔兜」。

珠山的民居建築,與山后、瓊林相比,格局並不算大,但由於地形的關係,整個聚落和諧地與周遭的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可謂「雖由人造,宛若天開」。聚落中較大規模的建物是座落於大社的「頂三落」,約在清乾隆41年所建。

17世紀中葉,部分族人遷往澎湖西嶼內垵,19世紀末、20世紀初更遠渡南洋,特別是菲律賓,促成了僑匯經濟的蓬勃發展,也興建了許多重要建築物,如下三落、大夫第等。

位於大潭邊的「下三落」,其建築樣式乃模仿自廈門禾山奄兜村(金門薛氏由此移來)某宗親的宅第。其宅座東向西並向南開設大門,在早期門口埕上鋪設粗珀(磚塊),並將宅前「大潭」修築成橢圓形堤岸,開濬溝通「宮橋潭」,溝上置巨石版以利通行。

如此便使得大、小社連成一氣,是珠山相當重要的民宅。

下三落(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下三落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大夫第」為清末族人在南洋發達後捐官所致。「大夫第」位居大社外圍,為兩落大厝加左右護龍的建物,格局十分可觀,外觀的六角砌磚,更是金門民居少見的精緻手法,值得留心欣賞。

大夫第照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大夫第照片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同時重視教育,旅外鄉親出錢出力創辦了珠山小學,擔負起下一代的培育工作。因面臨國共戰爭,校務因此停頓,後來校舍成為國軍的「化學兵學校」,民國81年後歸還珠山薛氏宗親會。現在的珠山小學,已改建為珠山飯店。

現今珠山飯店(原珠山小學)照片(洪清漳老師拍攝/提供)
現今珠山飯店(原珠山小學)照片
(洪清漳老師拍攝/提供)

清光緒15年(1889年),珠山薛永南兄弟前往菲律賓伊里安,致富後,於民國17年返鄉,在龜山南麓興建「薛永南兄弟洋樓」,成為珠山鄉僑赴菲律賓謀生發達後返鄉興建番仔樓建築的第一人。

由於當時盜匪橫行,洋樓建築的配置多半考量著防禦的需求。薛永南洋樓的「更樓」以及珠山另外興建的「薛芳見洋樓」之「機關樓」與位在雞庵山頂的「濯岩」,結成一體,成為珠山重要的防禦、料敵的設施。

薛永南洋樓照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薛永南洋樓照片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薛芳見洋樓」之「機關樓」照片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隆盛攝)
「薛芳見洋樓」之「機關樓」照片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隆盛攝)

薛氏家廟後方的雞庵山及其濯岩,為珠山重要的文化地景。雞庵山於民國之後,闢建成珠山公園,現在在金門國家公園規劃下建有登山步道及涼亭,景觀絕佳,可眺望整個珠山聚落。

珠山公園登山步道之涼亭可以眺望整個珠山聚落(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隆盛攝)
珠山公園登山步道之涼亭可以眺望整個珠山聚落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隆盛攝)

濯岩,俗稱「石頭頂」,昔日上方築有一棟建築(石頭頂樓仔),是村裡人招待貴賓之所,樓前有巨榕遮蔭,為珠山一景,但今日巨榕已被颱風吹倒,樓房亦因年久失修而倒塌。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為維護傳統聚落及傳統建築之公共安全、交通及衛生,並改善聚落景觀風貌,於103年著手進行頹屋整理後,由民宿或在地居民協助進行維護美化工作,塑造優質聚落人文景觀與環境。

將軍第修繕後民宿照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隆盛攝)
將軍第修繕後民宿照片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隆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