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部落社區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民俗文化盡收眼底—山后聚落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電子書:大地上的居所」山后聚落 P63-P77

山后聚落(山后民俗文化村)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山后聚落(山后民俗文化村)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山后民俗文化村」名氣之響亮,宛如鑲在金門島的一顆明珠,璀璨動人。

山后包括3個聚落:「頂堡、中堡及下堡」。一般習慣所稱的「山后民俗文化村」,乃是專指「中堡」聚落。頂堡、中堡主要為王氏宗族所居住,而下堡則是梁氏宗族的血緣聚落。

唐牧馬監陳淵率12姓來金門,王氏即為其一。山后王氏的開金祖王璉,為王審知的八世孫,約於宋末元初之際移居山后一帶,務農討海為生。

19世紀中葉以後,金門生活困苦,尋求生機於海外,形成了歷史上的華僑年代,也開展金門僑鄉的社會變遷。

王明玉(國珍)約於1868年前往日本,是金門山后王家在日本的第一代。3年後(1871年),王氏於神戶成立貿易商號「復興號」,開始了東亞貿易網路的布局。並於復興號營運5年後(1876年),事業有成的王明玉攜資返鄉,見當時鄉里人口眾多,於是決定另覓新地(中堡)興築新式僑村,分與族人。

歷經25年,於光緒26年(1900年)竣工,山后中堡一共興建了二落大厝16棟、宗祠及海珠堂鄉塾各1棟,佔地15,000平方公尺,即為著名的山后中堡18間。用料講究、慢工出細活,使得山后中堡的建築群,呈現了工整、精緻的風貌。

其中海珠堂為晚清王家創辦的鄉塾,得名於旭日東昇海面之意境。海珠堂的正殿奉祀了王國珍及王敬濟二位先賢,表彰他們對於鄉里的貢獻。

海珠堂中展示山后中堡的創建、王氏家族的發展、海外僑領王敬祥資助國民革命、山后王家與板橋林家聯姻、展現金門鄉僑旅外發展的實力。另亦介紹與山后中堡同一時期閩粵僑村的興建,如南安官橋頭的蔡氏家族大厝等。

海珠堂現今展示山后中堡的創建、人文歷史發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海珠堂現今展示山后中堡的創建、人文歷史發展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隨著國軍入駐金門與戰爭的爆發,山后人口嚴重外流,房舍荒廢閒置。

民國68年初,金門政務委員會成立,在「光大文化遺產,弘揚優良民俗」的理由下,決定將山后建設成「金門民俗文化村」,進行古厝的修護工程,並增築馬廄、圍牆、牌坊,並將部分家祠及民宅布置為「文物館」、「禮儀館」、「喜慶館」、「休閒館」、「武道館」、「生產館」等6座主題館,以及「古官邸」一座。裡面展示許多金門傳統的文物,如紅眠床、花轎、傳統服飾、瓷器、錢幣等日常用品。

喜慶館閩式建築(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喜慶館閩式建築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喜慶館花轎(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喜慶館花轎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部分建物因王姓族人住宅所需,門口若掛上「住宅」二字者,即是參觀者不宜打擾的地方。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成立後,負起了聚落保存之工作,並委由山后民俗文化基金會統籌管理。

以山后中堡來說,聚落的構成單元主要是二落大厝,其配置的方式則是呈現工整對齊的排列,配置在靠山面海的緩坡上。

山后的王氏宗祠,為二落式的建築,前落為門廳,後落為供奉開閩王三昆仲及王氏列祖列宗牌位的主殿。

王氏宗祠(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王氏宗祠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王氏宗祠選擇在前低後高的緩坡上興建,故自然形成後殿高於前殿的效果,又因規制的關係,後殿的進深大於前殿,面寬上也稍大。

王氏宗祠現在兼做「禮儀館」,時至今日仍保有祭祀的古禮,清明或冬至的時節,可以前往觀禮,目的是希望讓現代的人們了解昔日社會重視宗族人倫的禮制。

王氏宗祠細節(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王氏宗祠細節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廖東坤攝)

中堡完整的隘門,規模應屬金門最大且非常具有特色。18棟之間的橫向隘門多以石條修築,視覺可以穿透,危急時又可關閉防禦。

山后中堡有18間格局工整的二落大厝,燕尾起翹昂揚,配以完整的橫向隘門,呈現經過整體規劃而精緻的聚落型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山后中堡有18間格局工整的二落大厝,燕尾起翹昂揚,
配以完整的橫向隘門,呈現經過整體規劃而精緻的聚落型態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如果想要欣賞山后聚落的全景,可繞道至後方的山坡上,不但可綜觀聚落延伸至大海的空間關係,也可看到3排二落大厝,前後左右工整對稱的規劃,同時從巷頭望去,建築的燕尾屋脊一一相向,為相當精緻、氣勢磅礴的聚落景觀。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