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挑戰與思考 - 與自然之力共存的考驗
地震的挑戰與思考
與自然之力共存的考驗
文/陳筱君
圖/太管處
受訪者/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企劃經理科科員 李敏俊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秘書 孫麗珠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蘇花管理站技士 王君瑋
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李光中
2024年4月3日上午7時58分09秒,在全臺灣大多數人都趕著 上班、上課的交通尖峰時刻,震央位於花蓮壽豐、芮氏規模7.2的 地牛一翻身,以高山峽谷、奇石聳立的壯麗景致,吸引無數旅客朝 聖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頓時被如大雨傾瀉而下的落石劃出一道道傷 口,昔日美景多處崩毀或被土石掩埋,滿目瘡痍。然而,這場大地 老師出的震撼考題,也讓我們重新省思,當人們享受著自然資源與 景致的同時,該如何面對其不確定性與風險。
驚心動魄的大地震撼
距離太魯閣國家公園最近的地震觀測站,位於花蓮縣 秀林鄉和平村,可說就在園區門口,地震發生當時, 測出中央氣象署地震分級中震度6強的烈震,強度僅 次於最高等級的7級劇震,讓人無法站穩,天搖地動 過後,伴隨而來的山崩地裂,改變了記憶當中的盛世 美景,感受到大自然震懾人心的力量。
任職於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太管處)企 劃經理科的科員李敏俊,評估能以自身在2019年遭 遇418花蓮地震時,於天祥管理站救援、處理震度7 級劇震的經驗幫助救災,於是自願留守並加入救援行 動,隨即與同事們會合,分批進入蘇花管理站管轄的 小錐麓步道、得卡倫步道與砂卡礑步道緊急救援並初 步勘災。
李敏俊還記得,第一時間進入砂卡礑步道時,過去的 湛藍溪水、河床上絢麗的大理岩紋景致和沿著溪流蜿 蜒築成的步道皆已不復見,尤其是過去河中壘石處 處,佈滿被河水沖刷至圓滑、光亮的大理岩與片麻 岩,已經被地震時崩落下來的石塊覆蓋。
第一批搜救人員,更親身經歷山河美景變色的一瞬 間,「我們走水路進入步道深處展開救援時,行經步 道0.45 公里處,先聽到低鳴聲,然後就看到落石開 始鬆動,沒多久,約80 公尺高的整片山壁,就伴隨 著大量落石崩塌下來。」
驚險一刻發生前,李敏俊一行人在溪床大力向趕來會 合,走在步道上的保育巡查員游盛巖呼喊及揮手示 警,要他往後撤退尋找安全的角落掩蔽,回憶起這一 幕李敏俊仍心有餘悸:「幸好最後他看懂了我們比出 向後跑的手勢,即時避開山崩。」
山崩發生那一刻,落石往溪谷處形成一道道沙塵瀑 布,其力道之強,由塵煙漫布、災情處處可知。例如, 砂卡礑步道全長4.1 公里,沿途護欄、觀景平臺,被 大量土石擊毀,整條溪谷幾乎被完全掩埋,地貌、景 致與過去截然不同。
「以前園區遭遇地震或颱風時,大部分僅是局部性受 損,但這次的地震災害是我個人在太管處服務30多 年來,見過最嚴重的一次」,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秘書孫麗珠細數此次受災的區域,「主震過後,餘震仍舊頻繁,除了第一時間救援受困的遊客,為了安全 起見,只能請保育巡查員在相對安全區域進行初步踏 察,概略地盤點園區內受影響與災損的區域。」
「災情從本園區東北側的大清水遊憩區沿著蘇花公 路往南到匯德、崇德,一直到太魯閣臺地及太魯閣牌 坊,接著往臺8線中橫公路的長春祠、布洛灣、燕 子口、九曲洞到天祥的白楊步道。太管處最精華的 峽谷段和清水斷崖等重要景點的遊憩設施嚴重損毀, 範圍之廣前所未見。」
雖然九曲洞等景點的明隧道在此次地震當中,有效發 揮抵擋落石和避難的功能,然而,園區內仍有許多 如:砂卡礑步道、綠水步道、錐麓古道等步道,受限 於環境因素,僅能在最大限度內施作避難或保護設 施,也成為此次地震受損嚴重、大多數遊客受困的區域。
震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緊急應處工作
1、成立災害應變中心,由首長及所有一級主管進 駐。
2、中、英、日網站公告全園區禁止遊客進入。
3、出動人員巡查回報災情並封閉步道口。
4、持續配合救災單位進行遊客救援及暫時安置。
5、關注天氣變化對救災及環境之影響。
與時間賽跑救出受困遊客
地震當下蘇花管理站技士王君瑋也身在其 中,當天開車上班路經「東西橫貫公路牌 樓」附近的她,因落石不斷暫時阻斷前往 辦公室的路,只能等待道路搶通,所幸當 日行動通訊系統並未因強震損毀,通訊一切正常,立刻開始聯絡現場同事、確認相關災情和救援行動;而平日即在步道四處 巡視的保育巡查員們與留守的駐站同仁,率先深入步道救出受困旅客,成為消防及 緊急救護人員抵達前的搜救主力。
王君瑋回想起,當保育巡查員羅正華與李敏俊在鄰近蘇花管理站的小錐麓步道,救 出第一組遊客時,母女倆分別有不同程度 的外傷,並且研判其中一位需要馬上送醫處理,此時將車停在太魯閣牌樓的王君瑋,等到了負責搶通公路的工程人員和救護車,搭著救護車進入園區後,除了協助母女就 醫外,更重要的是,在大部分同仁都已出門執行救援任務之際,接手調度辦公室內急速湧入的支援需求調度。
除了不斷湧入的電話通報,管處或外站同仁也在第一時間根據停車場監視器與現場 清潔人員或保育巡查員的回報,推估進入 步道內的遊客人數。以此次受創甚深的砂卡礑步道為例,「我們的救援行動整整歷時約28個小時」,李敏俊回憶起當天與保育巡查員羅正華、江正龍從小錐麓步道西段進入砂卡礑步道,再與後面趕至的游盛巖合力參與施救的過程。
由於地震發生的時間尚早,步道內遊客和營業中的攤販不多,在搜救隊伍抵達之前,連同園區內的清潔人員,已經有14人陸續 先行抵達有當地居民販售食物與工藝品的五間屋,在等待救援的同時,小販也拿出飲食提供給大家補充體力「為了保持手機電力,我請他們推派一位代表,以簡訊和我們保持聯絡。」
由於步道大部分的區域,已經被落石擊毀, 再加上沿途持續崩塌,搜救隊伍必須溯溪 前行,不斷地在河道中上爬、下切,改變 路線,因於砂卡礑步道0.45K遇到大規模土石崩塌夾帶大量沙塵,一度撤回管理站,下午重新 整備後與消防隊員會合,再次進入砂卡礑步道。考量 天色已晚,傍晚時分由當地居民、消防隊員和清潔人 員將9位外國遊客帶出步道,留下體力明顯不支的2 名加拿大籍遊客於五間屋等待。
「經由2位外籍旅客告知,確認上午通報協尋的露 天咖啡店老闆娘仍然受困在步道深處,且地震當時正 在煮咖啡,情況可能相當危險」,李敏俊、羅正華、 游盛巖、消防隊員與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九大 隊太魯閣分隊小隊長陳榮華,自五間屋繼續往步道搜尋,最後循著由淡轉為濃烈的瓦斯味,於2.4公里處 的土石堆中找到傷勢嚴重的老闆娘,並輪流背負至 2.0 公里安全處,由羅正華及消防隊留下照顧傷患, 其他人對外尋求幫手支援。
「每個從步道走出來的人都變成黑色的,全身是厚厚 一層灰」,這是王君瑋參與搜救的過程中,印象最深 刻的一幕。而留在砂卡礑步道中陪伴傷患的羅正華, 因擔心落石擊中傷患,僅依靠著同事們留下的少量食 物,抵擋山區低溫,一夜未曾闔眼,直到第2天下午 約1點半由直昇機吊掛傷患後,才自行走出步道,回 到辦公室繼續待命救援。
地變後的應變之道
雖然此次地震對人們來說可能是一生難得遭遇一次的 天災,但對環境而言,卻是形成太魯閣壯麗景致的重 要自然力量之一。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 李光中回憶起30多年前,初訪立霧溪與荖西溪的匯 流處,近距離被峽谷巨岩及湍急水勢之美震懾與感 動,「大學時代,我跟著老師、同學,一起到剛成立 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野外考察,當時還可以走到慈 母橋下,我們跳過一顆又一顆大小石頭溯溪,覺得 很不可思議,大自然如何把那麼多大石頭堆進河床中?」
太魯閣峽谷的形成,乃因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 板塊擠壓、碰撞的造山運動,將位於海底的岩層持續 向上抬升;另外則是臺灣位處於亞熱帶,迎風面的東 部夏季高溫多雨、多颱風,豐沛的雨水在集水區形成 一條條湍急的河流,匯入立霧溪中,極速流經質地細 緻且可溶於水的大理岩,劇烈的侵蝕作用與溪水如利 刃般不斷下切,在地殼抬升伴隨斷層、地震與溪水下 切等作用長期交互影響下,呈現深度超過1,000公尺 的垂直壁立V型山谷奇景。
「過去,我們透過理論來想像地震引發山崩的影響 力,經過這次403地震才有機會見證,原來地震在 太魯閣園區內,能夠引發如此大規模的區域性山崩, 形成大量體的落石和崩積層」,李光中以大家常常散 步、位於清水斷崖旁的崇德隧道口的步道為例,「透 過這次地震引起的崩塌,讓我們知道,那條通往海邊的步道,原來也是沿著巨大崩積層所築成的,而地震 加上洪水對於太魯閣地形、地貌的影響力,可能比我 們過去認知的還要巨大和快速,立霧溪峽谷可能僅僅 數萬年就有了如今的規模。」
李光中認為,這也正可以解釋,自從中部橫貫公路開 通之後,太魯閣得天獨厚的奇險美景雖更方便世人進 入欣賞,然而,這最初強調「人定勝天」的艱鉅工程, 卻在短短6、70年間,多次因為地震或風災而坍方、 重建,更有甚者,有部分路段的路基,或整段路基因 落石擊毀或豪大雨沖刷而被掏空、流失,連重建都困 難重重,只能改道而行;無論公路或步道,部分邊坡 甚至到了修無可修、用盡各種工法,都無法阻擋落石 的地步,只能改以修築隧道的方式,保障通行的人車 安全,「未來如果可以朝向盡量減少車輛行經邊坡的 機率、增修長隧道和短高架來通過邊坡,搭配遊園公 車設置及智慧監控系統設置,應該可以降低災害發生 的機率。」
其實,這也是太管處目前積極的作法之一。例如,九曲洞於2010年發生落石傷亡事件後,即決定採取與 環境共榮的生態工法,將九曲洞隧道延伸至步道入口,並在步道設置了3處防落石設施與1處兼具賞 景的水景設施,在此次地震中守護了遊客的生命安全。
地景、生態、安全的三重奏── 九曲洞隧道工程
如何讓隧道在設計上不破壞地景,又能夠防範落石, 是這項工程的最大挑戰。孫麗珠回憶當時為了要達成 兼顧工程、景觀與安全的目標,曾委託專家學者在九 曲洞步道東端地質高風險與落石區設置可移動式大 型攔落石傘,以及在西端設置FRP防落石棚,統計 每日落石量與觀察攔落石傘的設施承受力。最後基於 安全及結合地景與生態,決定九曲洞步道僅開放西端 700 公尺。
最特別的是,設置一座生態明隧道,以山豬骨架為造 型,每支支柱上刻有呈現峽谷代表性植物的浮雕圖 騰,如森氏菊、太魯閣櫟、臺灣蘆竹、金花石蒜與樟 葉槭,傳遞太魯閣生態資源的特色。未來太管處的安 全防護設施,也將繼續結合生態與地景、選用節能減 碳建材,以維護遊客安全及太魯閣的優美景觀。
攜手居民,從重建走向與自然共生
403地震後,國家公園署立即派員協助太管處勘災、 重建,並且確立分期、分區開放原則。孫麗珠表示, 目前整體地貌改變的實際情況,已委託專業的顧問公 司進行調查與安全評估,待地震活動趨緩後,將以無 人機並輔以人力,優先針對砂卡礑、燕子口、九曲洞、 白楊步道等災區進行調查、分析災害狀況及復建工程 的規畫建議,並制定分期分區計畫,逐步恢復太魯閣 昔日風貌。
對於安全性相對較高且災情較輕微的區域,在安全評 估無虞之下,預計於2024年底局部開放太魯閣臺地、 長春祠、布洛灣、天祥等遊憩據點;2025年底朝全 面開放努力。惟受損較嚴重的燕子口步道、砂卡礑步 道等,仍須詳細規劃重建方案,初步評估將於2031年開放。
或許是這片土地上的傷口太過於震撼,過去災後,每 每出現期待儘速開放的聲音,此次較為減少,透過一 張張真實呈現的災損照片,讓愈來愈多人認同「大地 需要休養生息、以減少未來反撲機會」的概念,期待 重新建立人類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永續共享山林資源。
而在大地復原、園區重建的漫長過程中,也必須考量 在地人的需求及參與,一向致力於推動「里山-里海」 的李光中認為,「太魯閣的重建關乎在地甚至整個 花東居民的生計,當然重新開放也是必需的」, 403 地震對於花蓮整體產業發展也許是個新思維的轉機, 日本311大地震後設立的「三陸復興國立公園」就 是一個值得參考的模式。
「這是一座沿著北邊青森、岩手、一路向南到宮城縣,總長約250公里的海岸公園,以里山-里海整 合取徑,連結既有的保護區、風景區和鄉村地區,將 公園範圍內居民傳統的生活模式、產業、文化工藝、 和防減災課題,都納入成為公園經營的重要工作,換 句話說,也就是希望實現整體區域『人與自然和諧共 生』的願景。」
李光中建議,透過跨部門、區域性整合規劃的新思 維,以太魯閣國家公園復育和重建為核心,連結既有 風景區主管機關,協助發展花蓮在地六級產業,「將 花蓮的森、川、里、海串在一起,成為彼此支持的永 續地景、海景,大家也會更願意投入保育山林及海洋 的工作。」
防治外來種入侵的新嘗試──原生植生球拓植計畫
這次地震在太魯閣產生了更多、更陡峭的坡面,讓人感覺:「大地變得更滄桑了!」然而,更多生命的挑戰與機會,也 從這些大地的裂縫中長了出來,正如同曾經於1987年發生大崩塌的長春祠附近峭壁,經歷了30多年,如今已完全是 一片生機盎然的模樣,孫麗珠認為「時間,能讓大自然自癒。」
不過,為了阻止繁殖力強盛的銀合歡、小花蔓澤蘭等外來種,在太魯閣修養生息期間入侵裸露的岩層、崩塌地,太管處 也與花蓮慈濟大學合作實驗性計畫,在張木林兩位老師帶領下,指導學生和解說志工採集杜虹花、密花苧麻、長葉苧麻、 駁骨丹和棕葉蘆等在地原生種籽,經繁瑣處理後製成一顆顆植生球。
7月上旬太管處與張木林老師帶著志工,播撒成千上萬顆太魯閣原生種籽在嚴重崩塌的崇德隧道口附近。孫麗珠強調, 目前原生種籽的採種、搜集仍持續進行,為了加強山林復原的力道,計畫未來在適合播種的季節,於坍方、岩層裸露區 域,克服峽谷強風的挑戰,以大型無人機攜帶種籽球播撒的方式,期加速與擴大植生球拓植的面積,恢復山林的生命力。
作者簡介
陳筱君
曾熱血沸騰地奔馳在不同的新聞現場,追求真相。當生命中另一個契機來臨,轉換跑道飛向美洲大陸,以各種大型公關行銷活動讓國際認識臺灣。而今,積累的養分成為斜槓創意底氣,悠遊於各類文字與活動企劃創意工作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