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話形塑未來海岸 - 跨域協力的永續練習曲
以對話形塑未來海岸 跨域協力的永續練習曲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蘇淑娟
海岸區域為人類發展的重要舞臺,以人類世的 觀點盱衡今日海岸環境變遷,體現人類正在轉 捩的十字路口;各種環境議題的專業知識固然 重要,從知識到行動見證的跨領域知識生產及 社會參與之重要性,更不容小覷。
近年以自然為師(Nature-based)的理論推 陳出新,尤其是全球組織的倡議與策略性活動 更是多樣。從全球倡議與活動,可結論出社會 參與和適地適性的解方之重要性。因此,跨領域對話對海岸區域發展遊憩和保育的未來甚為重要。
不同國家、地區的海岸之地形、氣候、水文、土壤、 例如屏東墾丁的貓鼻頭與森林遊樂區、臺南七股鹽田 052 濕地之樂 海岸之聲 動植物環境各有所異,自然條件殊異的海岸因所在社 會的經濟、文化、技術、政治、人地關係等之異同, 而造就各具特色的風貌與利用方式。海岸環境的發展 與利用,可說是一地或一國政治經濟與人地關係的結 果。
本文從日常生活接觸海岸環境的樣貌出發,說明海岸 環境活動的基本素養,並指出海岸遊憩、保育與各種 利用均需以認知動態環境為基礎、尊重自然、減量工 程,並落實由下而上的社會行動力以守護海岸,建構具韌性的島國臺灣。
對話一:海岸的人地關係
自然環境與遊憩設施的平衡點
海岸區域的人與土地關係,具體呈現在各種活動中,尤以遊憩活動最多樣豐富,海岸遊憩也是都會人口對 海岸最頻繁的利用與想像。從南到北、從本島到離 島,你我可能擁有許多相似經驗。
例如屏東墾丁的貓鼻頭與森林遊樂區、臺南七股鹽田與四草綠色隧道、嘉義鰲鼓溼地與東石海鮮、彰化芳苑潮間帶牛車採蚵、臺中高美濕地與夕陽、苗栗後龍好望角及竹南海濱自然公園、新竹南寮漁港與17公 里海岸、桃園觀音草漯沙丘及地質公園、臺北關渡自 然公園、新北野柳地質公園與鼻頭龍洞海岸、基隆和 平島與潮境公園。
向東而行,宜蘭蘭陽溪口濕地和52甲濕地、花蓮清 水斷層海岸、海浪滾石聲的七星潭,海岸山脈之東從 長濱考古遺址、三仙臺的驚艷地景、鏢旗魚傳承的成 功與文化沙拉盤的富岡漁港,離島馬祖藍眼淚與鬼斧神雕的坑道、金門的風獅爺和大橋、澎湖的石滬、牽 罟與菜宅等,是否讓你回憶經驗並重拾對它們的關心 呢?
這些地點的風貌與海岸環境密切相關,是環境特質與 人文化成之結果;從自然環境到人文社會的條件之組 成,各有系統關聯。部分景點保持渾然天成的自然環 境,部分景區則有較多的人為設施以增進寧適性,受 到各種使用者之不同喜好,青睞程度各有所異。
關於在自然中的寧適性,常因使用者需求或為增進遊憩體驗而改變自然環境;我們可以問人為設施究竟應建置到何程度?此乃環境韌性值得思考的面向,且有各種不同的判準:外來訪客和在地生活者對於個別景 點有不同的期待及認識,造就遊憩區域開發程度拿捏不易。若社會大眾對環境-社會-經濟均衡的韌性發展有深度認識,海岸景區或保護區的治理決策者才能有機會做出適地適性的決策,而不犧牲永續的環境韌 性。
海岸永續利用的多樣挑戰
除遊憩活動外,海岸區域的人地關係也呈現在其他活動,例如:農業、漁業、林業、海岸開發與交通、廢棄物處置、能源生產、甚至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等。這些活動並非名目式的存在,而是各有系統與環境關 聯。
例如海岸農業是艱辛的生產系統,對水、土、風、候 自有其需求與在地化的知識。又如,漁業捕撈不僅依 賴港口,亦有賴海洋和淡水生態的協調,與海岸環境有著動態的關係,例如「下海看山勢」即是漁夫與海 陸環境關係的關鍵技能。
關於海岸的開發利用,海岸侵蝕、地層下陷、暴潮溢淹、颱風侵害、海水上升及人工海岸等,無不牽動著海岸及海陸生態過渡帶的關係。人們喜愛海岸公路晨昏殊異之景,豔陽下或海濤吼吼中亦有美學,在極端 氣候下,卻有著四伏的危機。至於海岸廢棄物的擴展,雖無完整的科學數據,然而高度消費的臺灣之海岸廢棄物處置及海廢對海岸土地和水環境的影響,猶為嚴肅議題。
近年綠色能源政策下的風電與太陽能,也是海岸重要 的公共事務。海岸低密度使用的土地做為風力發電 場,似乎是合理的選項,然社會對此卻有兩極的理解 與態度。太陽能,在熱帶臺灣是毫無疑義的綠能選 項,但就農民生計、農漁產業、養殖技術、海岸生態 的可能衝擊,卻無簡單的解方,問題在於:抉擇的價 值平衡點何在?諸此議題引人正視能源生產的空間邏 輯,究竟它應如何與環境韌性對話?
海岸地區是國土發展中脆弱的一環,卻也是島國與世 界對話的前沿。臺灣海岸區域有各種動植物保護、濕 地、自然公園或生物多樣性的規範,是韌性海岸之基礎。然而,海岸的保護區、地質公園以及具有珍貴稀 有植物、礦物、特殊地形及地質現象的自然紀念物 等,如何透過提升公民的動態環境認知之基本素養 而優質地保育? 並以之增進環境賞析與社會教育之功 能,正是今日的挑戰。
對話二:
後漁時代的海岸課題
皇冠海岸的美麗與行動
後漁時代的北海岸漁村不斷消失,漁業遭遇老齡與漁 場惡化的挑戰;被譽為「皇冠海岸」的北海岸在國家 觀光行銷下,海岸遊憩及各式活動日增,以「後漁時 代的海岸」適足以稱之。
然而,在新興的休閒、遊憩、教育等產業下,海岸災 害的知識成為遊客與在地聚落趨吉避兇的關鍵,認知 動態的海岸環境則是海岸防災之本;如何從知識到行 動的素養培力,則是海岸遊憩與生活安全的關鍵。例 如甫於2023年底斷落的新北象鼻岩,早有學者從岩 石的位置、型態外觀、節理、侵蝕風化速率等,判斷 其風險,然而自然岩石侵蝕風化的時間估計本屬不 易,直到象鼻岩驟然崩落的那刻,人們才體會到自然 的不可測。尊重與敬畏自然,成為人類行為安全的準 則。
北部海岸介於岬角間的狹小平原,如何在遊憩人口增 加之下,仍保有交通環境安全的韌性?協和電廠的天然氣油槽造陸填海計畫對珊瑚礁移植復育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如何滿足?核能電廠營運爭議是用電安全與空氣品質的關鍵,如何理性對話以成就韌性的決策?潛水遊憩活動對珊瑚礁與海洋生態的影響如何權衡?這些都是考驗海岸的議題,也是提升公民素 養的機會,更是後漁時代海岸環境與海洋生態治理的基礎課題。
後漁時代的海岸知識需求
社會對於知識的需求,隨時代而改變。「後漁時代」 並非不漁時代,而是當漁業不再是海岸地區唯一重 要的業別或生計依賴,後繼興起的休閒遊憩產業、 環境教育、防災整備的知識需求等,將隨之變遷, 尤以海岸永續發展的知識與行動(Knowledge to Action)的新知為要。
馬祖的在地化與全球化
馬祖列嶼主要由四鄉五島組成,海岸線與陸地面積比值高達4,682.4,可說馬祖的社會、文化、經濟等活動全處於海岸環境,與海洋環境的關係極為密切,指認馬祖海洋環境特性與海岸環境的遊憩活動之保育,顯得重要而急迫。
馬祖在1992年去軍事管制之後,觀光旅遊成為基礎經濟,近年遊客激增,由2000年4萬人至2023年22.4萬人,為 島嶼帶來頗大的環境承載壓力,卻也是馬祖能以在地本真的元素展現給國內外訪客的機會,造就馬祖在地緣政治的風險中,體現軍事管制以來保存的在地特色風貌與文化,以及因小島孤立性帶來的特性,是馬祖在地與全球的對話。2021年以來的馬祖國際藝術島活動之作品,以「海洋」做為穩定串連四鄉五島之本以及島民對外的交通連結,多所深描。海與陸、陸與海,成為永遠相互延展、互為主體的領堿,擴大馬 祖的地理空間意涵。
小島環境資源有限,「生活不易」是馬祖早年的寫照,因孤立而保存的人文與環境生態特色,今日卻成為翻轉地緣政治風險的元素,展現在地深化的馬祖。海洋,是馬祖延展的媒介;海岸,則是馬祖展現人文環境生態特色與保育成果的環 境。
從北部海岸和馬祖,我們深刻體會在地社會與遊客共同守護環境的能量,建立在地方社會認知海岸的變動環境特質,是「後漁時代」海岸聚落的保育關鍵。
海岸線/國土面積比值
指一國的海岸線(以公尺計)和面積(以平方公里計)之比值,用以測量1平方公里的國家面積對應多少公尺的海岸線。島國臺灣的比值大約是47.2,位居全球前1/3。此比值表示一國內陸與海岸的距離易達性;島嶼國家像帛琉、或曲折海岸的國家像希臘,有較高的比值;內陸國的比值為0,例如瑞士、奧地利、史瓦帝尼等。
結語:對話中的海岸治理
蕞爾島國臺灣四面環海,海岸地形與海洋環境變遷深 刻影響民生,從交通命脈、聚落生計到家園營造等均 受其左右,變化多樣、多采多姿的海岸景觀,更是社 會與個人文化與生活認同的根本,也是家園環境及社 會經濟的基礎。
當海岸地形與其它環境條件隨氣候變遷而難以預測或 掌握,潛在的問題與威脅更不易評估時,海岸聚落社 會的生計與生活需隨漸進或瞬間劇烈的變遷而回應, 環境複雜系統內牽一髮動全身的理解與意識顯得更重 要。
因海岸環境與人文社會經濟的關係深刻而綿長,今日 面對環境變遷的規劃策略,除了尊重環境、以人類社 會與自然協調為基調之外,更需各領域或專長的跨越 領域界線、相互聆聽,尋求既重視由上而下的結構, 也重視多元權益關係人之間的協調與對話。
透過充分的專業跨域對話、促進社會與在地參與,形塑海岸環境治理的架構,不僅展現民主精神,也涉及 課責性。課責性,指的是公部門面對來自民間的合法訴求,盡可能於裁量範圍內回應,這是公民社會的發 聲權,也是海岸環境永續發展的基石。海岸環境治理與發展的跨域對話,不但是島國韌性的關鍵,也是公民社會投入海岸環境治理的契機;公民社會則可將訴求永續家園的動機,轉化為以知性和理性推動地方韌性發展的雙手。
作者簡介
蘇淑娟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地理與人類學系博士,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以地理學的空間概念作為觀看世界 的方法論,研究大千世界的人與環境關係體現的各種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