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創新遊憩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歷史意味濃厚的金門

金門位處福建東南沿海,雖僅是孤懸外海的蕞爾小島,由於歷代人文薈萃,蘊育豐富人文騰躍史乘,留下甚多文化史蹟與傳統建築;在近代戰史上更因經歷了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九三砲戰等多場戰役,而留下多處代表性戰役史蹟紀念地;並因長期實施戰地政務體制,保存了一個相當完整而特殊的自然生態體系,因此民國84年成立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金管處),以彰顯金門地區在戰役史蹟、文化及生態景觀之整體環境特色。

另外,金門因地處大陸沿海的弧線邊緣,這個地理位置恰是候鳥南遷北返的主要路徑,加上自然環境優渥,食物資源豐富,以及人為干擾少,因此每年都吸引許多鳥類在此繁殖、度冬或是過境停留。

湖井頭戰史館

位於烈嶼西北海岸,民國77年總長郝伯村上將至烈嶼視察時,有鑒於烈嶼為歷經戰役連連的地方,卻沒有一座史蹟館,於是囑咐當時的宋恩臨師長籌備建館,於迄年(民國78年)隨即建築完成。展示結合現代科技手法展現新風貌,展示內容包括資訊服務站、烈嶼師旅之戰績、鐵漢雄姿、駐守金門的日子、阿兵哥的故事一傾聽他們的聲音、瞭望體驗區等單元。對於舊館展示資料處理為將圖片掃瞄成電子檔,除達到保存相關戰役史料功能外,並建置於電腦資料庫供遊客查詢閱覽。瞭望區更新的三具望遠鏡,讓遊客看看今昔金廈兩岸紛擾競合的時代變化,提供不同遊憩體驗。

烈嶼L-26據點

L-26據點位於烈嶼車轍道7.6km處,與烈嶼西側之西湖緊鄰,早期也是蚵哨之一。兩岸烽火時期,國軍為免敵軍趁夜間退潮之際登陸雙口海灘,於此區加強沿海軍事構工,以肩負監控烈廈水道活動之重責,確保國人日夜無憂。 金管處接收軍方移撥後,整修硬體、擴充各式輕重機槍、戰防砲等解說資源,並加入南投草屯石黃興先生當年戍守L-26據點及懷念據點弟兄情誼的心情故事,於101年重新整修後,於102年春節期間正式開放參觀。

烈嶼L-36據點

L-36據點,位於位於烈嶼車轍道5.5公里處,地形上位處紅山凹陷之處,因此俗稱「紅土溝」,雨水在此匯集入海。軍管時期,戰情研判該沙灘是敵軍可行非正規登陸之黃色海灘,為避免敵人趁潮汐進犯,在此設置一排據點。據點內有官兵寢室及彈藥庫,以設置輕武器機槍為主。據點內,依控灘制海需求,分別設置步、機槍射口十個。建築上方有一瞭望台及多處臨時射口。

金管處希望藉由此據點開放,增加烈嶼車轍道沿線自行車探訪停留點,提升觀光效益。天氣晴朗時,由此眺望大陸廈門沿岸城市及海港,民用客貨船熙熙攘攘來往海域,與軍管時期蕭瑟風貌截然不同。

九宮(四維)坑道

九宮坑道又稱四維坑道,位於烈嶼東南方羅厝與九宮之間,民國50年開挖作為人員、物資運補用,於民國90年12月28日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圖文展示金門與大陸廈門相對位置、小金門賞景據點、道路動線、豐富地質景觀及坑道介紹,內容簡單扼要,使遊客能對烈嶼地區有一全面性的了解。

將軍堡

將軍堡為民國47年10月21日,蔣經國先生偕同王昇、柯遠芬二將軍自水頭乘成功艇抵烈嶼慰勉守軍,轉達先總統蔣公指示,在砲火聲中與第九師師長郝柏村少將會商軍機的處所,並召開作戰會議,八二三砲戰期間為國軍重要的碉堡,金防部於民國69年整修後,定名為「將軍堡」。整座碉堡臨海興建,成L型,下層共有二十四個射口,北向可監控金門港灣,南向則可監控金烈水道海域動向。碉堡上層則視野遼闊,可協助防禦大金門西海岸之海防。本據點撤防後,由金防部於民國92年2月移撥給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隨後依原貌修復,重現當時駐防設施。

古寧頭戰史館

古寧頭戰史館位於金門西北部,車子開過一條濃蔭大道後,首先面對的就是執槍殺敵的英勇戰士銅像,兩旁立有當年曾參加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戰車,內部陳列有戰利品武器、作戰文件、作戰指揮官照片、戰情大型油畫的展示等,且提供「古寧頭大戰」之多媒體影片供遊客觀賞,以緬懷當年拋頭顱,灑熱血,保衛金門將士們的犧牲精神。

翟山坑道

位於金門西南方,為一A字型戰備水道,總長約357公尺,民國五十二年為因應戰爭所需而開挖,耗時三年才完成,戰時供登陸小艇搶灘運補用,坑內並有停靠碼頭。一進入坑道內即可感受它的震撼力,靠著新架設的欄杆,望著深遂的倒影,是多少人流血流汗才可建造出如此偉大的工程,是不可錯過的觀光景點。

毋忘在莒

慢慢爬上太武山上至三分之二處的途中,您就可發現由先總統 蔣公親頒題字的「毋忘在莒」四字的石塊矗立於上,誠然有提高士氣的精神在,勒石下有中興亭,旁有太武亭,再往下走約五分鐘順著兩旁梅樹則可看到海印寺,這裡每年過年時香煙裊裊,進香人潮眾多。

八二三戰史館

位於榕園右側,館內陳設有參與八二三戰役時期的各式武器、文物及圖片等,亦有「震撼劇場」可體驗砲戰時金門驚天動地的慘狀及我軍奮勇抵抗的事蹟,館外並陳列曾經參戰之飛機、戰車、榴彈砲兵器等。

賞鳥地區

慈湖-慈湖冬季的鳥況是全金門最好的地方,幾乎大部分的水鳥都在這裡活動、覓食或休息,特別是漲潮之後,在潮間帶活動的許多水鳥會飛進慈湖休息,等待潮退。湖畔的木麻黃林也是鸕鶿夜棲的主要地方,每年都吸引數千隻鸕鶿在這裡度冬。慈湖廣闊的水域也是過境鳥最喜歡的休息地點,過境季節時常聚集數量可觀的各種水鳥,其中又以鷸鴴科、鷗科及鷺科鳥類最多。

金沙溪口-籨金沙溪、金沙水庫一直到田墩養殖區,為一連串淡水及鹹水的廣闊水域,緊鄰北邊的海岸,是許多水鳥棲息覓食的地方。特別是金沙溪口的潮間帶附近,每當退潮便聚集各種水鳥在此覓食,連難得一見的黑頭翡翠和黑鸛也常在這裡出沒。

陵水湖-小金門的陵水湖由大片廣闊水域構成,週遭樹林蒼鬱,水生植物茂密,少有干擾,形成一處靜謐且富有生機的賞鳥地點。

古崗湖-古崗湖為金門地區少數的天然湖泊,湖的週遭圍繞著菜圃、樹林、公園綠地,外圍有低矮的山丘,林木蒼鬱,這樣的環境同時吸引了水鳥和陸棲性鳥類聚集。古崗樓也可以登高遠望,是一處幽靜的賞鳥地點。

浯江溪口-浯江溪口及週遭潮間帶屬於泥沙底質的灘地,紅樹林繁茂,無脊椎動物、甲殼類、魚蝦貝類生息繁榮,而且附近的池塘眾多,水域廣闊,因此成為水鳥最喜歡的棲息 地,每年都吸引數量龐大的冬候鳥及過境鳥在這邊活動覓食。夏墅海邊則是夏候鳥栗喉蜂虎的營巢點。 每年四月到五月是浯江溪口一年中最精采的賞鳥季節,大批春過境鳥隨著季節的風向在這裡作短暫停留後繼續北返,不論羽色、數量、種類都是首善之選,也是觀察 繁殖羽色變化的最佳時機。

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
湖井頭戰史館
湖井頭戰史館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