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許萓琁
圖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營建署國家公園組
「山」在登山愛好者的眼裡是讓人嚮往的存在。在臺灣登山不僅能欣賞沿途豐富的林相,也有近距離欣賞野生動物出沒的機會。但「山」除了美麗也有其危險的地方,若沒有準備好便貿然前往,則可能造成讓人遺憾的結果。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玉管處)於民國110年8月出版《阿爸親像山》繪本,便是藉由父女傳承登山經驗的描寫,講述登山安全等相關注意事項。同時段,營建署亦公布「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制度,從易至難以0至6級區分,各分級說明以讓使用者容易了解區別為原則,同時附上建議裝備檢查表,提供大眾參考使用。
阿爸親像山的靈感來源
創作《阿爸親像山》文字故事的玉管處解說教育課同仁吳沛珊說明,去(109)年母親節曾在玉管處FB粉絲頁分享大自然中動物媽媽帶著孩子們的照片,獲得熱烈回響,紛紛感動於母子情深的畫面,甚至聯想起自己的媽媽。
跟媽媽比起來,大自然中父親的角色似乎較少被提起。接近父親節前,她思索要如何將玉山國家公園與父親的意象結合,並再次分享給粉絲。 此時「阿爸親像山」這句俗諺浮現腦海,便將這句話及玉山園區內群峰的畫面分享給Facebook的粉絲。
吳沛珊想起了小時候跟爸爸一起爬山,還有先生和2個寶貝女兒的溫馨互動,認為爸爸就像是玉山群山一樣,堅持的守護在每一位女孩身後,於是將想法及故事大綱記錄下來,經過不斷刪修,向主管提案出版計畫,最終得以成案,讓一切付諸實行。
繪本採用夢境倒敘法,讓主角詠萱夢裡回憶當初跟爸爸一起作登山準備及健行過程。看到最後一幕前的突然轉折,或許會讓讀者有猝不及防的悲傷感受。但人生難免發生令人遺憾的事,除了把握當下,珍惜身邊深愛的人,故事結尾詠萱再次前往玉山登山口,更隱含了大自然會賦予人們力量,擁有安定人心的作用,即便失去所愛,仍不減內心親近自然的渴望。
雖然詠萱夢醒了,阿爸不在了,但山還在,詠萱從小因為父親走入山中,即便阿爸因病離開,但詠萱仍然能在山中重回阿爸的懷抱。山就是詠萱與阿爸的連結與共同的回憶,亦呼應了繪本以「阿爸親像山」作為書名的初衷。
繪本畫面隱含更多故事點
談及繪本畫面規劃,吳沛珊表示這是機關內共同討論的結果。例如家中的客廳應該如何擺設,方能凸顯出一個愛好登山的中年人會有的狀態。於是在畫面擺上了登山杖、登山社社旗、山岳裝飾品等物件,默默交代著阿爸熱愛登山的背景。
又比如選擇了八通關越嶺步道做為詠萱和阿爸的行程,則是為了宣傳玉山園區另一處特色步道。沿途繪製了八通關西段的著名景色,如2人躺在八通關草原及夜宿中央金礦山屋等,讓人一邊翻閱旅程,一邊領略其精彩之處。
有趣的是,繪本中2人途經之處,會有野生動物成雙成對悄悄現身,例如黃喉貂、黃鼠狼、臺灣黑熊及山羌等,都是在玉山園區或許能幸運目睹的野生動物,大家可在繪本附錄頁裡找到相對應的頁面及名稱。而人與動物彼此保持著遠距離,更是暗示讀者要懂得不要打擾野生動物,讓雙方和平共生在自然環境裡的山林法則。
封面的設計更別有用心,選用了詠萱站在玉山北峰,望向玉山主峰及東峰的視角,隨著春天時節玉山杜鵑盛開的景觀,傳遞人從傷痛中復原,在大自然中重拾力量的正面意涵。
繪本設定閱覽族群為國小5年級以上,有基礎認知、能獨立閱讀的小學生,或年紀更長的讀者。藉由聆聽一段親子登山故事的觀點出發,將登山安全觀念巧妙藏在畫面細節及對白,以作為啟發讀者想要深入了解登山安全的入門書籍。讀完故事後,感興趣的人還可立即於附錄頁了解各種登山安全知識。
而繪本最後有個千辛萬苦才定調的臺灣百岳地圖,更是不能不提。玉管處原本想做一張在A3大小以內,標示方法能被登山界認可,臺灣和百岳位置不變形的地圖。但由於繪本版面有限,且臺灣島嶼屬於狹長形,百岳分布十分密集,實在難將名稱和位置同時並列。最終選擇了以精確地標為主軸畫地圖,並用紅字標示位於玉山園區的30座百岳,讓讀者能在這張地圖找到在山中的回憶,或者定位下一次登山的目標。
負責任的登山者懂得自我評估與準備
認識了登山經驗傳承的繪本故事,必須詢問的是,一個負責任的登山愛好者要如何確保自身的登山安全?
首先,必須對登山步道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為協助民眾判斷登山步道困難度,並減低難度混淆情形,營建署透過與民間登山團體及相關機關共同研商,並廣徵公私部門意見後,提供了整合一致的國家公園步道使用困難度分級標準,期盼幫助國人在進入山林前做好事前準備,以確保山域活動安全。
國家公園步道系統分級從易至難以0至6級區分,目前已完成3處高山型國家公園的步道分級,之後將陸續對其他國家公園管轄步道進行分級,各管理處逐步更新調整網站資訊、書面解說資料及步道牌示等相關內容。
第0級為適合全齡人口,可供輪椅及嬰幼兒車通行的步道,例如雪霸國家公園武陵路步道。第1級則是設施良好且坡度平緩的步行步道,一般行程約半天至1天內,例如太魯閣國家公園砂卡礑步道。第2級步道亦可於1天內完成,但相較於第1級則稍有坡度起伏,或氣候變化較大,例如玉山國家公園塔塔加遊憩區步道。
第3級以上步道則位處偏遠山區,其中第3級步道路徑尚稱清晰但部分地形或氣候變化較大,一般行程約1至3天,建議使用者要衡量自身體能、具備初步地圖判讀、負重行進、風險評估及應變能力,即使是1天行程亦應有緊急過夜的準備方案,例如玉山主峰線。
第4級步道一般行程約3至5天,或是約3天以內但有困難地形,建議要具備相應能力及裝備,如有困難地形則須攜帶相關技術攀登裝備,例如南湖大山線。
第5級步道屬於3至5天或5天以上之行程,地形及氣候變化大,事前及途中需要不斷評估自身及隊伍風險,以作出適宜判斷及應變,例如雪霸聖稜線。
雪地行進及攀登所需準備及裝備與一般氣候有著明顯區別,所以將第3至第5級步道積有冰雪時改列為第6級。另外不屬於既定步道範圍,無明確路基或路徑的原始山徑、古道遺跡、探勘或技術攀登等特殊路線則列於第6級,並提醒應具相應技術能力、裝備等行前準備。
「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功能優化
而為求讓大眾快速查閱國家公園步道分級資訊並進行路線申請,營建署同時配合「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功能優化,更新網站中需申請入園之登山路線使用困難度等級,3處高山型國家公園所轄個別步道里程、一般行程天數、危險地形、宿營地點及注意事項等相關資訊。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登山申請一站式服務網」的路線申請頁面內,皆附有個人及團體裝備檢查表,讓大眾從事步道健行活動時,能獲得充分資訊,以利事前規劃準備及自身風險評估,並確保登山安全及自律自重的重要資訊,請山友們務必下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