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保育新力量 國家公園動物救傷停看聽--遇受傷動物應避免的NG行為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廖靜清
資料提供: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山林是野生動物重要的棲息地,但人為活動、環境開發,使得人類與野生動物接觸的機會增加。在野外遇到受傷的動物該怎麼辦?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玉管處)與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金管處) 都有一套救護系統,但民眾在伸出援手前,更應該注意保持冷靜,避免擅自觸碰動物發生危險。

受到疫情影響,國人無法出國,興起了另一波山林旅遊,盎然綠意讓人心曠神怡,但也造成野生動物與人類活動範圍重疊的區域漸增,野生動物受傷案件頻傳,除了相應的場域能夠進行野生動物救援外,更需要正確的知識以提升救傷與保育成效。因此金管處辦理相關鳥類救傷宣導及防治措施,以加強民眾對於鳥類救傷的保育意識,並營造鳥類友善環境。

金門。透過救傷宣導及防治措施,避免野生鳥類進入救援體系

金管處自85年啟動野生動物救傷工作,至今救傷資料已累積2,623例。近年來由於金門環境改變,加上民眾保育意識提升,通報案件隨之增加。有鑑於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於近年成立,金管處於108年起,委託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執行鳥類救傷業務。統計近3年的救傷原因,以落巢失親及民眾誤拾學飛幼鳥為主,其次為路殺;而窗殺還有鳥網的架設也是嚴重危害鳥類生命的威脅之一。

金管處與民眾為掉落雛鳥製作新的保特瓶假巢(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金管處與民眾為掉落雛鳥製作新的保特瓶假巢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將雛鳥放回新的巢穴(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將雛鳥放回新的巢穴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15分鐘後親鳥返回巢穴(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15分鐘後親鳥返回巢穴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為增進民眾對於鳥類救傷及保育的意識,金管處極力推廣生命及生態教育,在接獲通報同時傳達正確的救援觀念,也邀請民眾及社區學校共同參與鳥類野放及救傷宣導。今(111)年7月20日,民眾通報住家周遭的綠繡眼巢被強風吹落並損毀,經與通報民眾一起用寶特瓶製作假巢,並找合適樹枝掛回,觀察後發現親鳥約於15分鐘後即返回餵食。

另外金管處於8月23日,邀請古寧國小師生一起於鄰近該校的雙鯉湖野放照養3個月並達野放標準的花嘴鴨,並進行救傷宣導。

111年5月初拾獲的花嘴鴨雛鳥(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111年5月初拾獲的花嘴鴨雛鳥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照養3個月後成長茁壯的花嘴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照養3個月後成長茁壯的花嘴鴨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金管處最後於雙鯉湖野放花嘴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金管處最後於雙鯉湖野放花嘴鴨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近年金門地區路殺通報案例頻傳,顯示道路建設對於野生動物所造成的潛在影響值得深入探究,為分析金門路殺熱點及原因,藉此規劃友善生態環境,金管處擇7條樣線,由志工進行自主監測。此外窗殺為鳥類飛行時,無法辨識障礙物及誤判玻璃反射倒影,錯認可飛行路徑導致撞擊而造成傷亡。

金管處除了宣導民眾如何避免鳥類窗傷的風險,並參考臺灣猛禽研究會建議,採用至少寬5公分或長10公分的佈置間隔,於員工宿舍及多功能教室張貼友善窗貼,期在金門地區起到示範作用並營造鳥類友善棲息環境。

貼上友善窗貼,可破壞玻璃產生的鏡像,鳥類察覺有障礙物會打消穿越的念頭(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貼上友善窗貼,可破壞玻璃產生的鏡像,
鳥類察覺有障礙物會打消穿越的念頭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金門地區鳥類資源豐富,更是候鳥的繁殖地與遷徙中繼站,然因土地利用與開發建設等因素,使得其棲地消失及破碎化,鳥類因而受傷與死亡。透過鳥類救傷,可使受傷個體有機會重返大自然,並藉由救傷案例,分析鳥類所面臨的威脅,而進行相關宣導及防治,提升民眾對野生動物的保育意識,守護金門珍貴生態資源。

玉山。提升回歸山林的機會

玉山國家公園以巍峨的高山聞名,園區範圍橫跨南投、嘉義、花蓮、高雄等4縣市,新中橫公路與南橫公路穿梭其間,驅車就能一窺群山環伺的懾人氣勢。除了遼闊的面積外,玉山國家公園的海拔跨度從300多公尺到3,000多公尺,豐富的地貌蘊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雖然塔塔加地區相對較為遠離塵囂,但由於新中橫公路從旁擦身而過,登山、踏青的遊客數量眾多,也就有機會遭遇到動物救傷事件。根據近年的通報紀錄,其原因大多是路殺所造成的,其他包含掉落水溝涵洞、疾病或盜獵等,都是造成野生動物傷害或死亡的原因。

跌落水溝而受傷的山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跌落水溝而受傷的山羌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由於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玉山國家公園境內是臺灣黑熊重要的棲息地,遭遇的機會比其他高山型國家公園為高,近年來也有在山屋或步道周邊森林地帶周邊目擊的通報紀錄。而塔塔加地區的黃喉貂族群,近年的調查發現數量有增加的趨勢,在塔塔加遊憩區內的目擊頻率也增加。

但是近年民眾從事戶外活動增加,亂丟垃圾、廚餘等不當的行為也逐漸影響這些野生動物,這些沒有適當處置的食物、垃圾,被棄置在山屋、垃圾場等地方,所散發的氣味吸引有著敏銳嗅覺的野生動物們,進而增加發生人與野生動物衝突的機會。

因為不當的遊憩行為,使得黃喉貂翻找垃圾
因為不當的遊憩行為,使得黃喉貂翻找垃圾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不當的食物處理方式,吸引臺灣黑熊闖入山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不當的食物處理方式,吸引臺灣黑熊闖入山屋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玉管處提醒,人類在野外的活動容易影響環境,甚至威脅生物多樣性;近年來推廣「無痕山林(Leave No Trace,簡稱LNT)」的觀念,即是希望人類能與自然保持和諧的關係,進而能有永續的發展。若在野外幸運目擊野生動物,請記得「不餵食、不接觸、不干擾」的原則,為彼此保留足夠的距離的同時,也為自己及大自然維護一切的美好。

若野外遇到受傷的動物時,請先保持安靜,觀察眼前的動物是否真的需要幫助,千萬別輕易觸摸或靠近,以免造成動物的窘迫、驚嚇或展開攻擊,建議可先聯繫救援單位,確認狀況後再執行後續步驟,在雙方都安全的前提下再進行救援。目前臺北動物園、南投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臺東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都是後送急救站。

玉管處呼籲野生動物不像家中的貓狗,容易帶有傳染病毒,請先通報鄰近玉管處遊客中心或前述各區域的野生動物中心,並在現場等待,等到救護人員抵達再離開,讓動物能夠接受正確與有效的處置及治療。

玉管處表示,關於動物救傷有一定的SOP流程,專業人員會戴口罩、穿防護衣、準備安置箱或黑布,可避免接觸動物感染病毒或皮膚病,同時安撫動物情緒。做好落實通報,並減少人為活動對區內野生動物造成的傷害,尊重大自然、讓環境永續。

流浪動物也是在塔塔加地區造成野生動物受傷的原因之一(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流浪動物也是在塔塔加地區造成野生動物受傷的原因之一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