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走!我們到國家公園賞鳥趣

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洪佳如
資料提供: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賞鳥,讓人在天地間學會謙卑

欣賞與觀察鳥類展翅翱翔的姿態,是自古以來人類的興趣愛好之一,能夠喚醒我們內在嚮往自由的本性。觀察鳥類這項活動不僅僅是認識物種的行為,同時也在認識自然環境,更重要的是培養恆心與毅力,對於自我存在更加謙卑。

欣賞與觀察鳥類展翅翱翔的姿態,能喚醒我們內在嚮往自由的本性,本圖片為滿州天空群鷹飛翔的意象(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張宏銘攝)
欣賞與觀察鳥類展翅翱翔的姿態,能喚醒我們內在嚮往自由的本性,
本圖片為滿州天空群鷹飛翔的意象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張宏銘攝)

到墾丁賞鷹趣,起鷹來社頂 落鷹到滿州!

長年來,臺灣各國家公園投入大量鳥類調查資源,隨著保育意識興起,親臨國家公園賞鳥,成為許多國人每年的必備行程之一。

其中最廣為人知,莫過於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墾管處) 每年精心安排,舉辦一系列的賞鷹活動,已成為國內愛鳥人士的秋季生態盛宴,吸引無數人蒞臨賞鳥。

今(111)年度,墾管處以「起鷹來社頂 落鷹到滿州」為題,邀請大家一起來賞鷹,包含賞鷹解說、賞鷹小旅行、猛禽專題演講、地景藝術裝置展、猛禽畫展、賞鷹博覽會等豐富多元的系列活動,自9月6日至12月15日為期將近3個月時間,同時也是一段需要仰賴同仁齊心協力的大型活動。

琅嶠鷹季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已成為國內愛鳥人士的秋季生態盛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琅嶠鷹季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元的活動,
已成為國內愛鳥人士的秋季生態盛宴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墾管處以「起鷹來社頂 落鷹到滿州」為題,邀請大家來賞鷹,本圖為停歇在滿州里德椰子樹上的灰面鵟鷹(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墾管處以「起鷹來社頂 落鷹到滿州」為題,邀請大家來賞鷹,
本圖為停歇在滿州里德椰子樹上的灰面鵟鷹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不可錯過的在地藝術饗宴

去(110)年首次舉辦地景藝術,誠摯邀請在地藝術家王明堂及李恆茂老師等團隊,以園區特色生物作為素材創作。今(111)年再度邀請王明堂團隊,在墾丁大灣草坪舉辦「鷹揚」地景裝置藝術展,鷹揚取其「陰陽」諧音,蘊含道法自然的陰陽生命哲學。

今年再度邀請在地藝術家王明堂團隊,在墾丁大灣草坪舉辦「鷹揚」地景裝置藝術展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志能攝)
今年再度邀請在地藝術家王明堂團隊,
在墾丁大灣草坪舉辦「鷹揚」地景裝置藝術展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陳志能攝)
鷹揚地景裝置藝術展取其「陰陽」諧音,蘊含道法自然的陰陽生命哲學(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鷹揚地景裝置藝術展取其「陰陽」諧音,蘊含道法自然的陰陽生命哲學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此外也邀請鄔蜀文老師於墾管處遊客中心展覽廳舉辦「鄔蜀文老師猛禽畫展」,鄔老師長年畫鳥,生動勾勒鳥兒飛翔的姿態,欣賞完畫作,還能於墾管處遊客中心,欣賞來自臺灣各國家公園饒富教育意義的精采生態影片,為墾丁南下之旅充足飽滿電力。

秋季賞鷹老少咸宜

由於平常想要觀察猛禽的門檻較高, 但每年10月國慶日前後,灰面鵟鷹與赤腹鷹過境臺灣,龐大的數量用肉眼即可觀察,使得秋季賞鷹成為老少咸宜,適合闔家同遊的活動。

今(111)年度受到氣候等影響,灰面鵟鷹與赤腹鷹來臺時間相較於往年較晚,時程雖有延宕,但仍不減民眾賞鷹的高昂興致。

墾管處長久以來推動候鳥生態保育,發生無數令人回味無窮的往事,墾管處解說教育課資深解說員林瓊瑤小姐闡述印象最深刻的回憶,是一場約莫在6、7年前舉辦的滿州賞鷹博覽會,當孩子們在臺上表演扯鈴,扯鈴高高拋上蔚藍天空,彷彿與天上盤旋的猛禽相互輝映,人與鷹之間的距離頓時拉近許多,並在人們心中留下雋永回憶,至今難以忘懷。

每年10月國慶日前後,灰面鵟鷹與赤腹鷹過境臺灣,龐大的數量用肉眼即可觀察,是適合闔家同遊的活動(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每年10月國慶日前後,灰面鵟鷹與赤腹鷹過境臺灣,
龐大的數量用肉眼即可觀察,是適合闔家同遊的活動
(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登島探索候鳥之美

灰面鵟鷹與赤腹鷹不只現身墾丁,途經澎湖時,也會停留在島上盤旋與棲息。澎湖由近百座島嶼與暗礁所組成,地景多屬樹林與裸露地面,獨特的地景特色為賞鳥增添不同的樂趣。

澎湖除常見的鷗科、鷸科、鷺科、雁鴨科等水鳥外,同時也是大東亞地區候鳥遷移的必經之地,因此,無論在臺灣本島抑或是澎湖,都能夠欣賞到過境候鳥翱翔的蹤跡。

澎湖是大東亞地區候鳥遷移的必經之地,本圖為棲息在玄武岩上的白眉燕鷗(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若詩攝)
澎湖是大東亞地區候鳥遷移的必經之地,
本圖為棲息在玄武岩上的白眉燕鷗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蔡若詩攝)

多年來,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 (以下簡稱海管處) 致力於海洋生態保育,鳥類也是保育工作中的一環。澎湖賞鳥最廣為人知的盛事,為每年4-9月大量燕鷗群集於島礁繁殖,因此澎湖又被人們譽為「燕鷗天堂」。

海管處曾於民國109年與澎湖縣野鳥協會攜手舉辦「2020澎湖燕鷗季」,用心規劃南海花嶼行、七美行等2梯次路線,獲得廣大迴響。

海管處曾與澎湖縣野鳥協會攜手舉辦「2020澎湖燕鷗季」,受到廣大迴響(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海管處曾與澎湖縣野鳥協會攜手舉辦「2020澎湖燕鷗季」,
受到廣大迴響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澎湖地區過境期豐富的鳥類資源受到許多愛鳥民眾的青睞,雖有賞鳥人士組團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賞鳥,探索平時少見的過境鳥種,這份不期而遇的驚喜,常存在每位愛鳥人士的心中,但過境期航班易受到東北季風影響,離島交通因此受限,不利於旅人安排行程。但澎湖獨特的地理環境與條件,仍吸引賞鳥人士自己組團到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觀賞。

因此夏季的燕鷗群聚成為值得推廣的環境教育資源,漫天飛舞及停留在島礁上的燕鷗群,景象壯觀,更可以觀察到孵卵、育雛及在海上覓食的行為,令人印象深刻,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再啟澎湖燕鷗季,傳承無限感動。

燕鷗天堂的美麗與哀愁

由於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人為干擾少,加上魚類資源豐富,每年到此地繁殖的保育類鳥類,如蒼燕鷗、白眉燕鷗、玄燕鷗及鳳頭燕鷗等,皆會在此地停留並築巢孵育下一代。每年5月開始是燕鷗繁殖期,許多民眾出於對動物的好奇心,以及想要近距離觀察的心意,安排頭巾嶼巡航行程欣賞燕鷗。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頭巾嶼,每年都有不少過境燕鷗棲息(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的頭巾嶼,每年都有不少過境燕鷗棲息,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但欣賞燕鷗時,偶而有旅遊業者或遊客拋空餵食,海管處在此呼籲,燕鷗屬於保育類野生動物,餵食野生動物已經違反法令,同時也會改變野生動物行為。

動物在繁殖期時對於環境變化較為敏感,太過接近繁殖區域會使燕鷗緊迫影響繁殖或有防禦驅趕的行為,對燕鷗及人類都會造成負面影響,真正的愛,應該以正確的方式落實。跟野生動物需保持適當的距離,只用眼睛和鏡頭觀察燕鷗飛行,以及周邊自然環境的豐沛之美,才是賞鳥的終極精神。

國家公園賞鳥指南是一本寫在每位愛鳥人士心中的大書,它促使人們更加認識自己在大自然中所扮演的角色,明瞭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以適當距離欣賞旅途中的過客,為牠們蓬勃生命力喝采,同時增添自身對生命瞭解的深度與廣度。

希望大家跟野生動物需保持適當的距離,只用眼睛和鏡頭觀察燕鷗飛行,以及周邊自然環境的豐沛之美,才是賞鳥的終極精神(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希望大家跟野生動物需保持適當的距離,只用眼睛和鏡頭觀察
燕鷗飛行,以及周邊自然環境的豐沛之美,才是賞鳥的終極精神
(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