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主題報導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墾丁國家公園琅嶠鷹季與灰面鵟鷹生態紀錄片

撰  文:蔡乙榮
攝影圖片: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觀賞《風中之翼-灰面鵟鷹的故事》 精彩片段
灰面鵟鷹-成鳥

灰面鵟鷹-成鳥

墾丁國家公園位處於台灣本島最南端的恆春半島上,區內生態資源豐富,除了本島首屈一指的珊瑚礁海洋生態資源之外,陸域的生態資源也是包羅萬象。由於地理位置條件適中,每年南來北往經過園區或留下渡冬的候鳥,鳥種紀錄多達200種以上。其中最為壯觀者,便是每年秋季過境的日行性猛禽遷徙景觀,墾丁賞鷹活動是墾丁國家公園最具代表性的季節性活動,年年吸引大量遊客造訪欣賞壯觀的猛禽過境景象。

秋季猛禽過境期就像是各種猛禽舉辦嘉年華會,在恆春半島的碧海藍天上,形成「鷹柱」、「鷹河」、「鷹海」等台灣地區最壯麗的自然生態景觀。管理處每年九月至十月均配合猛禽過境情形舉辦「琅嶠賞鷹季」賞鳥活動,此一系列性活動已成為恆春半島最具代表性之季節性活動之一。

為了落實國家公園自然生態保育工作,管理處除了持續進行監測及加強候鳥遷徙調查研究外,更配合學校環境教育及輔導當地社區居民推展生態解說活動。2008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仍邀集各單位共同辦理恆春半島候鳥保護宣導「琅嶠賞鷹季」系列活動,期能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透過提供國人休閒活動服務,進而達到國家公園自然生態保育之目的。

根據管理處自行進行及委託進行的遷徙性猛禽調查,累積20年來的調查資料,堪稱東亞地區最完整的猛禽遷徙長期監測資料,經由調查累計記錄31種日行性猛禽,有25種日行性遷徙猛禽及6種留鳥猛禽,其中於1999年秋季發現的黑冠鵑隼、2006年秋季發現的栗鳶及紅腳隼等3種是台灣34種日行性猛禽紀錄中的新紀錄種。

管理處自1984年成立之後,即結合學校進行過境猛禽調查,也曾委託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進行園區日行性猛禽調查,由管理處員工自行進行的秋季調查則長達14年以上。自2004年起,委託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辦理遷徙性猛禽調查,同時採用傳統的地面觀察方法與運用氣象雷達影像技術進行遷徙性猛禽調查,獲得相當豐富的調查資料,並發現春季猛禽北返時進入南台灣陸地時的路徑主要受到當日巴士海峽之天候狀況影響。2008年秋季調查至10月15日止,已經記錄 12種日行性遷移猛禽,主要過境種類的當季過境數量累計,赤腹鷹已有14萬隻,灰面鵟鷹則有3萬2千隻。

候鳥為全球性生態系的一環,猛禽為生態系健全與否之代表性指標,透過遷徙性猛禽之調查,不只可以提供國內推展生態保育工作之基本資料,同時可以促進地方觀光活動與繁榮地方經濟,在全球性長期生態監測方面也能提供相當珍貴的資訊,提升國際聲譽。目前管理處除了持續進行既有的調查計畫之外,正研擬將調查技術再提升至衛星追蹤定位及更廣泛運用氣象雷達資料研擬猛禽監測及遷徙預報系統,不只可以獲得更加完整的猛禽遷徙資料,也能提供即時猛禽遷徙資訊。

為了推廣候鳥之生態保育工作,管理處於1986年委託尖端公司製作完成「紅尾伯勞與灰面鷲」宣導影片,用於進行恆春半島各級學校、各鄉鎮社區及遊客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2007年,委託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製作完成報導保護候鳥工作20餘年曆程的「候鳥之旅、墾丁之愛」宣導影片,頗獲好評。同年,再委託尖端公司製作「風中之翼-灰面鵟鷹的故事」紀錄片,前往灰面鵟鷹日本繁殖區、菲律賓度冬區及台灣各地過境地區之棲息地進行拍攝,蒐集灰面鵟鷹的生息狀況、遷徙及繁殖等生態行為,探討其地理分佈及生態地位,介紹各項過境猛禽生態調查工作,並記錄人為活動與灰面鷲的相互影響,透過科學家追蹤、觀察過程,與灰面鵟鷹遷徙相互輝映,帶領觀眾與灰面鵟鷹共同完成千萬里的旅程,讓影片更具故事情節與生態環境教育意義完整之生態畫面,歷經2年時間完成紀錄片,於2008年9月24日,邀請各新聞媒體假台北青少年育樂中心 Y-17舉行首映記者會,並有關心自然生態保育的立法委員、歷任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各地鳥會鳥友及保育社團等各界人士百餘人共赴盛會。

紀錄片由國內相當知名的資深生態攝影家鄧文斌導演親自拍攝,藉由影片中生動的畫面與故事情節,帶領觀眾共體灰面鵟鷹艱辛的遷徙旅程,以擴大保育宣導效果。

墾丁秋季過境猛禽調查及現場環境教育解說

墾丁秋季過境猛禽調查及現場環境教育解說
2008年10月10日琅嶠鷹季滿州賞鷹博覽會會場

2008年10月10日琅嶠鷹季滿州賞鷹博覽會會場

延伸閱讀 ⟫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