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洪佳如、許萓琁
圖片: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國家公園電子報編輯小組
近年來,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陽管處)為推廣生態之旅不餘遺力,今(108)年度,陽管處在春暖花開之際於3月13日(星期三)、3月16日(星期六)、3月23日(星期六)辦理陽明山國家公園「2019竹子湖生態之旅」,3梯次活動結合人文教育與生態解說,獲得不少民眾報名與參與。
竹子湖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核心區,海拔約650-670公尺,早期由於日人飲食習慣與臺人不一,發現此地除地勢高、氣溫低、水質清澈及含有機物質之鬆軟土壤,加上具有地形封閉等優勢,相當適合做為採取優良穀種之最佳處所,故西元1923年於竹子湖設置原種田,其培育之優良穀種當作種原再拿到山下各地栽種。竹子湖原種田在稻穀之育種、新品種研發及純度維持上具有相當的重要性,在臺灣生產的日本型稉稻於1926年被命名為「蓬萊米」,自此,竹子湖為「蓬萊米故鄉」的美名深植人心。
探究竹子湖的前世今生─蓬萊米故鄉
隨著時代變遷,當地生態進行多次產業轉型,歷經稻米、高冷蔬菜等傳統農業,至今轉型為綜合性休閒農業等點滴歷程,至今仍保留1928年所設立的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事務所,當時作為蓬萊米原種田耕作管理、穀種集中、分配發送等運作中心,2009年公告為歷史建築物。陽管處則於2014年籌設「竹子湖蓬萊米原種田故事館」,保留完整地方產業史,富有歷史與教育意義,相當值得國人一探究竟,在此地,解說員深刻講解蓬萊米原種田故事,細說此地昔日與現今風采。
漫步浪漫黑森林,走訪自然秘境
「 由於山上氣候陰晴不定,3場活動歷經晴、雨氣候,雖天公不作美,但在雲霧繚繞之下,參與民眾反而能欣賞竹子湖最真實的風光。沿著水圳旁的水車寮步道,全長約470公尺,雖然3月不是繡球花花季,但漫步其中,仍可近距離欣賞零星的繡球花、觀察溪溝生態以及走訪早期提供竹子湖地區農家碾米作業的「ㄟ米間」,當時是運用水車帶動簡單齒輪機械裝置的碾米廠。踩著石階跨越陽明溪,即來到早期高麗菜包裝場跡地,再沿著一旁車道步行一小段路,便抵達了竹子湖中央林地。此地天然隔絕,筆直高挺的柳杉林讓人彷彿置身歐洲,素來有浪漫黑森林的美名,吸引許多民眾在忙碌都市生活中造訪,欣賞柳杉林,真切感受自然秘境的魅力。穿越中央林地,就從東湖來到了下湖,這裡是欣賞海芋田野風光的好處所之一。
親手採海芋,感受農友心血結晶
中午時分,享用當地風味飯盒後,陽管處與當地農友攜手合作,邀請民眾親手DIY製作海芋花語方巾,行前,主辦單位用心的製作各式模板,好讓民眾能拓印出姿態各異的海芋花瓣,親手製作獨一無二的方巾,現場歡笑聲不斷,相互激盪出十足創意。小歇片刻,欣賞農家收藏的懷古農具,領略昔日農村民情,並且農友在指導之下,開始活動重頭戲─採海芋留影趣!
竹子湖海芋田有水田與旱田2種形式,水田有身高限制,還得換上青蛙裝全副裝備才能上陣,今(108)年度,陽管處選擇旱田讓民眾親自體驗摘採海芋的樂趣,現場,農友們以多年豐富經歷,教導民眾如何掌握力道輕巧採收海芋,希望民眾經過實際體驗,往後能更加珍惜農友辛苦栽植的花卉結晶。
陽管處用心規劃本屆生態之旅,除了讓民眾了解地方產業史的歷史脈絡外,更實地走訪竹子湖東湖、下湖及頂湖,活動巧心結合自然生態與歷史人文解說,深入了解竹子湖地質環境、生態特色及產業變遷,拉近民眾與陽明山之間的距離,加深未來走訪此地的意願。
該活動舉辦多年來,普遍獲得民眾們的青睞,參與民眾年齡層廣泛,可見活動設計老少咸宜,陽管處期許未來能結合多元活動與路線,吸引民眾主動親近國家公園,擁抱自然生態,讓一趟知性與感性兼具的深度之旅為日常生活精彩加分!
同場加映: 2019國家公園年會及地景與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
一年一度的國家公園學會年會於108年4月18日(星期四)上午登場,來自各界的會員及國家公園管理處夥伴歡欣聚集。營建署署長吳欣修到場祝賀並致詞表示,營建署極重視跨域合作建立保育網絡的重要性,將持續加強與林務局、林試所及觀光局等機關間的業務合作,提供更佳友善國際觀光客的解說導覽服務,並推動修訂國家公園法,完善國家公園分級管理系統。
主辦單位準備了3場專題演講:國家公園組組長張維銓講解近年國家公園針對登山安全施行的各項措施,並預告今(108)年上半年將把林務局山屋申請與營建署國家公園入山入園申請網站整合成單一入口網,方便山友申請。未來亦會營造友善外語環境,開放外國人入園申請。高空攝影大師陳敏明帶來過往拍攝的高空斜角照片,細數拍攝艱辛和臺灣美景。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蘇淑娟則介紹地景公園的歷史發展,與其注重發展地方守護者的實施重點。
4月19-23日(星期五-星期二)包含2天的地景與永續發展研討會暨國際論壇及3天的實地考察行程。營建署署長吳欣修於4月19日(星期五)致詞談及,明(2020)年是生物多樣性公約愛知目標10年計畫最後1年,也是檢視國際間10年計畫推動的成果年,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是愛知第11項目標,要求全球至少有17%的陸域保護區和10%海域保護區,臺灣國家公園是依照國際保育聯盟(IUCN)所訂定的標準進行劃設,國家公園陸域占臺灣面積8.62%,扮演重要的保育角色,自1982年來已成立墾丁等9座國家公園、1座國家自然公園,未來將成立國家公園署,縱向連結中央山脈保育軸,橫向由高山整合上、中、下游的國家公園、濕地至海岸,建構完整的國土空間保育框架。因此,跨域合作建立保育網絡,是完善推動保育非常重要的整合工具。
接下來,上午進行國際專家學者的分享: Prof. Wolfgang Eder為大家介紹德國的地質公園樣貌,並讚譽臺灣的地質公園將成為環境永續發展的燈塔。Prof. Marc Hockings 講解IUCN綠色名錄(Green List) 以及OECMs等檢驗及管理環境保育成效的新方法。Prof. Keiji Nakajima 點出日本有國立公園內含私人土地所導致的管理問題,未來盼能透過教育方式讓公私之間有更好的協調溝通。下午則以「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里山里海」、「地景保育、地質公園的經營管理」、「永續發展、地質災害、永續指標、環境教育」分成4大主題研討會同時進行,每場研討會皆邀請國內外學者發表研究成果及演說。
在「國家公園的經營管理」專題下,大會邀請Kumagai Yoshitaka(熊谷嘉隆)介紹日本國立公園及為求吸引更多國外觀光客的「滿喫專案」; 遠自德國來的科學家Margot Böse 分享她在德國東北部的奧得河河谷(Oder valley)所做的地質研究方法與成果。
而8個國家公園管理處同仁亦上臺分享關於地景變遷及物種調查等相關研究成果。墾管處謝桂禎以培育黃裳鳳蝶食草為例,讓蝴蝶資源回饋社區生態旅遊,居民變身解說人員穿梭於地景之中,不只進行環境教育,更用行動珍惜生活的土地。玉管處印莉敏則藉由過去8年的黃昏調查,記錄下塔塔加動物出現的區域與時間,並藉此跟遊客做第一手資料交流。雪霸處蕭明堂則試圖從鳥類視角體驗不同林相的資源影響,分批收集原生林與人造林幼蟲成長的數據,由此判斷造成鳥類哺育資源的差異狀況。
金管處黃子娟闡明歐亞水獺的生存不易,以及運用排遺及救傷個體組織DNA萃取分析,歸納出水獺的出沒地圖與生活習性。陽管處林加豐講述利用航照圖與老照片,觀看陽明山數十年來的地景劇烈變化。海管處莊正賢指出東沙環礁的外珊瑚礁易受颱風影響巨大,內環礁的海草床則會因夏日高水溫,產生厭氧作用死亡。台管處王建智歸納出台江地區,由地名反映出的社會變化,如以「寮」、「營」、「股」、「數字」命名,或以搬遷竹造房屋抵擋淹水的習俗,顯示先民面對環境變遷的直率精神。壽山處蔡益銘則說明壽山石灰岩洞乃是崩塌形成,並帶出民眾遊憩行為與地景保育衝突的管理看法。
4月20日(星期六)將場景拉到野柳地景公園,一邊進行地景與永續發展論壇,讓國內外學者坐下來面對面交流,針對「國家公園」、「地質公園」、「永續發展」、「里山倡議」進行精彩論壇,一邊邀請臺日兩地的地質公園舉辦熱鬧市集,向遊客介紹各地質公園的特色之處。國家公園方面亦有陽明山、雪霸及台江國家公園參與設攤解說服務的行列。
在「國家公園」議題上,由國家公園組鄭凱方簡報臺灣國家公園經營管理現況,並指出現今挑戰之一,讓更多年輕人接觸及喜愛國家公園,未來推動國家公園署作為整合單位,有利集中更多資源及能量。期許國家公園朝向建立更友善的語言資源、更安全的環境設施以及更易達的交通便利性為目標努力。該場次主持人Kumagai Yoshitaka(熊谷嘉隆)彙整會中熱烈的論壇結論為4個未來發展方向,一、國家公園區內的觀光管理策略應考量將獲益分享給園區內的當地居民,以夥伴關係的角度提升或改善原住居民的生計及環境品質。二、注重國家公園從業人員及社區夥伴的能力建構,讓政府機關及在地居民的人才可以向上提升。三、提倡國家公園是大家共享的襲產概念。四、確認國家公園的核心目標及任務是否被良善的實踐。
另值得一提的是,野柳地質公園經營團隊總經理楊景謙主動帶領大家前往,正進行奈米塗料防止石頭風化的實驗場域,闡述各界對保護女王頭議題的不同立場,學界認為應尊重其自然風化的過程,地方居民卻有不想失去其經濟支柱的憂慮,引發在場對於地質公園體制的管理思考。
經過2天的研討會與論壇的知識洗禮,相信讓國內外各界學者、研究者、管理者對自1990年代開始發展的地景多樣性、地景保育,與環境永續發展議題產生多重思考角度的啟發,更對國際社會從過去強調明星物種、明星地景,轉變至與地方社區居民共同守護環境的概念,有了新的理解與認識。國家公園管理單位將持續推動國土計畫、進行跨部門合作、結合在地社區力量,建立完善密集的地質及生態網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