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

他山之石

友善列印 轉寄字級:

浴火而生的杉木群,一覽美國杉國家公園與當地部落合作的野火生態學

編譯:李文心 潤飾: 許萓琁
文章來源:Burning for Acorns in Sequoia National Park: Native Peoples and the Park Service Working TogetherFire's Role in a Sequoia ForestLighting Cultural FiresCultural Burn

火苗燒開毬果有助其種子散落在豐潤苗床上
火苗燒開毬果有助其種子散落在豐潤苗床上
(圖片來源: 取自Flickr 攝影師Ming-yen Hsu)

相信大家都聽過阿里山紅檜神木群,但你知道嗎? 其實美國也有引以為傲的神木群,乃由巨杉組成。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杉國家公園(Sequoia National Park)即為這些巨杉的所在地,當中神木薛曼將軍樹(General Sherman)堪稱世上最大的單體樹木,其樹齡約為2,300-2,700年、高83公尺、底部直徑11.1公尺。我們能夠想像要管理千年巨木絕非易事,尤其要讓杉木發展出順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及提供在地動物更好的棲息地。為此,美國杉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杉管處)顛覆滅火護林的邏輯,與原住民攜手規劃森林燒除計畫。

杉管處網站標示自己的野火生態學(fire ecology)理念為:「讓這塊土地浴火而生(Land Shaped by Fire),無論是自然大火或策略燒除(prescribed burn),對國家公園生態都至關重要。」

顛覆滅火護林邏輯,利用自然火災和策略燒除維持生態

早在1972年,美國杉國家公園生物學家Bruce M. Kilgore 發表於Naturalist期刊的文章,簡單歸納野火7項功能:(1)滋養土壤、建立苗床 (2)進行養分循環 (3)在部分小區進行倒退演替 (4)提供野生動物有利的生存條件 (5)提供多層樹齡與多重類型的植物群落 (6)使樹木不易受昆蟲和疾病襲擊 (7)降低火災嚴重性。

杉管處表示野火是杉木生態的一部分,國家公園區內動植物已適應野火。實際上,部分更需要定期燒除以保生存。杉木已有適應力能倖免於火,沒有火燒反而不能再生。燃燒能清除和幼苗競爭水分、營養和陽光的地面植被,同時滋養大樹下的土壤。此外,火苗燒開毬果有助其種子散落在豐潤苗床上。完全撲滅火勢反而會損害國家公園區域自然特性,並提升災難性大火的威脅。

「2015年野火」事件顯示,策略燒除有效降低樹木死亡率和火災嚴重性,且消防員在無預警火災發生時,所處火場區域的安全性也大大提升,新的野火管理使2015火災(火災範圍近200英里)中所需的防火線範圍縮短約67英里 。

杉管處與原住民合作文化燒除,攜手保護杉林生態

今(106)年6月,美國杉國家公園消防隊在灰山(Ash Mountain area)一帶進行控管燒除計畫,於4-5天內分區燒除26英畝山林地,全面剷除因內華達山潮濕冬天大量繁殖的雜草。雖然對杉管處而言並非新鮮事,但灰山燒除計畫仍有些許差異:杉管處透過當地原住民提供建議與幫助,希望達到減少燃油量、促進橡樹健康生長、提升橡子作物產量等目標。

在地的原住民族North Fork Mono Indians (或稱Nium)過去採用的文化燒除(cultural burns)是一種使森林更健康、對人類與野生動物也更適宜的方式。Nium認為文化燒除不僅把他們自身與土地、動植物及昆蟲連結,更與天地萬靈串聯。

不同於制式管理只著重哪些需求必須被滿足,哪些問題必須被解決,Nium強調文化燒除與要燒的東西、如何燒及為何燒有密切關係。一如部落酋長古地(Ron Goode)解釋核心概念是使用特定燃燒方式,燃燒特定物種和資源類型,並且燃燒是為了對目標文化資源物種產生正面影響。

同樣身為考古學家的酋長古地,近來極力重建文化燒除,期望能讓學生、自然資源管理機構、政策制定者等,明白部落土地和水源的意義,也了解特定地點的土地及水源生態。他強調透過故事敘說是部落土地教育的主要方式,讓學習者直接站在地景當中,身體沉浸在溪水裡進行實地考察,而講述故事過程的譬喻用法,則能促使學習者運用想象,並參透土地及水源的詳情。

酋長古地簡述過去文化燒除方法,基本上會在10年內燃燒特定區域3次(在第1、第3或第4年,其次則在第6至第10年間),而下層叢林茂密的地區在第3年需要再次點火燒除。燃燒後的隔年,草叢、新芽和新葉即開始重生,此時一般人看不出細微復甦的跡象,對居民卻顯而易見,燃燒後第2年就逐漸能看到新生機。

第3年主要以低強度火勢燃燒,第4年下層叢林再生變茂密時則以中強度火勢燃燒(火勢強度一般分3級:低強度 500KW/m/中強度 500-3500KW/m/高強度 3500KW/m。小於4000Kw/m的火勢才具備生態意義,超過此數值皆屬惡火將燒毀森林生態)。Nium部落強調終身學習系統,文化燒除是在有經驗的長者指導下進行。(註1)

然而19世紀中期,新移民掌控加州後,州政府認定該習俗破壞景觀,下令取締各種形式的文化燒除。現今僅剩內華達山與加州少部分區域仍沿襲使用,當地原住民藉此維持地貌景觀和保護傳統文化。文化燒除的禁令導致加州森林生態無法永續,該區也面臨比1840年前更嚴重的野火威脅。

直到1個世紀後,西方科學家才開始省思原住民的生態觀並重新予以採納。尤其1980年代黃石國家公園森林大火發生後,美國國家公園署(NPS)承認,不惜一切代價撲滅森林火災,反而對景觀造成長期顯著的損害。終於在過往幾年,國家公園署更進一步留意這套傳統生態智慧。杉管處也與地方部落建立夥伴關係(儘管是很常識性的作法,但對其他聯邦機構而言依然少見。)令人慶幸的是,這次杉管處諮詢當地原住民並與其合作規劃執行灰山燒除一事,表露了美國國家公園署的野火管理方法將逐漸結出新果。

欲瞭解更多美國國家公園署野火管理重點,請參考 Fire in the Parks

註1:KW/m為千瓦/公尺,為測量火線強度的單位,就是火線前鋒每單位長度所釋放的能量功率。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