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 陳貞志老師
民國102-103年,壽山地區有民眾目擊多起臺灣獼猴全身性脫毛狀況,且分布範圍甚廣,個體數量也多。民眾擔憂是否因疾病引起脫毛,不知會不會傳染給人類? 紛紛向當時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 (現已為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自管處)反應。
於是民國104-105年,自管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團隊,去調查及評估臺灣獼猴掉毛的原因。透過採集樣本,分析分子賀爾蒙及微量元素等方式,發現壽山獼猴比起其他區域更容易緊張,初步研判可能是導致全身性脫毛的原因。
當時,臺灣從來沒有對獼猴進行緊迫程度的分析。一開始,研究團隊本想分別捕捉毛髮正常及不正常的兩種獼猴做採樣及比對。但直接靠近的行為反而使獼猴更緊張,於是調整成尾隨不同獼猴,再透過採集排遺當樣品,如此不會干擾個體,亦能透過長期追蹤了解該個體的歷史蹤跡。
研究團隊主要檢驗的是腎上腺素皮脂素的代謝產物。它先是透過血液流入各器官,再經由肝臟代謝,最終變成糞便排泄出來。這種代謝產物能夠準確表達出,獼猴個體過去2-3天內的緊張狀態。代謝產物濃度高,即代表牠緊張程度越高。研究證實,脫毛的獼猴的確比未脫毛的獼猴的代謝產物濃度更高。
為何會產生這種現象? 研究團隊進一步觀察,可能源於壽山獼猴的群聚密度太高,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200隻,與一般野外個體,如中央山脈,每平方公里僅10-20隻的密度相較之下,壽山獼猴生活緊迫程度太高了。
那麼,為何過去並未產生脫毛現象呢? 經推測,應是人類餵食產生的相應結果。因為過去許多人上山餵養獼猴,導致獼猴紛紛聚集此地。後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立後,自管處逐年宣導勿餵食獼猴,呼籲遊客將食物好好放在背包。避免跟獼猴接觸,以免改變牠的生活習性,又交互感染人猴共生的疾病。
然而,先前獼猴因人為餵食導致群聚數量增加的後果已產生,卻接連面臨人類減少餵食,食物數量下降,需要互搶食物的狀況發生,加上秋冬季節野外食物數量減少,久而久之,便形成壽山獼猴生活緊迫的狀況。
研究團隊表示,壽山獼猴脫毛狀況,正是由於人類不當餵食所發生的案例之一,如今只能靠天然演變的方法來為這個問題收尾。
因此鄭重呼籲,只要是關心壽山環境的遊客、住民或專家學者,應要持續避免人工餵食,讓一切回歸自然法則,一個棲地可以容納多少個體,終會透過死亡或出生率來達到平衡。我們要懂得尊重土地和個體生存的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