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家公園網站編輯小組
資料提供: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保育研究課
2010年開始,國際海洋保育議題逐漸將目光放在頂級掠食者,發現牠們的存在對維護生態系相當重要,於是鯊魚成為保育焦點。
為了跟上國際研究腳步,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以下簡稱海管處)邀請成功大學王建平教授團隊,以及後續接手的真理大學陳餘鋆教授團隊,嘗試調查東沙島嶼附近經常出沒的尖齒檸檬鯊(以下簡稱檸檬鯊)。
在東沙島,一年四季都有發現檸檬鯊的機會,因為檸檬鯊是棲息在沿岸水域為主的魚類。調查團隊打算將檸檬鯊「標記後再釋放」,並一同了解東沙島周圍海域的軟骨魚資源有哪些。
但一開始抓不到,嘗試了各種方法,包括潛水目測法、漁具漁法採集,如裝設誘導性陷阱籠具或延繩釣,最後才順利捕捉檸檬鯊,並運用亮色標籤標記後釋放。
後來因東沙島不易抵達,調查團隊又增加了無線電聲波標記法,並在牠們常出沒的地點裝設無線電訊號接收器,只要經過便被記錄下來,作為觀察活動空間範圍的依據。
104-105年為增加調查紀錄的廣度,除了先前的研究方法,再增加空拍機進行空拍記錄,來進一步了解空間分布及動物行為。調查發現,檸檬鯊有隨著潮汐變化,出現小區域迴流現象。
根據好幾年的調查紀錄,調查團隊認為東沙島西側潟湖口水域,具有提供成熟檸檬鯊作為生育場所的生態功能。幼鯊出生後,會往東沙島周邊海域擴散,並往返於北側近岸海域。東沙島西側潟湖口至潟湖內水域之間,則形成幼鯊覓食、成長與棲息範圍。
除卻物種調查,調查團隊也進行了東沙海域檸檬鯊的遺傳特性分析,發現東沙海域的檸檬鯊並沒有跟其他海域的族群有基因交流的現象。意思是說,東沙檸檬鯊的族群並沒有離開東沙,進行長程海域迴游。或許隨著時間更迭及生態演化過程,有機會讓生活在這片水域的檸檬鯊,最終形成一個獨立群體。
海管處將這些年的調查成果與發現,集結於《遇見檸檬鯊-東沙記事》一書中,並上架電子書提供網友觀看。海管處希望藉由持續調查檸檬鯊的計畫,讓大家更進一步了解她們的生態習性,並更加重視相關海洋保育的重要性。